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讲逻辑才是第一位的

2021-11-22

写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逻辑人文

高 玉

一件事情什么最重要?不同的语境和条件下,当然会有不同的回答。余华的小说《活着》告诉我们,对于人生来说,“活着”是第一位的。由此延伸开去,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可以说吃饭是第一位的,睡觉是第一位的,健康是第一位的,等等。那么,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不同的人会提出不同的第一位,比如事实是第一位的,真相是第一位的,意义是第一位的,科学精神是第一位的,等等。我并不反对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和特定的语境中提出的“第一位”,但我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包括一般性的人文表达,讲逻辑才是第一位的,这不仅是缘于理论,更是缘于现实,因为在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一般性的人文表达中,有太多的不讲逻辑,有大量不讲逻辑的文章,关键是有大量接受这种不讲逻辑的读者,不讲逻辑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第一大危害和威胁。

一、理论原因

笔者不研究逻辑学,逻辑学中的很多专业术语比如“一阶逻辑”“布尔式立场”“换质位”等我都不懂,对于诸如“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之类的演绎论证形式,我也概论模糊。但不研究逻辑和不懂逻辑术语,并不影响我们遵守逻辑,更不是我们不讲逻辑的理由。我认为,逻辑浅层次上是一种善良与真诚,通俗的表达就是“讲理”,在深层次上是一种思想方式和洞察能力。读高中时,我的数学老师讲,狗没有学逻辑,但你向远处丢一块骨头,他会走直线跑过去,说明它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小时候唱过一首歌,其中有“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词,有一次和母亲闹矛盾,母亲批评我事情做得不好,我赌气,就模仿这首歌里的词赌气说“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母亲非常生气,骂我学坏了,不讲道理了。母亲没有读过书,不会用“逻辑”这个词,也不知道什么叫“强词夺理”,但他知道说话做事要讲理,她也不知道“理”是什么,她的“理”就是善良和真诚。

不讲逻辑之人很多并不是不知道逻辑,或者说不懂逻辑,而是不诚实,缺乏善良,不诚之人和不善之人也是最不讲理之人。逻辑并不是人的发明,而是人对正常生活和正常思维的总结,所以,人有天生讲逻辑的本能,不讲逻辑反而是后天培养的。

人文社会科学表述中,逻辑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比如不能概念不清,或者偷换概念,要符合因果律,不能把不相干的仅只是时间上的前后顺序解说成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因果关系。判断要建立在充分的事实根据上,不能推理谬误等。不能自相矛盾,不能一个表述中前后矛盾,或者一段时间内思想的自相矛盾。人文表述中,事实当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不讲逻辑,事实也会变得虚幻,不讲逻辑就会罔顾事实。比如“指鹿为马”的故事,这固然是历史事实,但如果只讲这个故事本身,不讲历史背景,把故事本身绝对化、真空化,那么这个故事就是荒诞不经的,不合逻辑的。只有把这个故事放置在赵高阴谋篡夺秦二世皇位,并且时机已经成熟的历史背景下来理解它,它才是真实的,且合情理、合逻辑的。同样,“莫须有”故事是历史事实,但仅讲这个故事,小孩子都能够判断是秦桧之奸,“莫须有”不管是解释成“不须有”还是“或许有”,都是不讲逻辑,但是如果把它放置在权力斗争以及宋金交战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来理解,它就太合逻辑了,岳飞重兵在握,全民拥戴,在封建社会,这不仅是危及宋高宗皇帝地位,更是危及整个宋室地位,宋家天下是怎么来的,宋高宗比任何人都心里清楚,置岳飞于死地而心安,这就是原因,“莫须有”就是原因,合情合理。所以,秦桧和宋高宗并不是不讲逻辑,而恰恰是太讲逻辑了。今天,我们的历史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往往只讲小前提,不讲大前提,结果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变得没有逻辑或者逻辑不严密,严肃的历史变得如荒诞剧一样,历史事实被扭曲,人物也变得像小丑,反而显得不真实。

事实上,逻辑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让我们辨别真伪,识破骗局,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图像时代”,它已经成为我们判断各种信息真假的利器。当今,由于通讯工具的发达,各种信息非常多,有很多假消息。过去我们相信“有图为证”“有视频为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也可以做假,有所谓“P 图”和各种拼贴,视频也可以嫁接、电脑合成和制作。图和视频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除了通过专业技术比如电脑专家等来鉴定以外,逻辑则是最有用的工具。比如2007年陕西有一位农民声称自己在陕西发现了华南虎,并有照片为证,当时曾蒙骗了很多人,包括陕西省农业厅官员,成为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其实,这件事根本就没有那么复杂,也没必要动用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调查侦破,仅凭逻辑就可以推断出其是假的,华南虎这么大的活物,其活动范畴非常大,如果真存在野生的华南虎,应该不只有一只,在西北已经没有原始森林的前提下,人的活动触角已经无所不至,这么长时间不至于没有人见到或者看到其活动的痕迹,除非华南虎不吃不喝,否则就会留下吃喝的痕迹。

河北某大学一位副教授发表论文称其发明了一种新的编辑基因技术,被称为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曾轰动一时,甚至对中国的科研体制都提出了挑战,但从逻辑上来说可疑之处甚多。伟大的科研成果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科研积累、科研条件以及过程材料等来看,这个成果都是非常可疑的,虽然不能由此判断它就是造假。世界科学和技术每天都有奇迹产生,编辑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可能发生奇迹,但概率极低,作者拿不出过程材料自证,从逻辑上来说基本上可以判断它是假的。

如果说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因为具有偶然性还有那么一点可能性的话,那么,多少年前的“汉芯造假”通过简单的逻辑就可以判断其是造假,因为它完全违背科研规律和常识。农民种西瓜,需要种子、土地,要经过播种、育苗、开花、结果到最后成熟等过程,而“芯片”制造过程和条件远比农民种西瓜复杂,但“汉芯”却没有任何过程,没有必要的设备,最后直接造出了芯片,稍微有点科学常识以及逻辑思维的人都能够判断这是不可能的,但它却骗过了无数专家甚至院士,让人匪夷所思。其结果今天大家都知道了,它对中国的芯片制造业是巨大的打击,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还有很多“厉害了……”的事情,厉害到以致于让“美帝国主义”以及其它西方敌对势力都“吓尿了”“哭晕了”“后悔了”“害怕了”,最后来“跪求”中国,这些“厉害了”竟然让无数国人相信且血脉贲张,精神亢奋,但仅从逻辑上就可以判断这些消息是“假新闻”。看过魔术表演的人都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那么根据什么来判断事情的虚实呢?我认为,逻辑是重要的工具。“事实胜于雄辩”这固然没有错,但“事实”的真实性又是由什么保证的呢?我认为,逻辑可以说是试金石,它会让事实归位。特别是在今天假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逻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分辨和选择。假如一个人没有逻辑能力,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他就会茫然而无所适从,并且经常上当受骗。

日常生活逻辑可以无师自通,其实是在生活中学习而来的。但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则更复杂,更专业,需要教育。但今天的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逻辑教育都是严重缺失的,这是今天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大量不讲逻辑的文章,并且这种文章还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有大量的不讲逻辑的作者,同时也有大量不讲逻辑的读者,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当代教育实用主义倾向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其缺陷和弊端表现得非常明显,那就是对基础学科即文史哲的不重视,其中就包括对逻辑学的不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都缺乏系统的逻辑学习,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欠缺的问题。学生表达一个观点,写作一篇论文,特别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有些问题看似语言问题、看似材料问题,其实仔细分析都是逻辑问题或者说思想问题,思路不清其实就是逻辑混乱,论证不力其实就是逻辑不严密。很多学生,看了很多材料,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就是组织不起一篇论文,其实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够。

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如果没有逻辑能力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就会失去判断能力,其学术研究和思维过程就会是平面化的,只认表象,不能辨别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能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不能进行有效的逻辑归纳,没有综合能力,学术过程最后成了有如看电视的傻瓜行为,不用动脑筋,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做出来的成果也多是平面化的展示,材料堆积,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没有发现和独到的见解。人文社会科学之“科学”本质上是逻辑,人文社会科学如果不讲逻辑,那么它就不再是“科学”,而是“杂文”。

二、现实原因

人说话做事要讲理,哲学社会科学要讲逻辑,这当然是常识,是不用质疑的,但这个常识在当今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一再被颠覆。

比如有一位学者讲中国人月收入2000元人民币,在中国过得比美国月收入3000美元的美国人幸福,说美国人民高收入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美国为中国设计的一个陷阱。如果不是看视频,我都不敢相信这种话是真人说出来的,这不仅是反逻辑的,而且是反中国的,反常识的。我相信他是在迎合什么,或者作惊人之论以达到某种目的。但其本身不讲逻辑是显而易见的,已经不是一般性的不讲逻辑,而是逻辑无底线,相应的是道德无底线、人格无底线。首先可以问问这位学者,他每个月收入是多少,希望他过的是月收入2000 元人民币的“幸福生活”。其次,按照他这么讲,当今最好的国家和人民,也即最不“水深火热”的国家和人民应该是某个或某些落后国家。有人也许会说我引用这个材料有“断章取义”嫌疑,是脱离了其具体语境,但我认为,这种言论不管把它放在什么语境之下都是错误的。不讲逻辑最好的验证方式就是把他所说的放在他身上试一试。为了“打赏”之类的目的或者纯粹吸引人关注,也许有人会说吃屎比吃饭更好,他一定要这样说似乎也是他说话的权力。但尊重他说话权力的最好办法是言论上问他是吃饭还是吃屎,行为上让他去吃屎,而不准他吃饭。

最近又听到更离奇的言论,某学者自称也是研究社会科学的,说2020 年疫情中中国死亡的4000 多人,等于一个人也没有死,其理由是相对美国死亡20 多万人来说。“相对论”还可以这样运用,真是让人涨知识了。死1个人也是死亡,怎么死亡4000多人却等于一个人也没有死呢?这是什么逻辑?我相信没有多少中国人会接受这种歪理。说这话的人不管他表现得多么“正义”以及“良好的动机”,我认为都是“高级黑”,都是给中国人丢脸,败坏中国形象,这是明确告诉世界,中国人就是不讲理,就是颠倒黑白,就是信口雌黄。美国人如果说相对二战的死亡人数来说,2020年因新冠死亡的30多万人也等于一个人没死,美国人会有人接受吗?这位学者会接受吗?这已经不是因不讲逻辑而扭曲事实,而是不讲逻辑而否定事实了。

某著名大学有一位学者更是有很多惊人之论,比如谈论“中国制造”,说中国制造已经全面碾压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制造大国,预计在2030 年,我国的制造业将占据世界制造业总量的一半,到那时,世界制造业将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外国”。中国制造近几十年来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这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都发自内心地为我们国家在制造业上的发达,在物质上的繁荣昌盛而喜悦,但也不能膨胀到这种程度,以致于满嘴跑火车。且不说技术上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仅政治上就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性。这种格局不论从政治逻辑还是从经济逻辑上来说都是不可能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绝对不会同意,还有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们的友好国家也不会同意,这是痴人说梦。最强盛时期的美国在制造业上也没有达到碾压世界的地步,更不可能“平分”世界。这种说法往好听方面讲是表达美好愿望,往坏处说是与世界为敌,是明确把中国置于世界的对立面,是给境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对付中国“树靶子”,其危险性绝对不亚于叫嚣战争。还有所谓中美合作“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的昏话。难怪美国要与中国“脱钩”,我想中美合作如果美国想赢两次,中国也会搞“脱钩”的。这样的不讲逻辑的例子,还可以列举很多。这些文章或者演说以及存在着大量接受这种不讲逻辑的读者,说明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不讲逻辑的情况达到多么严重的程度,其危害性有多么大也可想而知。

讲理就是讲逻辑,逻辑是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日常生活表达的基本前提和核心规范,不讲逻辑就会出各种问题和笑话。当今很多荒诞之言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不讲逻辑造成的。学术研究中的很多思想性问题其实都是逻辑问题。一般来说,只要是讲逻辑也即讲理的,观念就会基本正确,事实也不会被歪曲,其作者的人品基本上就是可信的。相反,只要是不讲逻辑,观点就不会正确,事实就会被歪曲,其人格和人品也基本上是可疑的,有些甚至可用“不要脸”“无耻”这些词来形容。

预测实际上是根据现实的条件判断未来,也是一门学问。“预测”不论于个人来说还是于社会和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制定各种计划很重要的依据。生活中处处有预测,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家发展。比如国际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专家的预测,有的是“国师”级别人物的预测,但结果却和现实发展相距甚远,有的甚至错得非常离谱,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逻辑能力太弱。国际关系当然是一门学问,且是一门高深且意义非凡的学问,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包括收集资料,观察、分析和研究现实,需要大量的调查包括实地访问进行切身感受等,还需要通过特殊渠道得到的内外信息,这些当然非一般学者所能胜任。最重要的是它涉及国家发展大事,是非常严肃甚至可以说是神圣的事业,所以一般学者不能也不敢随便发表观点和看法,如果误导了决策部门,后果就太严重了。有些历史事情可以随便发表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用接受历史的验证,但预测不一样。但实际上,从那些“智库”公开发表的文章来看,涉及国家未来发展的研究根本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肃,恰恰相反,有时近于儿戏且荒唐,有些推测或预测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够看出问题,都能够看出逻辑上的不成立。

比如某学者兼编辑,经常发表影响国人可能也影响领导的时论文章,比如“递刀子”之类的观点。对于中美贸易战,他一直说不会发生,甚至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他还说不会发生。他的理由很多,其中一条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个商人,商人以利益为重,商人是没有价值观的,是不讲政治原则的,商人只讲有利可图。可是,人家明明是美国总统,按照国际惯例,他是非常标准的政治家,这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活生生的现实,可我们的专家为什么非要否定这个明显的事实呢?为什么非要把总统定位为商人呢?这在逻辑上完全说不通。特朗普的确当过商人,但他在总统职位上,作为总统,他肯定是从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决策,并且围绕着他有一大批政治家帮助和影响他决策,为什么某学者要认定他会从商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决策呢?还有一条理由就是:美国有大量的农产品等商品,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美国的农产品不卖给中国,卖给谁呢?同样,中国有大量的优质的廉价的商品,美国不买中国的又去买谁呢?简单地追问一下就知道这个理由在逻辑上不成立,美国有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比如芯片和芯片制造技术,而中国有巨大的需求,那为什么不卖给中国呢?不仅不卖,而且还严格控制。美国有很多高端与中端武器,并且到处兜售,可以卖很多钱,但为什么就不卖给中国呢?美国以中国为竞争对手,打压中国的发展,这已经是美国公开的“国策”或“战略方针”,它已经被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多年前美国搞的“亚太战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针对中国的。美国人把生命看得很重,打仗就不免会死人,但难道怕死人美国就不打仗了吗?美国已经把中国定位为长期的战略目标,难道美国会为了这区区农产品而放弃国家战略吗?外交上我们讲中美合作,经济的互惠互利,但只能说这是美好的愿望,而不是中美关系的现实根基和前提,而能否实现“合作”和“互惠互利”的目标,则是以实力作为前提的,国际关系中从来没有施舍的“合作”与“互惠互利”,只有争来的“合作”与“互惠互利”。中美关系包括贸易问题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建立在这种虚假的前提之上呢?怎么能建立在这种虚妄逻辑基础之上呢?不讲逻辑的对策研究可以说害苦了中国。

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情报,包括情报收集和信息保密。也许有很多人把我们的学者预测错误甚至离谱归罪于情报的不准确或者失误或者有限之类的。我认为,情报的确非常重要,但它主要在战术层面很有意义,而在战略层面上,一是国家战略情报属于国家核心机密,获得非常困难,二是它的意义远没有那么大。其实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情报分析,逻辑分析比情报本身更有力量。很多重大问题,完全不需要很多情报,完全可以通过公开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情报获得要通过很多途径和手段,有时还可能是假的,但逻辑分析不是机密,没有这么复杂,也不可能假。

上述逻辑问题都可以说是显性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有些比较隐性的逻辑问题则比较复杂,不容易被发现,也不被人们所重视。很多现象和问题,大家都热烈地谈论,但仔细分析,发现很多讨论从概念到判断到推理、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逻辑问题。

比如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作为目标和事实都是没有疑问的,每个正义的中国人都希望中国能够建成很多世界一流大学。但如何认识,如何定性与定位,却有很大的争议。我觉得很多争议其实是逻辑前提不明确造成的。比如“一流”的概念就没有内容规定,没有明确的定义,事实上,不同的人所说的“一流”其涵义是不同的,其具体观点不同很多都来自其定义的不同。“一流”是根据学术排名来决定,还是由官方行政决定?如果根据排名定,那么根据哪个排名定?是根据中国的排名定,还是根据外国的排名定?究竟排名多少位才是“双一流”?等等。如果由官方决定,那么又由什么部门定?又由哪一级别的部门定?这些当初启动“双一流”建设时都没有设定,也就决定了我们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双一流”结果,“双一流”建设似乎永远在过程之中。所有的关于谁是“双一流”大学和谁不是“双一流”大学的讨论都是无意义的。

对于“双一流”大学的标准也有各种讨论,作为学术研究,各种观点都应该被允许,但我认为有些讨论和观点明显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说一所大学必须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才算“一流”,这似乎是一种西方化的标准,但思维却是“帽子”数量、奖项数量、论文数量等很中国化的标准。诺贝尔奖的确是世界上公认的权威奖项,可以说是衡量科学成就的重要标准,但大家知道,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只有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以及经济学四个领域,另外两个是文化、社会奖。如果在这四个学科以诺贝尔奖作为衡量标准之一还勉强可以,但数学、哲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新闻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根本就没有诺贝尔奖,又如何以它作为衡量标准呢?有的学科比如数学、历史学、哲学还可以西方以及其它国家作为参照,可以用一种西方化的标准,但“中国语言文学”这样的学科怎么可以用西方的标准呢?虽然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也有一些包括在“汉学”之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但其整体水平和中国相距甚远,可以说,“中国语言文学”假如评世界“一流”学科,评20个的话,全在中国大陆,评50个的话,全在中国(台湾有部分可以进入),评50个以外才可能轮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学校。当然,我这个观点也可以争论,但我认为其逻辑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以诺贝尔奖为标准,岂不是大多数学科都没有资格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如果以西方大学为标准,像“中国语言文学”这样的中国学科岂不是没有资格成为“一流”学科?

有的人并不是不懂逻辑,而是出于其它目的而不讲逻辑,在表面不讲逻辑的背后有着深层的讲逻辑,这则是另外的问题。

所以,真理的第一标准是逻辑而不是事实,事实有真实的,有虚假的,但它不能通过事实本身加以识别,而在逻辑面前才会呈现出真面目,所以逻辑是事实真假的照妖镜、试金石。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思维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讲逻辑,讲逻辑的不一定是真马克思主义,但凡是不讲逻辑的一定是假马克思主义。

总之,逻辑是人文表述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灵魂,没有逻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没有灵魂的,它不仅不会有思想创见,有新的发现,而且还是歪曲事实。中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逻辑教育上是严重缺失的,这导致了大量不讲逻辑的人文社会科学专家以及接受者,这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伤害是巨大的。在这一意义上,笔者提倡学逻辑,讲逻辑,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水平,并为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逻辑人文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届编辑委员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及其限度——韦伯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意蕴
逻辑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