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探索

2021-11-21解放军985医院原济南军区联勤部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分组基础

解放军985医院 原济南军区联勤部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引言

DRG的医保支付方式,在“控制成本、降低费用、保证质量、讲究效益”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加大医院的成本管理,对成本进行核算,加大医疗行为的规范性,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医疗改革进入了深水期,“以药补医”的机制被打破,药品加成模式已经在全国的范围内被取消,DRG的医保支付方式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1]。此种方式不仅对医疗器械加价问题实施了限制,还让公立医院走上转型的道路。引导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型,向着质量效益型的方向延伸,从粗放管理向着服务效率的方向延伸,从医院发展建设向着扩大分配的方向实施延伸,以此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增强服务的效率,提升相关人员的待遇标准。医保付费模式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升内部成本管理水平,满足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使用信息化技术,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2]。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术语不统一,临床路径质控不到位,病案监管机制不足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DRG支付方式改革下的医院成本核算将如何强化顶层政策设计,如何在“控制成本、降低费用、保证质量、讲究效益”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医疗成本进行控制,就成为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二、DRG支付方式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所谓的DRG付费方式,就是在住院患者的基础上,加大诊断与主要操作建设,之后,就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或者是住院的天数、医疗资源的使用现状、其他的诊断内容等对这些患者实施科学的分组。这个时候,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小组的内容不同点和标准,分析不一样的打包付费方式[3]。从另外一个视角看,DRG付费标准属于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并且复杂性较大。不仅需要保证分组的精确性,还需要根据权限实施科学的预算。在每一个成本核算的环节当中,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

三、基于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与探索路径

(一)DRG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实施路径

XX地区,属于DRG试点地区之一。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的时候,医院上传病案数量已经达到了22.08万份之多。其中,已经入组病案例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8.2万份。在考核之后,入组的成功率也达到了82.43%的水平。接下来,可以看到,DRG结算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13.46万份,组数达到了839组的数量,标准结算金额达到了20.73亿元。之后,可以发现,DRG运行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①流程改造的相关内容;②数据采集分组的相关内容;③平台校验的相关内容;④模拟结算的相关内容。然而,DRG分组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三个基本工具的参考。这三个基本工具分别是ICD-10和CCDT、CCHI。

第一,院内准备工作。从一定的程度上看,DRG收付费改革体现了很强的复杂、专业、特殊、精确性。医院使用DRG支付方式的时候,需要先提高宣传的力度,从本质上掌握DRG支付方式的主要原理,并针对相关的内容实施有效的优化和升级。之后,需要在科学理念的基础上与DRG省级平台等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增强数据的传输与及时性,为DRG支付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数据采集分组。从实践的视角看,为了保证DRG分组的精确性,那么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在住院病案首页或者是附页的基础上填报质量。主要是结合“出院主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的相关内容,对疾病实施合理的细化,并根据分组制定科学的DRG支付改革路径。

第三,DRG分组平台校验。关疾病分组需要相关的人员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结合数据规范,制定统一的CCHI编码。在平台当中,一旦可以得到有效的匹配之后,就可以进行之后的支付状态了。如果出现不能匹配或者是不成功的状态,那么就可以出现原路退回的状态。

(二)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成效

第一,可以进一步优化医院的成本管理体系,增强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从目前的形势看,不少医院使用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分摊项目成本核算的方式,在这样没有标准的基础上,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不精确。DRG支付方式是在耗材的基础上,制定病种组,以此来降低额外的引导消费。

第二,可以促进医院综合改革,满足控制费用的建设效果。也就是说,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满足各个方面财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优化结算的结构,满足现代化的建设路径。

第三,可以提高医疗行为可比性,实现医疗服务的良好产出。也就是说需要从DRG的视角上,构建对应的临床路径,弥补绩效考核当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将真实的医疗数据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

第四,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透明化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DRG属于一种打包付费的建设方式,可以根据不一样的疾病组,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付费方式。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保持信息的对称性,加大对有效的监督。

第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优化医院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DRG支付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还可以提高效率,达到针对性治疗的的。但是,如果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那么就需要降低就医成本,优化结构。

(三)DRG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中的局限性

第一,从DRG收付费改革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之后,不少医院的宣传力度不足,对DRG收付方式的了解程度偏低,在统一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全员的参与度不高,本土化的语言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DRG收付费的方式,需要根据小组的方式,针对病种,对DRG的相关内容实施科学的划分。另外,还需要在精细化的基础上,认识到不同并发症的收费组合项目。在这样的形势下,医生就可以让“小病”变“大病”,那么还是无法保证DRG收付费推广的力度。

第三,DRG收付费的方式需要结合临床的路径实施有效的定制,并向着多元化的建设方向实施延伸。可以看到,病种临床路径质控出现了不合理或者是不到位的问题,这个时候,安全性无法保证,另外收取费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第四,从另外一个建设视角看,在传统的理念下,如果按照项目收费,新技术和新产品能使客户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使用DRG付费的方式,就会在标准成本技术实施分解,降低了医生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技术的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就会失去一定的意义。

(四)DRG收付费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需要相关的部门在DRG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定期举行大型的培训措施,并提高相关人员的使用星狂,完善本地的CCHI 编码库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与国家标准的对接,达到“两码合一”的境界。

第二,需要医生在认真的基础上,填写病例,并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另外,还需要加大病案质控审核,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第三,DRG收付费改革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在临床路径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疾病发病机制,向着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实施延伸。另外,还需要定期的评估,保证闭环的管理方式,规范诊断的行为和诊疗流程。

第四,DRG收付费改革需要根据病种内涵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满足病种成本核算的建设路径需求,提高绩效考核的力度,完成病种成本核算的转化。加快新技术的申报审批流程,满足患者日益增长需要,为下一步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五,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构建备用分组器,一旦出现系统问题,就需要保证结算的实时性。构建应急工作小组,加大协同联动性,满足现代化的发展和审核需求。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地反馈给医院,让医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并达到协调发展的主要境界。进一步构建风险应急机制,满足应急的发展需求。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设过程中,医院成本核算也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在信息化建设规范标准中,务实成本核算基础,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满足统一口径的发展需求。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相关疾病诊断的治疗操作流程。缩短住院时长,控制资源的使用。将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完善对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严格实施标准临床路径,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改进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营运能力与管理效率。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共同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分组基础
高校成本核算现状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分组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