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讨

2021-11-22周胜银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耐力竞技体能训练

周胜银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体能是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的根本保障,摔跤对于体能有着更高的要求。2004 年以来,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加入了女子摔跤运动,并且为其制定了全新的规则,受到比赛规则的影响,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也发生了改变。在新规则下,女子摔跤运动员需要在提高战术水平的基础上拥有较好的体能。女子摔跤是我国参加奥运会的潜在优势项目,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科学的力量训练能够对运动员体能起到改善作用,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降低运动员受到损伤的风险,因此只有加强体能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1 新规则对女子摔跤训练方式造成的影响

新规则的实行对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方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具体包括新规则中女子摔跤明显增强了比赛的对抗性,比赛节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比赛节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统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运动员的比赛需求,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需要对训练模式作出创新,让运动员能更加能适应快节奏的摔跤运动。此外新规则还对摔跤姿势作出了新的规定,传统女子摔跤采用跪撑姿势,而新规则将其改为站立姿势,规则的改变决定着运动员采取的动作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需要对原本的技术动作训练作出调整,确保运动员能够适应新规则。新规则还对打分规则作出了改变,这一改变要求运动员的得分技巧也要随之作出调整,传统策略已经不适合新得分规则下的进攻和防守,需要女子摔跤运动员对技巧作出改变。虽然比赛规则发生了改变,但是在女子摔跤运动中最重要的依旧是运动员的攻防能力,运动员需要根据规则的变化对战术进行适当调整,才能更加适应新规则。在新规则下,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也需要作出调整,比赛节奏和跪撑姿势的改变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运动员具有更高的体能素质,要对体能训练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1]。

2 新规则对女子摔跤运动员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体育运动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越来越高,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完善,在技巧训练、体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实践上都得到了发展,随着女子摔跤运动新规则的提出,体育总局针对新规则作出了全新的训练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2.1 注重训练的平衡性

运动员需要保证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确保训练动作具有科学性,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切实提高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针对体能训练应该提高训练的平衡性,对训练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除,降低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2.2 对训练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

在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需要对项目进行有效分类,分类标准是项目的具体内容。新规则对运动员能力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因此需要训练项目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在训练计划制订时要能找出训练的重点。由于女子摔跤运动员自身能力的差异,训练项目的侧重点也存在不同,需要加强对运动员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2]。

2.3 采用全方位的力量训练模式

新规则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和力量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将训练的侧重点向力量训练上倾斜,根据新规则和运动员实际能力,制订全面、多元化的力量训练方案。新规则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对其瞬间变化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这两点作为训练的重点,才能在比赛中迅速取得优势,打败对手,因此在当前的女子摔跤运动员训练中,应该注重力量的最大化发挥。

3 女子摔跤运动项目特征

3.1 专项力量性

力量性是摔跤运动的最典型特征,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运动员的灵敏、速度、耐力都以力量素质为基础,不同体育项目对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摔跤是一种对抗性竞技项目,运动员之间需要对抗对手的发力,这一过程中需要运用到摔跤的各种技战术,摔跤的这一形式决定了体能训练与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战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并且重心也处于不断转换中。为了全面提高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能力,需要针对摔跤运动的复杂性设计体能训练,运动员要具备破坏对手重心的能力,利用各种摔跤技战术让对手身体无法保持稳定支撑状态,并抓住这一时机发起进攻。当前女子摔跤比赛时长为3min,每局之间间隔30s,采取三局两胜制。运动员需要长时间保持稳定重心,保证平衡性不被对手破坏,运动员需要长时间保持平衡,并观察对手破绽,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运动员具备长时间维持高强度比赛的能力,在体能训练中需要重点培养选手的无氧供能能力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此外,摔跤运动由于间隔较短,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恢复能力,因此在体能训练中还需要培养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3.2 专项耐力性

摔跤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耐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专项耐力训练是较为基础的项目,运动员通过专项耐力训练能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确保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随着女子摔跤运动规则的变化,运动员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需要具备更高的身体素质,女子摔跤是一项对运动员无氧供能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运动,在新规则下又兼具了连续性和间歇性的特征。运动员需要长时间观察对手状态,并抓住瞬间机会破坏其平衡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耐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对抗状态,决定运动员胜负的关键在于糖酵解供能能力。因此,传统体能训练方式在新规则下已经无法满足比赛需求,为了全面提高运动员能力,更好地应对比赛,需要在训练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进行锻炼,其中有氧耐力是其他训练项目的基础,运动员在具备较强的有氧耐力基础下,只需要在其他训练中投入较少的精力,在新规则下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高强度比赛中获胜的关键。

3.3 专项速度性

摔跤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运动的能力,这就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速度素质,除此之外,速度素质还包括人体整体或部分快速做出运动反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能力,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成果可以通过训练前后的速度素质表现出来,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情况调整训练计划,保障运动员素质的全面发展。女子摔跤比赛中要求运动员能够快速把握局势,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地位,运动员之间的攻守变换是决定比赛胜利的关键。在女子摔跤运动中,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爆发力是关键,也是体能训练的重点。新规则下的女子摔跤运动呈现出混合性的功能特点,运动员之间攻守位置的快速转换特性,要求体能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培养。当前,女子摔跤运动中鼓励运动员主动发起进攻,在位置转换的过程中能够对技术动作做出迅速调整,需要加强对速度素质的训练。

3.4 体能综合性

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是各项身体素质综合表现出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和力量,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决定着其竞技能力水平。女子摔跤比赛中,运动员通常会通过快速进攻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在长时间的比赛下,运动员的体力大量消耗,主要依靠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交替作用,在对手实力相差不多并且长时间僵持下,不具备较强糖酵解供能能力的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相对较明显,因此女子摔跤运动体能训练中需要保持各项能力的平衡性,提高运动员的综合体能。在体能训练中,不仅需要让运动员进行高强度持续训练,还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降低运动员出现意外伤害的风险,在训练时需要采取有氧和无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4 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情况分析

与男子摔跤运动相比,女子摔跤运动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受到男子摔跤项目的影响较深,在训练准则、训练方式等方面会按照男子摔跤运动员的标准进行。

我国当前在运动员体能训练上有着统一的认知,一般是指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能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会受到运动能力的影响,为了提升竞技水平首先需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摔跤运动对于运动员体能有着更高的要求,按照比赛相关规定,需要按照体重高低对运动员进行比赛等级的划分,因此摔跤运动员需要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保持高水准的体能,提高自身在比赛场上具有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女子摔跤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运动员训练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体能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上,女子摔跤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得到了重视,同时对于运动员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体能训练强度正在不断加大。女子摔跤运动员与男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完全参考男子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在训练计划的制订上,需要符合女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不同运动员身体素质上还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全面提升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需要保证在对身体不会造成损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3]。

当前,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训练项目较多,体能训练在总体训练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通常会与其他训练方式相结合,多数女子摔跤教练都将体能训练作为训练的关键,因此对体能训练的要求也相对较为严格,运动员需要每天坚持进行体能训练。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竞技技巧,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还需要以体能训练为主。

5 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具体方法

5.1 速度训练

新规则要求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瞬间位移速度,通过速度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和反应能力。在摔跤运动中,运动员移动的速度和灵敏性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因此当前在摔跤运动员的训练中会额外关注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当前女子摔跤运动员会采用单独训练的形式提高运动员反应能力,在实际速度训练中对于运动员反应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运动员需要保证高强度速度训练,充分提高自身反应速度,实现潜力的最大化发挥。虽然当前摔跤运动对速度训练的强度作出了要求,但是实际训练中应该采取间歇性训练的形式,在训练中保留一些时间一致的间隔,在间歇时间中需要对运动员采取一些按摩放松的手段,对运动员身体进行调节,通过刺激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保证潜力的最大化发挥[4]。

5.2 耐力训练

耐力是体能中的重要部分,决定着运动员在长时间竞技下的体能水平,耐力是指肌肉在长时间工作下的能力,也指人体抗疲劳的水平,在运动竞技中涉及的耐力主要分为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两种,摔跤运动中的耐力主要是指无氧耐力。女子摔跤运动新规定要求运动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连续进攻,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各种技能动作,对于运动员无氧耐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耐力才能保证技能水平的充分发挥,女子摔跤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在身体缺氧的情况下展开持续进攻。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和速度训练采取相似的训练方式,通过间歇性手段提高运动员耐力。在训练中教练需要对训练时间采取科学控制手段,在运动员没有完全恢复体力的情况下开展下一轮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模仿比赛中运动员的体力消耗情况,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确保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在复杂的赛事中得到稳定发挥[5]。

5.3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最关键内容,女子摔跤比赛成绩受到运动员体能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十分重视力量训练,通过加强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整体素质。在力量训练计划的制订中,需要考虑到女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础,在训练中要避免运动员出现肌肉拉伤或者产生其他身体损伤,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运动员力量潜力的最大化发挥,充分锻炼运动员力量。在训练中,教练还需要对运动员的体重进行严格控制,避免运动员体重发生较大变化,运动员的增重和减重都会对比赛造成不利影响。运动员在训练的不同阶段需要制订对应的训练计划,对计划作出适当调整,训练任务随着不同阶段侧重点的变化也会出现变化。在实际训练中训练的重点在于运动员爆发力的提高,通常情况下会安排1周4次的爆发力训练,提高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爆发力,为了确保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爆发力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发挥,爆发力的训练强度也会相对较高。通常运动员会利用一上午或是一下午进行爆发力训练。在比赛期间,需要注意适当降低爆发力训练的频率,避免影响运动员体能状态,因此,通常只需要1周进行1次。

5.4 柔韧性训练

女子摔跤运动对运动员的柔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女子摔跤的特点制订对应的柔韧性训练计划,摔跤是一项对运动员柔韧性要求较高的运动,运动员柔韧度对于高水平技术的掌握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加强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能够加大运动员的动作幅度,提高动作的标准性、规范性,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后,能够保障在大幅度动作中不受伤,因此柔韧性训练是体能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女子摔跤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形式主要包括主动与被动两种[6]。主动形式柔韧性训练需要运动员自身完成规定动作,被动训练则需要由他人辅助完成,主要包括拉肩、压腿等,需要运动员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全面提高竞技水平。

6 结语

新时期国际上女子摔跤比赛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能是影响女子摔跤运动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新规则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耐力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加强对体能训练技巧的挖掘,在实际训练中根据新规则的要求,和女子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保障运动员训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锻炼运动员体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潜能,在训练中寻求最佳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水平。

猜你喜欢

耐力竞技体能训练
基层消防员体能训练现状研究及对策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老人与海》读后感
电竞种植记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花与竞技少女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