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2021-11-24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徐桂兰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体育

文/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徐桂兰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此后,各大高校正式拉开了课程思政的帷幕。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活动蕴含着人文情怀、进取精神、团队意识和健康向上的文化追求,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这是独特的隐性资源。

一、课程思政、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以及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这门课程中的隐形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贯穿思政教育,其贯穿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教材撰写、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且这些环节是有机结合的。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开设一门新课,也不是增加一个或几个思政活动。而是将思政元素和内容有机衔接和贯穿在体育课程中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最终达成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成效。

体育课程,指的是大课程观,不是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教学的部分。体育课程在范围上,包括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课余体育活动等发生在学校范围内的一切体育行为和活动。

体育课程思政,就是以体育课程为载体,挖掘体育课程中隐形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课余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隐形教育资源,开展思政教育,以达成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能。

二、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一)通过体育赛事等的举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9年,在武汉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运动赛场上运动员优秀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自身的勤学苦练以及教练员、所有工作人员的默默配合与协调。我国现阶段是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项目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失时机地穿插典型事例,开展思政教育。

(二)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不屈、奋力拼搏的意志品质。顽强不屈、奋力拼搏的意志品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吃苦耐劳、缺乏拼搏精神和劳动意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技能特点,适时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学生会因运动“极点”的出现,产生畏难情绪,这时需要老师们提前做一些鼓励动员工作,如举例优秀运动员是如何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取得最后的成功,这种坚持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内在的拼搏精神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对个人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是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品质的过程。

(三)体育竞赛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意识以及如何合理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体育运动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竞争。体育教学中,虽没有体育运动的竞争性那么强,但竞争意识和精神随处可见。如教学中设置分组练习、小游戏、小比赛、接力赛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在比赛中,既要引导学生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与裁判、观众之间的关系。这种观念的树立,对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规则与法制观念。体育竞赛都有严格的竞赛规程,每个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规则。在竞赛场上,没有人有特权,公平公正公开,所有动作都要在竞赛规则允许范围内,合理运用相关战术,不断超越自我,赢得比赛。对于比赛失败,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寻找赢得下次比赛的方法,学会客观分析自身的弱势以及对手的优势特征。体育竞赛中的规则意识,虽不同于法制教育。但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体育运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当下很多大学生认为苗条、瘦弱是一种美。这是一种对美的错误认知。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对比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力量美、肌肉美、速度美以及运动本身就是美。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健美操、健身操舞、瑜伽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动之美,引导学生认识和接纳自我。这些项目通过配合音乐旋律,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当前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困境

(一)对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认识不到位。当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及地方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特点。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总体上以“三基”教学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近年来逐步有一定的认识。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其实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矛盾,思政教育贯穿到体育课程教学中,更是能够保证人才培养正确的方向性。但目前这方面,在民办高校,有一定的认识,是处于启蒙阶段,总体不够深入。

(二)体育教师缺乏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落实,要靠广大的体育教师完成。调查得知: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是可以落实的。但是对如何落实,觉得似乎无从下手。少部分教师认为思政建设不是体育课程要完成的事情,应该是思政教师的工作。表明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认识到位,但是缺乏具体操作方法;少数教师在对体育课程思政认识上需要提高。认识问题,其实是关键问题。认识到位,才会去积极想办法落实;认识不到位,其实施起来就有一定的被动和难度。

(三)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评价体系缺乏。目前针对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评价,包括教学资料的完善情况、学生到课率、教学过程实施情况、学生技能技术掌握情况等指标。没有针对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专门评价,这不仅是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问题,也是所有其他课程思政存在的共性问题。因为缺乏评价体系,所以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有动力去完成。

四、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注重体育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教育管理部门要把课程思政教师培训纳入常规教育培训内容,着重培训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等内容。培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敏感性、落实思政内容的切入点等。体育课程思政,对广大的体育教师而言,是比较新鲜的事物。需要通过培训和学习,逐步深入,才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形式上可以采用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先锋模范的示范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综合能力竞赛,达到“以赛促培、以赛促教”目的。

(二)建立合理的体育课程思政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想调动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除了自身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认识,还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初级阶段,可以通过开设课程思政的数量体现;中后期阶段,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数量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思政的质量来体现。具体手段可以通过建立校级课程示范课的形式,给予经费资助;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比赛;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库展示;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比赛等相关活动。针对这些活动,要建立合理的体育课程思政激励保障制度,鼓励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三)将体育课程思政纳入体育教师职称晋升的制度体系中,鞭策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将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的制度体系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硬性指标。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要有教学改革这个硬指标。而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学改革的硬指标之一。通过制度形式,广大体育教师会更加积极地完成。良好的制度,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起到促进作用。

(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编写体育课程思政教材。大学体育课程具有思政元素承载量大、项目多、频度高的特点。根据教学特点,挖掘契合点,实施思政教育。1.理念信念教育。了解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充分认识体育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密切相关;认同和坚持优秀的中华体育文化。2.个人品格。增强体质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发展健全人格;敬畏与自觉遵守规则;提高观察、想象、思考、判断能力。3.科学观方面。训练钻研、毅力、勤奋、创新、团结合作等科学观。结合上述内容,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并进行有机整合,编写相关教材。使得教学内容之间既有衔接性,又能体现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