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问题探究

2021-11-24唐慧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投融资管理体系融资

唐慧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国有企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重要力量体。然而,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国有企业生命延续、永葆活力的必备要素。就目前来说,投资和融资是国有企业资金活动展开的两种主要方式,融资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投资则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在新形势下,加强投融资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就现下而言,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明显不足,暴露出一些问题,故不断加强与优化投融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一、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的问题

(一)融资管理体系不健全

国有企业的运营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是否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否拥有完整的资金链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融资是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在国有企业的融资过程中,由于融资方式多,融资事项杂,加之整个融资管理工作存在弊端,故国有企业融资市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面临着压力。融资管理体系的构建直接关乎国有企业融资的效率与质量,关乎着国民经济增长中国有企业“生力军”作用的发挥。融资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融资市场管理制度的缺乏、企业金融机制的不完善等方面,为了不使国有企业陷入发展瓶颈,健全与完善国有企业的融资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二)投融资结构有待完善

合理调配与使用资金是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一些国有企业由于投融资模式陈旧、投融资结构不科学,其在调动与配置资金时缺乏合理性,这大大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也制约了资金的流入。当前,部分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缺乏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结构不合理与资产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银行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主要依靠资金借贷这一单一的融资方式,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企运行的风险;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扩大再生产、技术更新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用于维持自身正常生存的资金较少,整个企业的管理规划存在弊端,这直接导致了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链条不完整,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三)投资缺乏理性思考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只有做到科学投资,理性投资,才能构建完整的企业资金链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事实上,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内部经营管理缺乏现代化思想,管理与经营方式不科学,故其在进行投资融资的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如投资过程过于盲目、缺乏投资规划与目标指引,这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现阶段,有些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未建立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且缺乏明确的投资目标,投资带有随意性。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在投资时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对于一些投资公司或者某个投资项目在不进行科学考察、投资分析的基础上,便盲目实施投资。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致使预期投资收益难以达成,加剧企业资金链断裂。

(四)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

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支柱,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融资是国有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性举措,虽然新时代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多样化融资的契机,但是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融资时依然采取单一的融资渠道。从近期来看,单一融资不利于企业发展资金的源源不断流入,从长远来看,这也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创新与升级。因此,当前国有企业一定要拓宽融资渠道,为自身发展募集更多资金,使企业换发出新的活力。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完善举措

(一)健全融资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赢得了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帮助。为了使国有企业运营少受私有企业干扰与制约,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极大规范了国有企业行为,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发展。但在实际发展中,由于一些国有企业未能合理遵守与利用国家政策,其在融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影响着融资管理体系的完善。

要想推动国有企业融资效益与融资质量的提升,建立完善的融资管理体系是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首要任务。首先,应根据国家政策健全融资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应合理利用国家政策,依托国家政策建立融资市场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融资行为与融资流程,提升企业融资的效率。融资管理制度的建设应细化,可构建融资审批制度、融资决策分析制度、融资监督管理制度、融资管理培训制度等在内的融资制度体系。融资管理制度建设离不开国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故还应落实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的构建。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金融机制。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工作,通过建立内部金融机制对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模式等进行改善,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投资吸引力。

(二)优化投融资管理结构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只有不断优化投融资管理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结构不合理与资产结构不合理问题,国有企业应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树立全局意识,增强对投融资管理的重视度,并在投融资管理中明确自身责任,全面落实投融资管理结构的优化。

首先,构建科学的投融资规划。投融资管理结构的优化需要建立在投融资规划制定的基础上,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都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制定可行性的发展规划。例如,在进行融资时,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负责人应对企业的发展实况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企业现行境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制定完善的融资计划与融资流程,以更好地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其次,管理者应加大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监控力度,明确资金的具体流向,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企业资金链条的完善,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动力。最后,在国有企业内部进行技术与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大资金在人力资源优化、技术创新上的分配比例,以促进企业内部资产结构的优化升级,让企业资金体现出更高的使用价值。

(三)明确投资管理目标

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规避盲目心理,杜绝鼠目寸光,要基于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利的原则,保证投资目标明确与投资方向合理。国有企业管理者在投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投资时,管理者一定要对投资对象进行严格筛选,做出科学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在与投资对象接触时,应全面观察、深入考察与系统调研,切不可急于求成,利欲熏心。

首先,明确投资管理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项目投资活动。针对某一项目的投资,国有企业应对项目投资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投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要分步骤地进行投资活动开展:项目投资初期,项目经理应与意向企业强化沟通与联系,初步了解对方企业的实力与经营状况,基于此分析与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项目推进中,决策者应高瞻远瞩、科学判断,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其次,投资之前,应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并建立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机制。投资具有风险性,国有企业应做好项目投资的风险应对,提高抗风险意识和能力,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合理以及投资效益的最终实现。最后,投资管理目标的明确需要国有企业管理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管理者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管理能力,为企业投融资管理的优化做出贡献。

(四)推动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面临着未知的风险和未知的挑战,在风险降临时,企业管理者应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融资的能力,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融资管理,提高融资的水平,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经营与管理风险。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国有企业一定要着力解决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推动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国有企业可通过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这两种方式来实现融资目标。但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在融资时容易选择内源性融资的方式,即将企业的本体融资进行对应投资方式的转化。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企业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摒弃单一融资方式,结合企业融资现状对内部资产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企业应树立多样化融资的理念,以促进内部资产结构的优化。其次,丰富融资渠道,实现多方式、多层面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之外,国有企业还可尝试股票筹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多种融资渠道,以推动企业结构转型。最后,国有企业应加强与外界的沟通。通过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企业不仅可拓宽融资渠道,更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结语

投融资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大工程,它需要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断摸索、尝试与创新,最终综合自身实况来提升投融资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应不断优化改革,通过健全融资管理体系、优化投融资结构、明确投资目标、推动融资渠道多样化等方式加强投融资管理工作,以增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新时期的经营管理中实现经济、社会等各种效益的协调并进,继而为自身的长远、稳定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投融资管理体系融资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融资
融资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7月重要融资事件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