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名将李如松死因考辨

2021-11-22郭汉深

文史杂志 2021年6期

郭汉深

摘   要:李如松对大明王朝国祚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如松的殉国,间接加速了明朝的亡国。关于李如松殉国的原因,赵士祯《神器谱》记载,由于李平胡已叛国,致使李如松中伏战死。经对比考证史料,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李平胡没有叛国,《神器谱》所述不可信。二,李如松死因,既非《神器谱》所载由于李平胡叛国所致,又非李如松有勇无谋轻敌冒进误中埋伏。实际情形是李平胡、张玉等先阵亡,致使李如松未得计划中的策应而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关键词:神器谱;李如松;李平胡;土蛮;策应

大明万历朝名将李如松(1549—1598)平定宁夏叛乱,援朝抗日,镇守边关,一生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他的殉国对历史影响深远。迄今为止,学术界有关李如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万历朝鲜战争[1]、李如松的家世源流[2]、李如松的人际关系[3]等方面。对于李如松意外中伏身亡,学术界尚无专文进行考辨。本文一则对李如松的死亡原因进行考证,二则对赵士祯《神器谱》中关于李如松死因的记载做出勘误,还英雄以清白,以历史真相公之于众。

一、李如松对明朝的重要性及其殉国对历史的影响

在对李如松死亡原因进行考辨之前,有必要就李如松对大明王朝的重要性和李如松的牺牲对历史的深远影响进行简要阐述。

(一)李如松对明朝的重要性

李如松对大明王朝国祚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1.神宗爱将,出任要职

李如松由于其对国家的忠诚和出色的才能,得到明神宗的眷顾。李如松有两次被论劾后,分别被召为佥书右府和佥书中府。给事中黄道瞻等多次上言“如松父子不当并居重镇”,而大学士申时行请求保全李如松,于是朝廷“乃召佥书右府。寻提督京城巡捕”。给事中邵庶曾经弹劾李如松和其弟弟李如柏,“且请稍抑,以全终始”,神宗却不予采纳。李如松多次遭到言官弹劾,但明神宗“终眷之不为动”[4]。明神宗虽然在执政后期荒废朝政,但对于李氏尚能做到充分信用。山西、大同、辽东均属防御“北虏”的九边重镇,李如松多次出镇。其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出为山西总兵官”,万历十五年“复以总兵官镇宣府”,后又于山西总兵官李迎恩调防。[5]万历二十五年明神宗指定李如松出任辽东总兵官,“辽东总兵官董一元罢,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6]根据明朝的惯例,提督一职均由文臣担任;而武臣担任提督,“自如松始也”[7]。

李如松死后,“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以其弟如梅代为总兵官,授长子世忠锦衣卫指挥使,掌南镇抚司,仍充宁远伯勋卫,复荫一子本卫指挥使,世袭。恤典优渥,皆出特恩云”[8]。

从出任要职,到第一任武臣提督,到“数遭论劾,帝终眷之不为动”,再到李如松殉国后神宗的反应及对后事的处理,可见神宗对李如松的器重,亦可知李如松对明朝的重要性。

2.内忧外患,剪灭内忧

万历二十年,哱拜反于宁夏,又有蒙古河套部落作为外援,官军一时未能剿灭,“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9]。时逢日本入侵朝鲜,攻击大明。明朝顿时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宁夏不平,则不能全力抗日。李如松率军到达宁夏后,与哱拜的援军展开激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随后李如松全力破城,《明史》載:“于是如松先登,如熏及麻贵、刘承嗣等继之,尽灭拜族。”[10]

哱拜叛乱的平定,使得明朝得以全力应对日本的侵略,避免了亡国于内忧外患。

3.倭寇入侵,率军破贼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大举入侵朝鲜,企图先占领朝鲜继而灭亡大明。明朝先期援朝军受挫,于是在平定哱拜叛乱之后,朝廷“诏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克期东征。”[11]李如松到达朝鲜后,一举攻克日军据守的平壤。日军在南逃途中又遭到李如松伏兵的攻击。“宁及参将查大受率精卒三千潜伏东江间道,复斩级三百六十。”于是明军乘胜进兵,接连收复朝鲜失地。“十九日,如柏遂复开城。所失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并复。”龙山大仓“积粟数十万”,日军的粮草供应主要仰仗于此。李如松得知后,“密令大受率死士从间焚之”[12]。火烧龙山仓的成功,使得日军粮草缺乏,无力再战,注定了其败局。

综上,李如松出任要职,镇守边关,并在保家卫国的一系列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对大明王朝国祚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李如松殉国对历史的影响

李如松殉国,对明朝的灭亡,有着紧密关联。《明史纪事本末》载:

如松恃勇将轻骑袭之,中伏败没,……自是暖兔、炒花等出没辽阳、广宁间,边将不能制……时建州势坐大。[13]

成梁、如松旣殁,如柏辈皆纨裤子,父兄之风无一存者。……如柏、如桢相继败,而辽事益不可为矣。[14]

迨成梁去辽,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15]

李如松死后,明朝边疆形势越发恶劣,边帅益无人。建州(女真部)坐大,进攻明朝。明朝无能人统兵,兵败萨尔浒。《明史纪事本末》:“杨镐皇遽,计无所出。”[16]“三路覆师,举朝震骇。”[17]建州逐渐成为威胁明朝的最大外患。由于辽事的牵制,明朝不能全力围剿流贼。为解决辽事而加派的辽饷,亦诱发了农民起义。明朝最终灭亡于内忧外患。

故,李如松殉国,间接加速了明朝的亡国。

二、史料对李如松之死的记载

《明实录》记载:“辛未兵科给事中侯庆远奏言属者李如松捣巢中伏而死。”[18]

《国榷》记载:“虏寇辽东。太子太保左都督总兵官李如松以五千人逐之。深入中伏。死之。”[19]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土蛮等部阑入塞,如松恃勇将轻骑袭之,中伏败没。”[20]

《明史》记载:“土蛮寇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21]

《明鉴》记载:“土默特犯辽东。总兵李如松。出塞遇伏死。……绰哈纠土默特诸部。连寇辽东。杀掠无算。如松率轻骑出塞捣巢。遇伏兵力战死。”[22]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载:“土蛮犯辽东,总兵官李如松轻骑远出塞,遇伏力战死。”[23]

以上资料,对李如松之死记载相同,即“中伏力战死”。那么李如松因何原因中伏呢?

三、李平胡并未叛国,李如松当知有伏

赵士祯《神器谱》记载:

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曝骨塞外。中国有殒将覆军之辱,伊谁致之?平胡受恩深重者如此,余可知矣。[24]

此史料指出:李平胡已叛国,泄露了李如松的作战计划,致使李如松中伏战死。李平胡究竟有没有叛国呢?久经沙场的李如松对敌人的伏兵和属下的叛变毫无察觉吗?且看其他史料。

其一,赵志皋《明故特进荣禄大夫征虏前将军提督镇守辽东总兵官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赠少保宁远伯李忠烈公墓志铭》写道:

业已明知当有伏,提五千人深入转战数百里,誓不还缩一步,斩馘不下数百,往来出捣万众中如无人。使李平胡、张玉辈有一军策应,虏乃亦不知少多仓卒,一转瞬,腹背夹击,岂不更成奇捷?临敌不用命,委帥与敌,矢竭力尽,慷慨杀所坐马。万里功名,百战残躯,坐令狼藉,又足悲已,呜呼伤哉![25]

墓志铭对于李如松之死的记载不可说不详细。墓志铭指出,李如松明知道敌人可能有埋伏,依然出兵,因为李平胡、张玉没有及时策应,所以众寡不敌身亡。

墓志铭乃盖棺定论,当为态度严肃、遣词准确。赵志皋为当时内阁首辅。李如松为神宗爱将。为李如松撰写墓志铭已是国家行为。其时撰写墓志铭之际,李如松家人尚在,并未失势。故,墓志铭的可信性较高。倘若李平胡果真叛国,“阴泄主帅出塞之期”,致使李如松战死;那么赵志皋为李如松所撰墓志铭为何不记此事,而只是说李平胡、张玉没有率军策应,“临敌不用命,委帅与敌”?倘若李平胡果真叛国,“阴泄主帅出塞之期”,那么李如松便不可能“深入转战数百里”,“斩馘不下数百,往来出捣万众中如无人”!

其二,《明史》记载:

帝痛悼(李如松),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以其弟如梅代为总兵官,授长子世忠锦衣卫指挥使,掌南镇抚司,仍充宁远伯勋卫,复荫一子本卫指挥使,世袭。恤典优渥,皆出特恩云。[26]

倘若李平胡果真叛国。为何《明史》没有记载?在李如松死后,为何不见朝廷对李平胡(其虽已死)及其家属的处理?

其三,《明实录》亦未记载李平胡叛国之事,在李如松死后,亦未见朝廷对李平胡(其虽已死)及其家属的处理。[27]

其四,《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土蛮等部阑入塞,如松恃勇将轻骑袭之,中伏败没,骁将李平胡、张玉等皆死。”[28]此史料称李平胡为“骁将”,对李平胡持褒扬态度。也就是说,此书作者不认为李平胡已叛国。

其五,《国榷》记载:“虏寇辽东。太子太保左都督总兵官李如松以五千人逐之。深入中伏。死之。裨将李平胡、张玉等并阵没。”[29]此史料与第四条相互印证,可确认李平胡、张玉战死沙场。倘若李平胡果真叛国,为何他会一并战死?叛国者不会求死,土蛮亦不会杀他。

其六,在《国榷》中,谈迁评李如松:

谈迁曰:李氏世将,而子茂尤骁果,身先士卒,气吞大虏。战宁夏张亮堡时,才二千人,突虏数万。战平壤、开城,前无衡阵,赫然为时将冠。晚节不幸,委骨黄沙,闻者悲之。魏夏侯渊虽战数胜,曹操尝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当行之以智计;但任勇,一匹夫敌耳。李子茂惜功名不终。[30]

谈迁以夏侯渊来喻李如松,认为李如松为恃勇冒进致中伏死,而非李平胡叛国所致。此条与第四条均不认为李平胡已叛国,相互印证。

其七,《明史》记载:“成梁乃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31]“李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恩施优渥,震耀当世。”[32]《国榷》记载:“尝一晤李寅城。……叩以边事。曰:为费甚多,凡所育健儿,恣其所好;凡衣服饮食子女第宅及呼卢狭邪之类,俱曲以济之。有求必予,但令杀虏建功而已。”[33]又《万历野获编》记载:

今西北将帅所蓄家丁,其廪饩衣械过额兵十倍,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问至登坛。办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骁健,近辽左李宁远专仗此树勋。……其家丁李友升者,积劳已至副总兵,……升初为健儿,昵一妓,因违令失期当斩,如松惜其勇,因用重货买妓,为制奁具共费千金赐之,至是以死报云。[34]

据此可知李成梁两代对家丁“恩施优渥”。李氏对李平胡又有抚育之恩,李平胡从情感上和经济上无卖主叛国动机。

其八,《明史》记载:

十年三月,速把亥率弟炒花、子卜言兔入犯义州。……速把亥入,参将李平胡射中其胁,坠马,苍头李有名前斩之。寇大奔,追馘百余级。炒花等恸哭去。速把亥为辽左患二十年,至是死。帝大喜,诏赐甲第京师。……闰九月,诸部长复犯蒲河,……成梁令部将李平胡出塞三百五十里,捣破银灯营,斩首一百八级。诸部长闻之,始引去。[35]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李如松计全罗沃饶,南原府尤其咽喉,乃命李平胡、查大受镇南原……倭果分犯,我并有斩获。”[36]据上述史料,李平胡随李成梁、李如松征战沙场,战功卓著。李平胡从思想上无叛国动机。

其九,《明史》记载:“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37]李平胡已“富贵,拥专城”,其从道义上无叛国动机。

其十,《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记载:“义州参将曹文焕哨探兵斩鞑子若干,驰报虏在清河近处,提督仍领其兵日晚驰出塞外。”[38]

此史料可与第一条相互印证,可确认李如松明知道敌人可能有埋伏。

综上十条,可得出结论:一,李平胡没有叛国。《神器谱》为孤证,所述不可信。二,李如松亦非轻敌冒进误中埋伏,而是在了解敌情的基础上,有明确的作战计划——分兵捣巢,而后腹背夹击敌人;但由于李平胡、张玉等未能按计划及时策应李如松,最终导致李如松孤军战死。

既是如此,那李平胡、张玉等因何原因未能及时策应李如松呢?

四、李平胡、张玉等先阵没,李如松孤军以寡敌众

由墓志铭可知,李如松有作战计划,即与李平胡、张玉等腹背夹击敌人。土蛮入塞,在附近设下伏兵。李如松要夹击敌人,自是分兵绕道敌后,再前后夹击。据上述史料,李如松率轻骑出塞。又墓志铭:“深入转战数百里。”可知,绕道敌后者乃是率领轻骑的李如松,李平胡、张玉等率军正面牵制。如此方可腹背夹击。

李成梁常用分兵捣巢战术,如松自是懂得。[39]李如松、李平胡皆身经百战的骁将,出自李成梁麾下,对辽东情形熟悉,又了解敌情;[40]故只能是遭遇敌军主力,众寡不敌,力竭而死。土蛮有备而来,骑兵灵活度高,可迅速依形势变化而变化,绝非战车、步兵可比。那么李如松与李平胡、张玉之死孰先孰后呢?

自然是李平胡、张玉等先阵亡。据上述史料中“捣巢”“深入”“远出塞”“深入转战数百里”等信息,可知李如松作战行程很长。据墓志铭“斩馘不下数百,往来出捣万众中如无人”,可知李如松一度攻伐顺利,进入敌后。在李如松深入敵后以后,倘若李平胡、张玉等尚在,自可依计划腹背夹击。既然未能腹背夹击敌人,只能是李平胡、张玉等已先战死,未能策应李如松。上述史料皆称李如松“力战死”,墓志铭载:“委帅与敌,矢竭力尽。”《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载:“总兵李如松领兵出战,众寡不敌,以致大败。”[41]可知李如松是遭遇敌军主力独木难支。敌军明明在靠近明朝这一带,按计划还有李平胡、张玉等明军牵制。此时李如松遭遇敌军主力,只能是土蛮击破了李平胡、张玉等牵制自己的明军后,以大军攻击李如松。李如松无奈而以孤军应对,遂亡。

归根结底,因为李平胡、张玉等已先战死,所以李如松失去策应力量。

综上所述,李如松死因,既非《神器谱》所载由于李平胡叛国所致,又非李如松有勇无谋轻敌冒进误中埋伏。李如松原拟以裨将李平胡、张玉等率军牵制敌军,而亲率五千轻骑直取敌巢,期捣巢得手后,两军夹击敌军。但李平胡等遭遇土蛮主力,力战不敌,皆阵没。土蛮于是得以集中大军,全力攻击李如松。李如松这才形成孤军寡不敌众,“矢竭力尽”,战死沙场。

注释:

[1]参见谢章辉、王智汪:《碧蹄馆之战与明、日议和考实》,《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3期;韩梅:《朝鲜文学中的李如松形象考——以〈惩毖录〉为中心》,《东亚评论》2018年第2期;文钟哲:《东援朝鲜,功垂青史——李如松平壤战役“杀朝鲜人冒功”之疑案辨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宗惠玉:《李如松与援朝御倭战争》,《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第2期;宗惠玉:《为李如松军杀朝鲜人以冒军功辨》,《东疆学刊》1991年第3期;方诗铭:《十六世纪李如松在朝鲜进行的抗日援朝斗争》,《历史教学》1951年第12期;赵勃阳:《万历援朝战争中李如松的战和策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于海洋:《明抗倭援朝战争中的平壤战役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李振林:《壬辰战争初期(1592—1593)援朝南北兵关系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2]参见肖瑶、王蕙存:《李成梁家世源流考》,《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孙卫国:《李如松之东征及其后裔流寓朝鲜考》,《人文杂志》2014年第1期。

[3]参见王振宁:《论李如松与徐渭的交游》,《理论界》2011年第12期;肖许:《明代将帅家丁的兴衰及其影响》,《南开史学》1984年第1期。

[4][5][6][7][39]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三十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92页。

[8][9][21][26]《明史》卷二百三十八,第6195页。

[10][11]《明史》卷二百三十八,第6193页。

[12][31][32][35][40]《明史》卷二百三十八,第6194页,第6184页,第6190页,第6187—6188页,第6183—6191页。

[13][20][28]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06页。

[14][16]《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一,第1406页,第1411页。

[15][37]《明史》卷二百三十八,第6191页。

[17]《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二,第1417页。

[18][27]《明神宗实录》卷三百二十一,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第5970页,第5970—5973页。

[19][29]谈迁:《国榷》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810页。

[22]印鸾章、李介人修订《明鉴》卷七,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36年世界书局版影印,第425页。

[23]邓珂、张静芬编著《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四卷《元明》,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612页。

[24]侯一麟、赵士祯:《温州文献丛书:龙门集·神器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90页。

[25]赵志皋:《明故特进荣禄大夫征虏前将军提督镇守辽东总兵官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赠少保宁远伯李忠烈公墓志铭》,拓片,中国国家图书馆,墓志4050。

[30]《国榷》卷七十八,第4811页。

[33]《国榷》卷八十三,第5118页。

[3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版,第737页。

[36]《明史纪事本末》卷之六十二,第968页。

[38][41]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93页,第2492页。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