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建议

2021-11-24任秀梅辽宁大学出版社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管理人员管控

任秀梅 辽宁大学出版社

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风险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要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提升,就要从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工作入手,对其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此展开探讨,根据当前存在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1]。

一、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中,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1.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企业固定资产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而实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最大程度保证其安全性。2.管控运营成本。企业固定资产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旦管理混乱就会直接造成固定资产维护的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提升。3.相应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总体资产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将会大大减少企业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应提升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保证企业正常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都认识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方法单一、监督机制匮乏、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繁杂等问题,下面来详细说明。

(一)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就企业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其信息化水平并不高。对企业来说,任何工作都要注重时效性,风险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但大部分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对风险信息的收集速度过慢,没有能够迅速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状态,无法做出相应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管理方法相对单一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相对于其他资产管理来说,仍然比较单一,整个工作在公司整体工作中是相对“独立”的,并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和企业发展运营联系起来,管理工作过于“分散”,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滞后性,不利于企业对其进行合理管控。

(三)监督机制匮乏

企业的任何工作都不离开有效的监督,很多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其监督力度和效果都有待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风险可能会被“隐藏”。另一方面,企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并没有安排专人去做此项工作,仅仅是安排财务人员进行监督,但财务人员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并不足,监督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2]。

(四)管理体系不完善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一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员工照章办事就会出现“钻空子”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实施就会受到限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员工的疏忽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风险率增高,严重的话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五)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繁杂

大型企业中,领导层对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工作相对重视,会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实行“专人专用”。但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员数量较少,很多员工都是“一人多用”,单位员工的工作量较大,对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就容易出问题,为企业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三、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完善建议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久而且事关企业未来的重要一环,一环失守,环环失守,故而需要绵绵用力,将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战略一点和现有工作重点来进行运作,避免因为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疏忽造成损失,针对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具体完善建议如下:

(一)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对风险的预测,要确保遇到问题可以迅速解决。因此,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很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上报系统,确保相关人员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情况的实时掌握,加快信息之间的传递效率,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二)健全管控机制

企业管理监督体制的缺乏和管理制度的不足影响着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控的效果,因此需要完成对管控机制的建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管控工作有明文规定。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管理形式都要在企业规章中有所体现,具体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标准执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2.增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企业固定资产的基础情况,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员工是最清楚的,因此在决策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的多方建议,并据此提出多项管理方案,最大程度确保管理的有效性。3.建立监督小组。要安排专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完善不足,将管控机制落到实处[3]。

(三)实行管理责任制

企业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不仅要健全管控机制,还要实行“责任到人”,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将责任细分,落实到每一位使用者身上,让风险管理更加全面。另一方面,可以将责任制与考核制度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绩效突出的人员进行激励。同时做好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宏观调控,督促相关人员完成固定资产的报废、更新等工作,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四)细化预算控制,实现风险的合理规避

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较大,因此固定资产必须留有足够的预算,并且设置相应的预算控制制度,执行预算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制度来支取资金。同时,企业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投资预测工作,一方面降低企业在该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做好预测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成功率,有助于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进一步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

(五)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其消耗程度也相对较高,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对其使用率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上报,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售卖来增加现金流,同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率。同时,在固定资产的购买之初,就要对其进行全面验收,签署验收报告,从根本上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提高其使用时间和利用率。

(六)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管理质量。企业需要依据实际管理需求,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培训,与现代化技术接轨,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同时建立专门的考评机制,作为鼓励管理人员的具体措施,增强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目前仍存在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方法相对单一、监督机制匮乏、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繁杂等问题,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健全管控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细化预算控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来完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管理人员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失控还是管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