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学不成名誓不还

2021-11-22

十几岁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关立志志向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酷爱读书。通过阅读,他了解了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自身所处时代的苦难。近代中国的落后现实震撼了他,也激发了他深深的家国忧思以及救国救民的责任心。

1910年秋天,十七岁的毛泽东离开老家前往湘乡县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此向父亲表达自己一心求学、胸怀四方的志向和决心。第二年春天,他来到长沙求学。

因为想启发民智,所以做小学教师成为了毛泽东最初的人生理想。1914年秋季,毛泽东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就读。在这里,他认识了被他称为“道德高尚,印象最深”的杨昌济先生;断指血书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告诉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徐特立先生;认为他最勤奋、最有天分,所以对他要求极高的袁吉六先生……此外,他还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良师益友促使他确立了改造落后中国的志向。

毛泽东曾提交一份《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目下填写了“教育事业”。但经过学习,他发现,想要拯救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有更急切的事情要做。

1921年夏天,毛泽东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他投身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立志出乡关”、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少年,始终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猜你喜欢

乡关立志志向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谈志向
我欠乡关一首诗
确立适当的志向
中秋夜雨
我的梦在秋天里有点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