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粳稻辽粳2501 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1-23李建国史鸿儒解文孝

北方水稻 2021年4期
关键词:品系晚熟稻瘟病

李建国,史鸿儒,解文孝*

(1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沈阳 110101;2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 110034)

辽宁省晚熟稻区位于北纬39°45′~40°15′,水稻生育期160~170 d,2018 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8.67 万hm2,占全省水田种植面积的15%。该稻区包含东港、大连等辽宁省东南部沿海地区[1],同时也是优质粳稻主产区,是我国种植日本优质粳稻品种越光唯一高食味值区域[2-3];但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水稻病虫害频发一直是该地区水稻高产优质的限制因子。

辽粳2501 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型晚熟粳稻品种,2018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 年在庄河、普兰店、瓦房店、东港等辽宁晚熟稻区累计种植面积约0.67 万hm2,表现出高产、稳产、高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现将该品种在晚熟区域种植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该品种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以籼粳杂交、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育种理论为指导,以基因分离重组为依据, 充分扩大变异和选择范围;强化人工杂交常规育种技术和生态育种相结合,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手段;通过优优配组、优中选优的育种技术路线,最终选育而成。

2009 年以新品系L401(高抗稻瘟病品系)为母本、辽星1 号(优质高产品系)为父本杂交,同年在海南以其F1为母本、以新品系Q23(优质食味品系) 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2010 年种植F1代,表现较好,同年冬季南繁加代种植,F2代中植株普遍表现较好,完熟期从中选取半直立穗型优良单株形成混合群体;2011 年种植F3代并从中选择优良单株21 个,同年南繁加代种植F4代21个株行圃, 选12 个优良的品系;2012 年穗行加代;2013 年参加早代鉴定和品比试验, 产量显著超过对照品种;2014 年参加品比试验, 产量又显著超过对照;2015 年参加联合品比试验, 表现高产抗病。 2016 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预备试验,2017 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同时交叉生产试验,完成全部试验程序。

2 种植表现

2.1 产量表现

2019 年在辽宁庄河、普兰店、瓦房店、东港等区域进行示范推广,经大田测产,上述地区平均产量为621.70 kg/667 m2, 比对照金禾1 号增产84.55 kg/667 m2,增幅13.6%。

2.2 生育期及抗逆性

辽粳2501 在中晚熟稻区平均生育期161 d,属于晚熟品种。 经辽宁省内抗病鉴定,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纹枯病较轻。 茎秆韧性强,抗旱、抗倒伏能力强,后期活秆成熟不早衰。

2.3 农艺性状

苗期叶片宽厚浓绿,茎基部宽,侧生根发达、活力强,移栽后缓苗期短;分蘖力较强且茎蘖间着生角度合理,株型紧凑,茎叶开张角度适宜,叶片呈V 字形,受光姿态好,后期光能利用率高,透气性好,茎秆基部节间短而粗壮且韧性较好。 平均株高104.7 cm,穗长16.5 cm,穗数16.1 个/穴,平均每穗粒数107.3 粒, 结实率91.0%, 千粒重27.6 g,颖壳黄白。

2.4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辽粳2501 糙米率84.2%、整精米率75.3%、垩白率9.0%、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8 mm、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

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播前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预处理。 首先在浸种前晒种2 d,平摊种子使厚度不高于5 cm,每天翻种1~2 次,使种子水分降到14.5%以下,并增加种皮透水性。 晒种后用盐水(50 kg 水中加盐11 kg 左右) 选种, 将秕种子捞出, 其余种子用清水洗2遍。 选种后药剂浸种可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将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 g 加少量清水稀释后再加水60 kg 配置成600 倍液, 可浸种子50 kg;浸种5 d 左右,浸种期间每天搅拌1次。适时催芽,播种前1 d 将种子捞出控干放入催芽箱中,温度控制在30 ℃左右,24 h 后基本能够破胸出芽;芽长不宜过长,达到2~3 mm 即可机械播种。

3.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稀植

一般4 月上中旬播种,稀播种育壮秧,播量以100 g/盘为宜。推荐使用温室大棚育苗、应用有机育苗基质和钵型毯状秧盘,有利于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提升秧苗素质、缩短缓苗时间。 根据叶龄适时通风炼苗, 培育带蘖壮秧, 以秧龄30~35 d、苗高18 cm 为宜。 5 月中下旬插秧,合理稀植,行株距30.0 cm×16.6 cm,3~5 株/穴,确保有效穗数22 万~24 万穗/667 m2。

3.3 肥料高效利用

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 根据地力情况,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施标氮(以硫铵计)50~60 kg/667 m2、磷肥(二铵)10 kg/667 m2、钾肥(氯化钾)12 kg/667 m2、锌肥(硫酸锌)1.5 kg/667 m2。

遵循三段五次施肥原则。 底肥施尿素15 kg/667 m2,二铵10 kg/667 m2,钾肥6 kg/667 m2,锌肥1.5 kg/667 m2。 追肥于缓苗后分蘖始期施硫铵20 kg/667 m2;分蘖盛期(6 月20~25 日)施硫铵20 kg/667 m2、钾肥6 kg/667 m2;幼穗分化期(7 月10~15 日)施硫铵5 kg/667 m2。 粒肥可根据后期长势、长相酌情施用,以防贪青倒伏和稻曲病的发生。

3.4 水分管理

做到浅水插秧,寸水缓苗,浅水分蘖,遇大风、低温天气适当深水护苗,有效分蘖末期适当晒田。 幼穗分化至灌浆中期要保持水层6 cm 左右,灌浆中后期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水稻乳熟期后不能断水过早,防止早衰而影响米质。

3.5 病虫草害防治

辽宁东部沿海晚熟稻区气候湿润、 温度适宜,是病虫草害的极易发生地区。 因此,防治策略上遵循“以预防为主,防范重于治疗”的方针,防治方法上要以栽培措施为主,物理和化学防治手段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稻瘟病(尤其穗颈瘟)和稻飞虱等主要流行病虫害爆发期集中、蔓延速度快,因此生产上药剂防治建议统防统治,既能提高防治效率又能有效切断病虫害的蔓延。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注意用杀虫双等防治二化螟;拔节孕穗期施用井冈霉素等防治纹枯病;破口期施用2 遍三环唑和拿敌稳(间隔10 d)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如有稻飞虱和蚜虫,灌浆期施用唏丁·吡蚜酮和敌敌畏。

草害防治以化学药剂除草为主,人工拔草为辅。 在水耙地时用马歇特和农思它各100 ml/667 m2随水施入本田进行插前封闭灭草, 保持水层2 d 后插秧; 缓苗后随返青肥施入60%丁草胺乳油150 ml/667 m2+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 g/667 m2。

3.6 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

水稻收获后将秸秆粉碎为10 cm 段,施尿素10 kg/667 m2采取秋季秸秆还田深翻并深水覆盖,可提高秸秆腐解率、改善耕层结构、有效防治杂草和通过杂草传播的病虫害。 早春进行旋耕耙地,使土壤平整松散利于机械作业。 着重做好水稻工厂化基质育苗,培育出符合机插秧要求的健壮秧苗,保障插秧质量。 本田期无人机飞防提高防治效率,水稻机械化收割。 最终形成一套将育苗、整地、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秸秆还田、秋翻地等技术系统整合的丰产增效技术模式。 通过将水稻生产各个技术环节有机结合,深挖水稻群体优势,提升光热资源利用率,调节源库流协同机制,创造更高产量。

猜你喜欢

品系晚熟稻瘟病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晚熟
晚熟
晚熟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晚熟脐橙映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