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2022-06-06曹志辉董伟华匡传富肖艳松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汝城羽化品系

曹志辉,董伟华,何 斌,匡传富,钟 权,唐 堃,肖艳松

(1. 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湖南 郴州 423000; 2.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烟蚜是烟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刺吸烟草汁液为害,导致烟叶品质降低。烟蚜茧蜂是烟蚜最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应用烟蚜茧蜂可减少防治烟蚜所需农药量的50%左右,连续多次释放烟蚜茧蜂可有效防治烟蚜[1-2]。选择发育历期短的品系,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烟蚜茧蜂,也有利于烟蚜茧蜂快速、规模化的扩繁。不同地区的烟蚜茧蜂发育历期不同,在温度为25℃的环境下,沈阳地区烟蚜茧蜂从卵到羽化需要11 d[3],河北地区需要9.3 d[4],云南地区则需要10.6 d[5]。不同湿度对烟蚜茧蜂的寿命及存活也有很大影响。烟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均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湿度过高反而下降。当相对湿度为45%~65%时,羽化率显著升高;湿度为75%和85%时,羽化率最高;而湿度为95%时,羽化率反而下降[6]。

虽然云南烟区在烟蚜茧蜂扩繁和释放上已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案,也有成功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的优良品系,但是由于各地域的气候差异,相比云南烟区,湖南烟蚜茧蜂繁殖期间的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使得云南烟区的经验、技术或现有优良品系并不适合湖南烟区的需求[2]。因此,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地域的品系和经验,需对本地品系重新进行发育历期等生物学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筛选发育历期短且繁殖能力强、防治效果好的烟蚜茧蜂品系;最终将初选的优良烟蚜茧蜂品系的繁育技术本地化,探索适合湖南或郴州地区的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对湖南烟区该技术工作的落实和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蚜种群的来源

在郴州市汝城县、安仁县、桂阳县、桂东县、宜章县、永兴县等地的野外采集寄生了烟蚜茧蜂的僵蚜43 批次。优质品系的筛选过程以云南当前推广应用的烟蚜茧蜂品系为对照。

1.2 不同种群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和产卵量

将不同种群僵蚜(2~3 d)分别转入有大量烟蚜的盆栽烟苗(外套200 目防虫网)并编号,待羽化的雌雄蜂交尾后,再放入有烟蚜的盆栽苗上(外套200目防虫网),每盆接入1 对茧蜂,每处理重复15 次。分别记录接蜂时间、僵蚜出现日期,并将僵蚜移入指形管中。观察记录各指形管中僵蚜羽化和成蜂死亡时间,统计卵至僵蚜期天数、成蜂寿命、每蜂产卵量。盆栽烟苗置于温度为(26±2)℃、相对湿度(RH)(70±5)%的玻璃温室中。

1.3 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烟蚜茧蜂存活率的影响

将寄生约24 h 的不同种群僵蚜分别置于4、8、12、26、38、42℃(均±1℃),相对湿度为(70±5)%的玻璃温室内存放20 d,每组50 头,重复3 次。将20 d 内未羽化的僵蚜转移至室温(26±2)℃下观察其是否羽化,统计不同温度下僵蚜的存活率。

1.4 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烟蚜茧蜂寄生率的影响

将初选的相对优质的烟蚜茧蜂种群中刚羽化约1 h 的10 对烟蚜茧蜂分别转移至不同环境条件的温室内长势基本一致且有60 头无翅蚜的盆栽烟苗上,温室RH 为(70±5)%,温度分别为15、20、30、35、40℃(均±2℃),接蜂48 h 后放走所有寄生蜂,并将各处理温度恢复至(28±2)℃,随后观察统计僵蚜数量并计算寄生率。重复处理3 次。

1.5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寄生率比较

设置RH 分别为60%、80%、100%、人工模拟小雨(0.25 mL/h)、人工模拟中雨(5 mL/h),每种湿度的环境温度分别为20、24、28、32℃ ,共20 个处理的玻璃温室,每个温室内放入羽化1 h 左右的茧蜂品系4(汝城)5 对,每个温室内的烟苗上有发育基本一致的无翅烟蚜60 头,且每株盆栽烟株外套有200目网纱。接蜂48 h 后释放所有寄生蜂,分别统计7 d内各处理的僵蚜数量并计算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茧蜂品系4(汝城)的寄生率。重复处理3 次。

1.6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9.0 软件对上述不同处理的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烟蚜品系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及产卵量比较

如表1 所示,在温度为26℃、相对湿度(HR)为70%的条件下,“卵至僵蚜期”与“成虫寿命”2个指标在各种群间的差异不显著。从“僵蚜期”这一指标来看,茧蜂品系4(汝城)的僵蚜期最长,为7.6 d,显著高于其他品系。从“平均产卵量”来看,茧蜂品系4(汝城)显著高于其他品系,为79.9 粒/蜂。综上所述,茧蜂品系4(汝城)表现最为优秀,茧蜂品系23(宜章)、茧蜂品系25(宜章)、茧蜂品系6(桂东)、茧蜂品系15(桂东)等表现稍逊,可排第2 梯队。

表1 不同烟蚜茧蜂品系的发育历期及产卵量比较

2.2 各烟蚜茧蜂品系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存活率

根据僵蚜期和平均产卵量2 个指标筛选出8 个相对较优秀的烟蚜茧蜂品系,分别为茧蜂品系4(汝城)、茧蜂品系6(桂东)、茧蜂品系14(桂东)、茧蜂品系15(桂东)、茧蜂品系16(桂东)、茧蜂品系21(宜章)、茧蜂品系23(宜章)、茧蜂品系25(宜章)。

如表2 所示,在8、12 和38℃的条件下,茧蜂品系4(汝城)的存活率较其他品系差异显著(P<0.05),存活率分别为13.3%、43.7%和67.2%;在26℃时,茧蜂品系4(汝城)的存活率排第三,显著低于茧蜂品系23(宜章)。各烟蚜茧蜂品系在低温(4℃)和高温(42℃)下的存活率都偏低,但茧蜂品系4(汝城)的存活率仍处于最高或相对较高的水平。综合判定,茧蜂品系4(汝城)的存活率表现优秀。

表2 不同温度处理下各烟蚜茧蜂品系的存活率 (%)

2.3 各烟蚜茧蜂品系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寄生率

不同温度处理下,各烟蚜茧蜂品系的寄生力有所不同。如表3 所示,在HR(70±5)%,温度为15~30℃范围内,各品系烟蚜茧蜂寄生率与温度呈正比,如茧蜂品系4(汝城)的寄生率在30℃时达到了最高,为81.7%。但是当温度大于30℃时,寄生率与温度呈反比。在最适寄生的30℃条件下,茧蜂品系4(汝城)的寄生能力与茧蜂品系21(宜章)、茧蜂品系25(宜章)和茧蜂品系26(云南)的寄生能力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5 个品系。

表3 不同温度处理下烟蚜茧蜂的寄生率 (%)

2.4 茧蜂品系4(汝城)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寄生率

如表4 所示,在同一温度下、相对湿度(HR)超过60%时,茧蜂品系4(汝城)基本表现为随着湿度的增大寄生能力逐渐下降。在温度28℃、HR 80%时,寄生率最高,为85.1%。在试验中的最大湿度即人工模拟中雨(5 mL/h)时,茧蜂品系4(汝城)的寄生率最低,仍为10%左右,表现出一定的抗逆能力。

表4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茧蜂品系4(汝城)的寄生率

3 讨 论

大规模地扩繁烟蚜茧蜂需要有优质品系,而优质品系是相对的,需要结合烟蚜茧蜂释放地的环境条件来评判和筛选。通过对郴州地区收集的25 个烟蚜茧蜂品系进行发育历期和产卵量研究,初步筛选到8 个较好的品系;再通过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和寄生率测试,最终筛选出茧蜂品系4(汝城)为最佳的本地烟蚜茧蜂优质品系。

温度是影响烟蚜茧蜂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25℃时烟蚜茧蜂发育历期最短,低温和高温会延长发育历期,而相同温度下不同品系种群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也不同[5]。过高、过低的极端温度均会影响烟蚜茧蜂的正常发育或存活状态。如当温度为-5.5℃时,烟蚜体内结冰,当温度为40℃时,处理2 h 的烟蚜茧蜂蛹全部不能羽化[7]。试验筛选到的茧蜂品系4(汝城),在8~38℃,其存活率较郴州地区其他品系有显著差异,且在相对低温(4℃)和相对高温(42℃)下的存活率也处于最高或相对较高的水平。目前,试验尚未检验茧蜂品系4(汝城)在接近烟蚜体内结冰时的极端低温条件下的存活率。在烟蚜茧蜂的产卵量方面,目前有报道称,变温(1~4℃)冷藏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其产卵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1 头雌蜂可寄生99.00~103.33 头烟蚜[8]。试验尚未检测茧蜂品系4(汝城)雌蜂的具体产卵量,但分析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寄生率。在温度为15~30℃范围内,茧蜂品系4(汝城)的寄生率与温度呈正比,在30℃时达到了最高,为81.7%;在温度为35~40℃范围内,寄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另外,在湿度因素方面,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及寿命常表现为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湿度过高反而下降[6,9]。在田间释放时,不良天气可能造成烟蚜茧蜂死亡。湖南郴州地区夏烟种植期间多雨高湿,烟蚜茧蜂的发育与寿命易受湿度干扰。因此,云南烟区的经验、技术和现有优良品系并不一定适合湖南烟区的需求[2]。此试验中的茧蜂品系4(汝城)及第二梯队的茧蜂品系23(宜章)和茧蜂品系6(桂东)等在郴州地区的存活率和寄生率,也常表现出优于云南现有优良品系。此外,茧蜂品系4(汝城)在人工模拟的中雨强度(5 mL/h)时,寄生率仍为10%左右,表现出一定的抗逆境能力。

当前,国内烟蚜茧蜂的商品化生产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缺乏支撑体系,研究开发与生产有所脱节[10]。因此,对于烟蚜茧蜂的释放,不能简单地选择国内其他地域的优良品系,还需要结合释放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多维指标的筛选和评价。此试验成功筛选到的茧蜂品系4(汝城),可作为在郴州地区扩繁和释放的优良品系的材料,团队将进一步探讨该品系的室内大规模繁育技术和释放技术,探索适合郴州地区的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

猜你喜欢

汝城羽化品系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马铃薯块茎顶端优势与主茎数及产量组分的相关性
铸造汝城精神
睚 村
深度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汝城案例与对策研究
鱼生于水
白星花金龟的羽化及交配行为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