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2021-11-22李峥成都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备竞技体制

李峥 成都体育学院

我们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还拥有更为多样的不同地形类型,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已有的各方面整体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综合实力。当然外国也有更为先进的一些模式和系统,我们可以引进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运用。外国俱乐部的“球探”这一重要角色我认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起到了重要的关键作用。

一、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培养体制及其改进

(一)培养模式

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现在基本上是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国家培养模式。主要指“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全运会赛制和国家队长训制三者构成的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方式[1]。

第二种是社会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一定情况上受经济情况的制约,经济条件充足,相对来说会好点。学术界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模式提出如下建议: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实施市场宏观调控,健全后备人才市场法规和体系,制定后备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协调后备人才市场中各市场主体的关系[2]。

第三种模式是混合培养模式研究。这种模式包括多方面,有以教育系统为依托的模式,包括体教结合模式,小学-中学-大学培养模式,竞技体校模式,业余体校-体校-专业运动队与国家项目中心-院校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单项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这种模式体现了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符合现代社会潮流的趋势。

(二)培养体制

体制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本源和保障[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很大一部分原因受困于体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困境主要集中在:训练与竞赛体制未理顺;人才培养动力不足;市场作用未凸显;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结构紊乱,规模受限[2]。往大的一方面来说体制的局限性制约了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不能高效的培养出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以及不能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51金的最好成绩,2012年伦敦奥运会取得38金的最好境外成绩,2016年里约奥运会取得了26金的成绩,这一成绩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点。从大的趋势来看,这一成绩是在走下坡路,到2021年的日本奥运会会怎样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我们应该改变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改变背后的一些不合理体制。

(三)改进

在培养模式上面,我们应该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分区域培养。将区域分为高原地区,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进行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在这里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再下到平原地区,运动员的成绩会有显著的提高。沿海地区,沿海地区靠近海,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缺的条件来发展与水有关的运动项目。东北地区,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冬训。发达地区,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聘请优秀的教练员来全方位提高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欠发达地区,要依靠政府为主,社会带动的作用,来推动后备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模式上面,我们可以引进类似于“职业球探”这样的关键先生。“职业球探”指根据俱乐部发展需要,在比赛和训练中考察和发掘具备本运动项目天赋和潜力的适龄球员,并将其推荐进入职业俱乐部的专业人士[3]。我们可以根据项群理论来制定出培养各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所需要的重要标准,在结合“职业球探”这样的关键先生来去选材去培养。“职业球探”的职能是发掘队员,考察能力,评估潜力[3]。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基数大好多优秀的后备人才都扼杀在了摇篮里,就像一句古语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国家有优秀的后备人才不过最后都被埋没了。我们需要引进“职业球探”这样的关键先生,来为我们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做贡献。

在培养体制上面,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我们应该树立全人化的体制,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发展,不仅要发展知识,还要发展体育。为了确保运动员不因为训练比赛而荒废了学业,美国的大学普遍实行“补课制”,每个大学生选手都有一个“补课教师”,这些“补课教师”或者是高年级的学生,或者是同窗好友[5]。知识水平提高了,后备人才在学习运动项目的同时才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到本质,也可以内化,在对未来的循环培养中也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这种体制,只有全面发展了,才会有可持续的提高。

二、建议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本。所以说要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不言而喻的。要发展就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系统,从基础做起。引进类似“职业球探”这样的关键先生,分散于不同的地区,从小抓起,对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关照,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现在青少年独生子女化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这需要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推动发展,保障这些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在退役之后的再就业。从这样来看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引进类似“职业球探”的关键先生,从小就培养,全方位的培养,全人化的培养,这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退役之后不仅有专业技能,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更有自己的再就业,如果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更会保障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后备竞技体制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