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ronclass网络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模式构建与研究

2021-11-22王亚利

现代英语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内容大学英语

王亚利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300)

一、引言

2018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进一步提出“要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并表示“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金课”具有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二、相关概念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线下两个教学维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即将线下教学的群体学习优势与网络个性化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有效产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理论知识、技术手段和软件应用方式等,来帮助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启发教学新思路,提高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评价模式,提升教学体验度等,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

(二)金课

“金课”建设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有三层含义,即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一定要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课,学生要“有较多的时间和思考保障”(吴岩,2018)。

三、基于Tronclass网络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模式构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作为本科院校,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金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该项目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即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考核和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拓展,旨在培养出听、说、读、写、译语言知识扎实、沟通与思辨水平高、聚焦知识与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等院校相关“金课”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实践意义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课程的建设,一方面树立了科学的课程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英语语言的学习效果不佳,出现“哑巴英语”或者是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基于Tronsclass网络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打造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也深化了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对打造英语教学师资团队,金牌课程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建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人才。通过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课程模式的先进性、互动性,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和课程考核的多元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出英语语言技能强、沟通与思辨水平高、聚焦知识与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就业难给社会造成的压力。

四、基于Tronclass网络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模式构建的路径

(一)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高阶性

“金课”建设标准中的创新性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其中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建设主要借助Tronclass网络学习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为主线。

1.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选取与学生兴趣和诉求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真正实现自主性,探究式的学习,启发教学新思路。在围绕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和话题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就国际社会热点话题材料进行阅读,在听力、口语等技能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辨、批评与阐释,以此来培养学生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文性教育的创新。为使得学生所学习的资料与时俱进,真正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选取更多的能够体现不同文化视角的材料,向学生展现多元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课程内容的高阶性

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即将学生所学知识、具备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在课程内容的高阶性上要更突出对于学生听说读基本技能的培养。授课前先将文本阅读材料和音、视频中的材料内容及问题等根据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对于较高水平的同学要求在陈述或回答问题时不仅能够表达地道流利,而且语音语调要标准,并尽可能能够运用较丰富的词汇开展对话或论辩。针对水平中等的同学,要求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来复述大意并针对部分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求对于所分配的阅读和听力材料能够讲出或听出音、视频材料大意并能够用材料中的话语来复述大意并对于配套的习题做出正确选择。通过细化课程内容难易程度,以学生为中心逐步提升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立体化

《大学英语》课程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将线下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探索“课内+课外”立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下教学:适当加大课堂内容及任务的难度,发掘学生兴趣点所在,鼓励其坚持学习突破自我,凭借语言优势迈入其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如:新闻界、艺术界等,这正体现了“金课”标准中的“挑战度”;根据计划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分组讨论,针对部分学生作答给出反馈;课堂作业,现场抽查分析讲解。

线上教学:建立Tronclass动态网络平台,就重要的阅读、写作、词汇、翻译等策略与技巧进行系统讲解,并提供一些生动趣味性的微课视频,各类阅读,听力材料和习题等。就部分热门话题发起讨论,人人参与不受限制,全程参与,运用所学知识或课堂中所训练的知识结构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线点评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每位学生完成在线作业,教师可针对每个同学所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详细的意见和评语,实现学习结果的“个性化”反馈;在网络平台上传多样化的教学补充材料,要求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线查询资料并进行思索,协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体验。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的构建既体现了“金课”建设标准中创新性所包含的“先进性和互动性”,又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个性化”的反馈,使得线下的学习具有持续性和时效性。同时在线下教学中,通过适当调整文本,音、视频内容难度,并引导学生借助语言优势坚持学习,敢于突破自我进行跨学科学习。

(三)课程考核的多元化

《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平时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具体应包含出勤、课堂纪律、作业、在线自主学习及测验等过程性评价内容。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平时考核50%+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计算方法:考勤10%+课堂笔记30%+作业40%+听说读写课堂测试20%

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评促学,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的网络化

将《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学习指南、推荐书目介绍上传Tronclass网络平台,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掌握课程重难点,扩充知识,增长见识;上传相关模块PPT,使得学生能够随时查漏补缺,做好笔记,巩固知识;以模块为单位建设课程试题库,帮助学生提升实战演练能力;拍摄并上传系列微课进行知识技能讲解演练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帮助学生将课内课外知识技能深度结合,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五、结语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作为英语教师应尽快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筑造“金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内容大学英语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