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1-11-22王瑞合肥青少年体育学校

灌篮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力量速度

王瑞 合肥青少年体育学校

良好的体能素质是短跑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是否能够在短跑运动比赛当中站上领奖台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体能训练能够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指标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逐渐的提升运动员的短跑成绩。而想要切实的达到提升运动员短跑成绩,针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必须要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因而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一)生理特征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界定标准主要是依据年龄,我国规定短跑运动员的年龄在20岁以下的就称之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运动员的实际年龄需要以年末12月31号为界限,在年末之前年龄没有达到20岁的就可以参加青少年短跑运动比赛。青少年的骨钙化程度相对来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骨质疏松程度比较明显,弹性水平比较高,出现变形情况的概率比较大,在受到较强的外力作用时,青少年的骨就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基于青少骨骼的这一特点,在进行体能力量训练当中,负重水平就不能设置太高,并且在训练当中要培养学生正确姿势与良好的训练习惯。青少年身体当中的有机物含量比较高,在持续的进行发育,在进行伸展肢体训练活动时,需要同步进行力量与跳跃练习活动。

(二)心理特征

青少年的心理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是处于不断成长的状态,心理的各项指标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尤其是智力发展的速度最快,青少年的思维水平会更加宽广,思想具备独立性,能够自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心理个性化发展特征明显,语言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遇到问题时会采取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进行青少年短跑体能训练时,需要对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及平时的外在表征特点进行明确,以此来判断运动员在训练当中的实际情况,若是遇到瓶颈或难题时,要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运动员进行解决和克服,同时也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状态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促进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从而为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提升奠定基础,提供更多动力。

二、短跑运动项目基本特征及影响

短跑项目根据米数长度的不同分为多种项目,将60米、100米、4×100米、4×400米以及200米、400米的跑步项目都规划为短跑项目[1]。短跑运动项目是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段距离的位移,短跑运动对于运动员短时间内的爆发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并且爆发力要在整体短跑运动当中一直保持,因而就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出了较大的考验。在60米和100米短跑运动项目当中,运动员进行短跑时身体动能的获取主要是依靠磷酸肌酸分解,而在200米和400米这种距离比较长的短跑运动当中,运动员的动能获取是从CP和肌糖元当中同步获取,因而在实际短跑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针对运动员短跑专业项目的差异,采取适宜的训练方法。

三、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具体研究

(一)体能的基本概念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体能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体能实际情况会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的影响,运动员的体质包含体格、体能、生理机能以及适应能力等因素。体能水平在运动员日常的常规训练当中就会有所体现,体能训练的重点在于生理机能、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素质的强化。其中生理机能就是运动员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能量供应能力等。身体形态就是指运动员身体的基本形态特征,身体素质的组成内容就比较多,包括灵敏性、速度、力量、耐力以及柔韧度等等,在常规意识当中人们会认为只有身体素质是体能代表。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概述

在传统思维当中人们对于体能水平的评价比较片面和简单化,就比如当一个人能够以很轻松的状态完成几千米的跑步活动,或者在进行长时间体育运动时不会产生疲惫感,就会认为其体能水平比较高,但是这种特征只是体能当中的耐力一项水平比较优良。针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需要坚持综合性与针对性原则,运动员的体能是受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体能训练是要对运动员的优势体能进行充分发挥,对体能当中的劣势进行强化补足,从而实现各项体能指标的综合、全面提高。

(三)青少年短跑运动体能训练的具体开展

在开展青少年短跑运动时,要先对青少年的年龄、短跑专业项目特征、体能特点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对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方案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行训练时要对负荷水平进行合理的调控,不要进行过重的负荷训练,通过不同强度的训练来帮助运动员对体能短板进行有效的强化,并要培养运动员技术特长,从而让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当中能够建立优势,获取良好的成绩。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以及柔韧度和灵敏度的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在短跑运动当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非常重要,短跑最注重的就是运动员的爆发力,因而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力量训练是体能强化的基础内容,尤其是运动员下肢的力量水平需要进行重点训练强化,在训练当中要将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两个指标作为训练的主要结构[2]。具体来说在进行速度力量训练时,不能增加负重,可采取蛙跳、单腿跳、跨步跳等方式进行训练,而耐力力量的训练需要观察运动员的实际水平,来合理的增加训练的重复次数,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耐力力量逐渐提升。

2.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短跑运动进行的速度越快,应用的时间就越短,运动员的成绩也就越好,因而速度是评价运动员成绩的重要标准,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移动速度等基本的表现形式。在速度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小哑铃进行原地摆臂练习,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率。还可以在跑步的训练当中同步深化速度的强化,让两名运动员组成一组,利用牵引带来开展速度的训练,并利用地势有目的地安排上坡跑和下坡跑。通过以上几种训练方法来逐渐提高青少年的运动频率水平,实现速度的有效提升。

3.柔韧和灵敏素质训练

青少年的柔韧度训练强化,能够让短跑运动员关节灵活度提升,从而增大运动员跑步的跨度,并能够降低运动损伤问题发生概率[3]。灵敏度的强化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起跑速度,让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变得更快,动作频率就能够得以提高,从而在短跑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达到短跑速度的最高水平,缩短短跑过程的应用时间。在具体的柔韧度训练当中可以进行主动牵拉和被动牵拉的方式,通过辅助器械提高运动员的关节灵活度,也通过长时间的慢跑来练习。在具体灵敏度训练当中,由教练下达练习动作口令,让运动员快速反应并准确作出指令动作,比如运动员的急起急停,“之”字跑和变相跑都是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

四、结束语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最终目的就是持续的提高短跑水平,在比赛当中获得最佳的成绩,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可行的训练方案,为运动员各项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力量速度
行驶速度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速度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麦唛力量 (一)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孤独的力量
图侃天下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