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活动设计课有效课堂构建研究

2021-11-24白传亮

现代交际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过程课程

谷 月 白传亮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为完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必须脚踏实地,依托现有办学条件,深度挖掘和开发教学资源,思考基于“任务型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选择课程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完成既定任务来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自此,师范专业学生改变了以往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即可直接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局面,都要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国家考试。因此,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国内外关于有效课堂研究述评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国外最初集中在“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方面。赖安(Ryan D,1960)曾经和他的同事做过此方面的研究,发现了教学有效性的四个因素,即激情、了解与淡漠、薄情;拉姆斯登(Ramsden,1992)的研究总结了有效教学的六原则;戴安·蒙哥马列提出了有效教学的3个法则即GBG法则、PCI法则、3MS原则;还有关于此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教学策略方向,如奥斯丁(Allan C.Ornstein,1990)提出了11种关于有效教学策略方面的内容,坎贝尔(Campell,2003)总结出了101条教与学的策略,并且已经被认证为是成功的策略。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时间上看,与国外相比较来说是比较晚的,其有效性的研究更是有待发展。国内研究如肖刚撰写的《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姚利民撰写的《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涵义之初探》,宋秋前撰写的《有效教学涵义与特征》,王鉴撰写的《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刘云、李琳撰写的《基于解释结果模型(ISM)有效课堂教学影响因素体系分析》等,其研究内容是分析有效教学的含义和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在研究成果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关于中高等学校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别是在高职范围的具体学科应用方面的研究比较稀缺。

二、有效课堂认证实施的必要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场所,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因此,课堂也自然而然成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有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达成设计实现的教学目标,它的核心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对应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及职业理想的提升与发展。[1]因此,开展有效课堂的认证工作,对于促进课堂教学全面有效性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有着理论综合和实践操作双重特点,更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本门课程承载着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如幼儿园生活指导主题教育环境创设、游戏、教育活动组织等多项内容,因此,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施教果,直接影响或者说决定着学生资格证国考成绩的高低。

三、有效课堂认证实施的路径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时期,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师分三批次全部参加了课程的整体设计,并于2018年开始全面推开有效课堂的认证工作,以其能够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信息化手段运用程度和评价体系构建几个维度来综合评定课堂的有效性。

1.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也是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承载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重要责任,也担负着幼儿教师未来就任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基础核心能力培养的责任。[2]“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从国家、社会层面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干意见》,进一步强调,高职高专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道德。[3]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在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目标结合起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另一方面,由于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特殊地位,学生除要掌握基础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发展包括组织、管理、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实践技能和一定的研究设计能力,未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2.精心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在这里主要论述包括导入、讲授、练习三个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计选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有效课堂的实践中,我们探索了在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中,设计用教师创编的生活故事、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等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以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悦耳的声音、生动优美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在开始上课时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在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们仅有几个课时用来讲解理论知识,更多的时间都是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领域,亲自设计教学内容。那么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本身的特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维持好学生的有效注意力,在课堂上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根据所授内容的特点,调整自己的语述语调,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艺术效应,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避免平平淡淡的语言让学生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4]

3.构建学生说练的实践课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为教师选择利用实践课堂提供了机会。在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提出的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指导学生选择活动内容,按照教学活动设计的流程,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过程,设计10—15分钟的教学活动,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内容撰写教案、准备教具,在上课的过程中以教师的身份实际演练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体现了以学生训练为主体的本质,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热情。学生演练之后,配合自评和他评,结合教师的指导,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5]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设计理念和方案都很好,教具选择也很得当,表现不足主要体现在突发情况的处理和表现能力的缺乏,因此,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要引导学生,除了课堂的实践,还要在课下加强自主学习和实践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4.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紧接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正式发布。其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一个单独条目列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仅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包括怎样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打造智能化校园。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辽宁省级的示范校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显著,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多种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的信息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从另一个方面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使命,因此,无论从教师能力提升的角度还是培养未来幼儿园领域工作人员的角度,在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6]本课程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在多媒体综合实训室进行,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教学相关的资源,原有的备课方式、上课方式,也逐渐地过渡到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录制与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突破了原有教室的束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准备实践教学过程中,除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外,也增加了视频资源等手段,这样,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5.过程性考核与考试相结合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不适合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有效课堂认证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即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加强自我评价、反思,这样不断提升自我的教育活动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此外,在学院广泛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引入企业元素参与教学与教学评价过程,保留学生讲课说课的视频,并在学生期末考试的过程中,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这样推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视角的客观评价。[7]

6.共育核心职业素养

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和职业精神直接关系着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首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在设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将师德养成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其次,在教学内容和资料选择的过程中,除考虑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外,增加师德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专业教学,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强化教育企业文化的建设,推动师德师风养成;再者,加强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政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价标准,将师范类学生的师德素养作为选聘就业重要条件,同构职业精神。

四、结语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历时近五年,学院所有教师都参加了课改的测评,有效课堂的认证工作也有3年之久,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其他课程也在陆续完成认证工作。随着学院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稳步推进,笔者深感自身教学的改革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对于教师而言,除了准备课程的内容之外,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和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的规律,将课程设计的内容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保证教学的实施效果;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参与度的提升,内在的需求动机被激发,学生开始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做什么。

猜你喜欢

专业过程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