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氏家训》中幼儿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策略探究

2021-11-24程金霞

现代交际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幼儿

涂 鹏 程金霞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讲道:“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幼儿是家庭的延续、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幼儿家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新时代如何建设好幼儿家庭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探索。1400多年前,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现身说法,为维护颜氏家族的长远利益撰写《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目的在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1]1。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学界大多数研究《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而专门针对幼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尚少,有鉴于此,本文转向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视域,探究《颜氏家训》丰富的幼儿家庭教育智慧,找寻新时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颜氏家训》中的幼儿家庭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贯穿人的一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颜氏家训》闪耀之处是其幼儿家庭教育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幼儿家庭教育的历史经验,古为今用,为新时代建设幼儿家庭教育提供应对之策。

1.及早教育,勿失时机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1]119颜之推非常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因为人生奠基的最好阶段是在幼儿时期,家长应紧抓最好时期。幼儿在很小的时候,思维意识没有达到成人水平,外界环境的事物对于幼儿来说干扰较小,但是长大以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难以定下心来,记忆力、精神注意力等也没有小时候强。“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1]119小时候读书学习如同旭日东升,光芒万丈,时间精力等都很充裕、旺盛,然而到了晚年的时候去学习读书,犹如拿着蜡烛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早期教育,把握关键期。颜之推甚至认为教育越早越好,以至于提倡胎教做法,在《教子》开篇云:“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1]6古代中国的胎教思想蕴含了一定的科学性,也许古人尚未发现,但当今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胎教已经形成科学的理论。因此,胎教和早教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时期正是打好基础,为以后成长和发展做好准备的时候。

2.严慈相济,寓爱于教

幼儿家庭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家长囿于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问题,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颇。比如,父母对幼儿“爱”的教育,爱子女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也是人之常情,但有时候“爱”却可能成为“碍”,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甚至是溺爱,捧在手心、含在口中,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一概照准,缺乏严厉态度;而有的父母过于严格,幼儿的一举一动都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命令来进行,什么都要听从父母的,对于幼儿而言,自己的时空根本不存在,限制了幼儿自身发展。对于这两种偏向,颜之推主张严慈相济,把握度和掌握好分寸,“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1]6,“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1]10。由此可见,颜之推主张严慈相济,在“严”与“爱”两者之间,一定程度上他更强调“严”,做父亲的不能和自己的子女走得太近,过于亲密无间,而应严厉肃穆,即使有骨肉相连之情,有些事情和地方也不能过于简略,因为如果简略,则无父慈子孝,反而会使子女对自己怠慢。

3.营造环境,注意熏陶

幼儿一出生首先感知到的是家庭环境,而父母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孟母三迁造就“亚圣”,很大程度上凸显环境造人的重要性。教育者自身行为端正,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教育者,父母作为广义上的教育者,其一言一行皆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同别人谈话、谈论别人、欢乐或发愁、对待朋友和敌人、笑、读报——这一切都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3]颜之推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1]32。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种上行下效和先知后教的行为,其目的就是用父母双方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去影响自己的子女,让孩子在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以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1]94人在环境中生存和成长,而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较之自然环境而言,对人的影响主要来自社会环境,颜之推反对待在家里关起门来读书学习,不问世事,主张向社会学习,人要与社会打交道,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会中求索学习。

4.勉学劝进,实学自立

在学习方法上,颜之推主张“勤学、切磋和眼学”。《勉学》开篇云:“自古明王圣帝,尤须勤学,况凡庶乎!”[1]104颜之推认为任何学习者都应该勤奋学习,而且推崇勤学之人,在家训中列举了一些历朝历代勤学苦读的事例。“《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1]139切磋法是颜之推学习的重要经验总结,因为如果一个人闭门造车,不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话,难免会有所孤陋寡闻、师心自用。“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1]144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两方面,对于书本知识必须阅读典籍,查考原文。对于实践经验的知识也必须亲目勘查与穷源探本。[4]当时的士大夫不愿勤奋刻苦学习知识,导致无理论无实践,只知一味地依靠道听途说,标榜自己高雅博学,颜之推认为在这种学风下所获得的学问知识,错误百出,没有很大的真实性,而且以讹传讹对后世的影响不好。

在学习内容上,颜之推倡导实学教育,以此自立。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1]108颜之推指出,纵然有财产千万,还不如身上有一门技艺。此外,如果《六经》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都弄懂了,学通达了,就算不能益德化俗,但可以当作一门技艺用来谋生。颜之推极力倡导实学,强调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幼儿终究会长大成人,因此幼儿从小就应努力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来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5.德艺双馨,全面发展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1]194古代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有着严格标准,必须“德艺双馨”,因此当时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德”和“艺”两个方面。在德育方面,颜之推提倡以孝、悌、仁、义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颜氏家训》中的《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家庭教育篇和《风操》《慕贤》《止足》等都反映了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其他篇章也都含有立志、崇德、守道等方面的教育,德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在艺教方面,《颜氏家训·杂艺》篇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艺能,做了详细交代。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合格的贵族必须精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迁,“六艺”有所增加,到了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子弟除了需要学习儒家的经史文章,还要熟悉书法、绘画、射箭、卜筮、医药、弹琴、博弈和投壶等技艺,颜之推统称这些为“杂艺”,作为具有文化修养的上层门阀士族,颜之推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多种才艺的养成。颜之推虽然重视杂艺,但是也不过度推崇,他认为只需要熟悉即可,不必精通,更不能痴迷于某一种杂艺,因为这种情况不但误正事,而且也会沦落为取乐勋贵的工具,受到他人的污辱。他列举练书法的例子以此证明,“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1]341。

二、《颜氏家训》对新时代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

1.幼儿应从小教育,走出误区

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我国的发展特征,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乡村中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就是“树大自然直”,认为只要给幼儿吃饱饭、有学上就足矣,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出现了偏差。1400多年前,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篇中阐述早教及胎教的教育思想,这在当时非常难能可贵,早教思想初具理论雏形,到了现代,随着科学理论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种从小教育幼儿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应尤其注意教育方法,力求科学化,科学的幼儿早期教育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以人在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作为标准,4岁时人的智力已达到50%,4岁到8岁又获得30%,以后几年中的智力增长远远比不上第一时期的智力增长,因此人生最初几年是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的至关重要时期[5],基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状况,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家庭教育,把握教育幼儿的关键期,让幼儿接受早期教育是可能且必要的。

2.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朝夕相处,同在一室生活的一体性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的高度相关性。[6]从中可以看出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促使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古语有云:“修己正人。”此语置于幼儿家庭教育中,对为人父母来说这句至理名言则应是“修己以正儿”,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谈何让孩子去做呢?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有一句简练平白的名言:“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言外之意是父亲的角色作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这两句名言都要求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教育原则应威严有慈,爱教结合

教育幼儿是一门艺术,但由于家长自身的局限性可能会不知如何教育,用一个比喻来说,中国家长培养的是孩子的输血功能,而西方家庭培养的是孩子的造血功能[7],这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西方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作用。颜之推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基本态度是:严慈相济,寓爱于教。在现代家庭中有三种教养方式较为普遍。首先是“权威型”。“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有着双重关系和血缘亲情,使孩子能够顺从父母的意愿,从而使父母的教育具有权威性”[8],受父母权威的影响,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幼儿言谈举止皆要按照父母的要求,为规矩所累,而且父母的态度也极为严苛,惩罚盛行,幼儿很少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对其性格和心理的影响极大。第二种是“放任型”。这种教养方式认为对幼儿最好的爱就是有求必应,幼儿需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然而这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以至于一些幼儿一方面非常任性骄横,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又非常依赖他人,胆小怕事,试问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第三种是“民主型”。在这种环境下,父母和幼儿推心置腹,有好事大家快乐地分享,遇到困难和挫折一起克服,共同贡献自己的智慧,“民主平等、开放包容”是其典型的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应重视和倡导这种民主型的幼儿家庭教育。

三、结语

《颜氏家训》不仅是颜氏家族的重要遗产,而且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中的幼儿家庭教育思想精华需要后人不断汲取。但《颜氏家训》毕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产物,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要求,深入挖掘有用的幼儿家庭教育思想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颜之推颜氏家训幼儿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颜氏家训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职业工作与休闲生活
《颜氏家训》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颜氏家训千古传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