APP下载

草原丝路下中俄蒙民族体育创新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2021-11-24王佳艺李凤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国民族体育

王佳艺,李凤新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这意味着草原丝绸之路将再次连接起沿路的一个个国家。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地区中,许多民族都有着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体育,它们都是各国体育之林中的瑰宝。而目前因为传统体育传人不断减少、生存空间萎缩、缺乏创新活力等问题的出现,它们的保护和发展也一度陷入困境。在此种境遇之下,生活习俗、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相近的中俄蒙三国如何抓住草原丝绸之路复苏这个契机,加强民族体育的创新合作来推动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脱离困境,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草原丝绸之路与体育创新合作

草原丝绸之路贯穿了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地带——欧亚草原,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中不断流淌,自东欧平原起,一路延伸到蒙古高原乃至大兴安岭的森林地带。它囊括了这一片区域中大大小小的商贸往来路线,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大体上来说,草原丝路可以分为两大主要路线,一是自中原向北、或从甘肃张掖地区和新疆吐鲁番越天山而入,穿过蒙古高原,再向西进入天山北麓,达伊犁河谷,过西伯利亚,经中亚碎叶城至咸海,再渡乌拉尔河、伏尔加河,直至黑海北岸;二是由中原进入蒙古草原后继续北行至贝加尔湖附近,由此折而向西穿越西伯利亚草原抵达东欧。这些通道架起了中俄蒙三国间交往的桥梁,充当着他们合作和交流的使者。

体育创新合作是指国家、地区、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二者在其体育领域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制定明确的合作目标、期限和规则,形成合作契约的关系,参与到同一个体育创新过程中,共同投资、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同时,彼此还可以对共同的体育创新成果进行差异化的创新。由于本文探讨的是中俄蒙三国的体育创新合作,因此其合作伙伴为中俄蒙三国。

2 体育创新合作的必要性

2.1 建设民族体育文化话语体系的需要

中俄蒙三国的游牧民族在生活习俗、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相近,追溯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发现他们原来都曾在欧亚草原上生活过。因此,重振民族体育可以借助草原丝绸之路这个契机,加强三国的创新合作,促进三国民族体育的融合发展,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民族体育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文化认同。构建民族体育圈,使民族体育在世界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2.2 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体育的需要

民族体育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与创新,挖掘传统体育资源,活化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借助科技和创意,融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来重新铸造。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没有人能够保证最终民族体育能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与现代体育相抗衡。

基于这个现状,如何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与更小的风险去实现这个目标,当下促成中俄蒙的体育合作是一条发展之路。各国不仅能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传承民族体育的技术,还可以了解到别国在传承民族体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性知识。在创新中形成协同效应,拓宽各国的时空视野,有利于各国打破桎梏,对民族体育进行创新性的继承与发展。

2.3 构建和完善民族体育产业结构的需要

过去,因为科技落后和政局动荡等因素,人们更关注于民族体育在祭祀、军事、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在新时代,这些诉求渐渐消失,民族体育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断弱化。民族体育要焕发新生,需要找到它与现代相符的新的闪光点。

民族体育为什么能够在数千年中延绵不绝、在数代人中言传身教呢,究其本质,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是使其流传千年的根基,唯精神不灭,才能流水不腐。因此,从当今的视角来看,应当深挖其文化价值。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让大家自觉主动地驻足了解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民族体育要吸引大众的目光,就必须对其进行包装和改造,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新“产物”。

民族体育产业链的延伸能促进民族体育在这个新时代不断发展壮大,而打造这个产业链,就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时刻了解世界体育和其他国家民族体育的新动态,掌握发展和传承民族体育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这时,合作就凸显出了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合作不仅能学习他国的方法,还能保障本国专利的权益,使各国的技术方法以更正当的方式进行交流。

3 体育创新合作的现状与困境

3.1 体育创新合作的现状

目前,中俄蒙三国在民族体育方面是有开展创新合作的,但其合作程度较低,以互相邀请前来交流和参观参赛为主,结成较为紧密的合作联盟的主动性和意愿不强;合作方式较为单一,以举办盛会和竞赛的方式为主,如:我国赫哲族的乌日贡大会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经常会邀请俄罗斯的那乃族和蒙古国的蒙古族前来参与以及中俄蒙国际青少年运动会、中俄蒙健身气功武术邀请赛等的举办;合作内容也并不丰富,以在竞赛中切磋摔跤、射箭、武术等项目的技艺和参观访问为主,如“2015草原丝路——中俄蒙青年领袖圆桌会议”系列交流活动。尽管在文娱性的体育大会、体育竞赛和参观访问中,各国间的合作也在逐步增加,但其在学术研讨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交流学习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各国都有顾虑,因而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因此,中俄蒙三国在民族体育的创新合作还是比较松散的状态,发展速度也不是很快。

3.2 体育创新合作的困境

3.2.1 各国的创新能力缺口较大

蒙古国是经济比较靠后的国家,目前国内经济仍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发展占比不到30%,其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差。俄罗斯是从前苏联中脱离出来的一个国家,实力相对较强,但俄罗斯的民族个性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特征,即俄罗斯人的情绪处于正反两个极端,不接受中和论,这种特点对其提升创新能力也有所影响。中国是一个在不断崛起的发展中的大国,可见其速度发展,但创新能力与西方大国仍不能相比。因此,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沿路三国在的创新能力都有待提升。

此外,各国在合作方式和内容的创新上也体现出较弱的趋势,基本上还是延续之前形成的模式,没有突破性发展。

3.2.2 各国在民族体育发展方面投资较小

民族体育存在于各国的少数民族之中,从地域上来看较为偏远,从人口上来讲,只占全国人口的一小部分,因此他们的话语权都比较小,受到的关注度也低。尽管政府会出台一些保护民族体育的政策和发放补贴,但是这对于发展民族体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大部分的财政仍是用于发展现代体育,专注于提高足球、篮球等大球的成绩方面,以期在NBA和世界杯中崭露头角。这就造成在多国的民族体育创新合作中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研发创新技术和提升创新能力受到极大阻碍。

3.2.3 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匮乏

人是促进各国体育创新合作的重要因子,要打破原有的合作模式,与现代社会进一步融合,就必须依靠人的智慧和知识。然而,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打破了原来的闭塞,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走出了牧区、渔场等原来的生活环境,在大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他们大都开始学习和从事一些现代社会有关的知识和工作,传统的体育文化和技艺离他们越来越远。而同时,来自外面愿意接近和感悟传统体育的人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发展民族体育的人才流失。

3.2.4 西方体育联盟的冲击

NBA、世界杯的兴起,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篮球和足球的魅力,也促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族体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西方体育使传统体育的开展范围不断萎缩。探究其兴起的原因,欧洲各国建立的体育联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西方体育联盟的不断壮大给民族体育合作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果各国无法加强合作,那么民族体育很有可能在新时代中消亡。

3.2.5 各国建立民族体育联盟的意愿不强

目前,中俄蒙三国在民族体育的合作上信任度仍然比较低,抑制了各国加强合作紧密性的意愿。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俄蒙两国受到了西方大国传递的“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影响,对中国的迅速崛起有所忌惮,害怕由于在合作中分享一些不为人知的发展民族体育的方法、技术和经验而使本国丧失了竞争优势。

4 体育创新合作的出路

4.1 增加合作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

各国在发展民族体育创新合作上的投资力度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合作诚意和实力。为了推动合作,政府应该积极地提供一些可测量的经济优惠,加大对于研发创新成果的经费以及后续成果投入实践中应用产生的费用,最好可以建立明确的专项经费作为保障。此外,在合作中各国也应主动提供该国的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以促进合作结果更理想化。

在政策出台方面,各国政府要排除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加强各国间的协调与共识,强化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意识,使合作国成为一个整体。

4.2 加强教育投入,培养合作型人才

由于原生环境受到破坏以及西方体育的巨大冲击,民族体育人才流失严重。这成为促进体育创新合作的一大“瓶颈”。因此,各国应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力度,借助本国的高校、研发机构等平台,有效整合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让来自少数民族或对民族体育有兴趣的人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同时配以经济、管理、外交等方面的课程学习,打造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还可以通过“体育文化走廊”“体育博览会”等方式来让他们接近国家间的合作交流,成为体育创新合作中的栋梁之材。

此外,合作型人才还需具备的特质是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合作中较快地学会他国的经验性知识和技术技艺,并将这些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融入本国的民族体育发展之中。

4.3 加强科技投入,建设和完善信息网

合作中必须保证信息获取的及时、完整和准确。因此,合作国间应建立一个共有的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他们既可以对他国发起咨询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能够传递信息和回答他国提出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面向大众的民族体育数据库和线上博物馆,借助VR、息影等技术将各国民族体育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允许彼此互动和交流,使更多的人知晓和了解民族体育。

4.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合作实力

创新性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是合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研发出发展民族体育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基于这个要求,合作国间要拓宽对创新的认识,营销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都应包含其中,要互相交流经验和引入技术,还可以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共有的研发基地。在这个基地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体育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如制作有关民族体育的动漫和游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民族体育走进全民健身等。

同时,也要不断扩大交流合作的领域,不再局限于竞赛和参观访问,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和学术方面的研讨;在合作方式上,可采用较为松散的非产权合作协议,分工协作和交叉进行并用,提高创新的效率。

4.5 增强各国建立体育合作联盟的意愿

建立民族体育合作联盟是推动中俄蒙合作的一个重大举措。建立联盟需要消除各国间的隔阂,做到互相信任,使大家都能为实现共同的预期目标而全力以赴。为了增强三国间的信任度,各国就要拿出促进民族体育合作的资金、土地等物质支持和经验、方法等技术支持以表达诚意。同时,也可以制定一些保护各国民族体育核心技术的条例和规定,以消除俄蒙两国对“中国威胁论”的担忧。

为了保障联盟的稳定安全,需要对其的合作内容、发展路线、预期目标、管理运行、风险投资、效益评价和利益分配等做出说明,签署协议后也要明确执行。具体合作内容、发展路线和发展模式以及预期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各合作国对本国民族体育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利益分配中,要注意对无形和潜在利益的估算和分配,如某国民族体育艺人在几十年的积累中形成的经验性知识对发展民族体育的帮助,也是该国分配利益的依据;风险投资中,要明确各国承担的风险值,并辅以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如现代技术与民族体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各国承担其中的人、物、力和时间成本的比例要以数据的形式显示,其既是各国的投资值也是各国在该项目中承担的风险值;效益评价中,既要评估有形直观的效益,也要计算无形潜在的效益,如息影技术将一些已经消亡的民族体育再现在世人面前,不仅要看它现在创下的效益,也要预估近几十年的效益;管理运行中,要保证各国的责、权、利相对称,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减少矛盾冲突,提高合作效率;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各国对关系和环境的变化能够灵活反应,如某国负责培养传承民族体育的人才,那么该国就享有在与其他两国合议预期目标后制定培养计划和管理各国派来的学习者的权利;等他们学成回国后,本国也有权根据国情调整他们在发展民族体育中的工作方向,这就体现了合作国既是一个整体,也是独立的个体。

5 结语

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给中俄蒙三国民族体育创新合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强三国间的合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对内,各国要在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上做得更好;对外,要放下戒备,与其他国家诚意合作,加强合作的紧密性,丰富合作内容,增加合作方式。在合作联盟的发展过程中,各国也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每一步都走得谨慎明确。中俄蒙三国民族体育创新合作的道路漫长而艰难,在这条路上他们不仅要有智慧和坚韧,还要有团结的精神,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三国民族体育
MINORITY REPORT
三国乱谈(1)
我们的“体育梦”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民族万花筒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