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2021-11-21全龙七

对外经贸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能型市场营销实训

全龙七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必须构建符合社会技能型人才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的特征

(一)以市场为导向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因此,其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开展。这样才能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以能力为本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注重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与融合,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必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以专业技术能力为重托培养各方面综合素质,否则难以达到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以实训为关键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中,应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只是通过理论教学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而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好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以企业为伙伴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协助和支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有在学校课堂环境中的学习,又要有企业生产现场环境中的训练。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好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学研产训结合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特征

(一)职业岗位具体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围绕着职业岗位要求而开展。可以说,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决定专业课程的内容,专业课程要与相应的职业岗位相融合。市场营销职业岗位根据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市场营销大类岗位和销售大类岗位,市场营销大类再可细分为市场调研类和营销策划类,销售大类再可细分为产品销售类和客户服务类。岗位与企业营销业务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养目标明确

首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其次,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自身特点,即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应用性是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营销问题。技能型是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市场营销工作中常用的技能。

(三)实践教学为主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之一,其教学理念就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导。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可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至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应采用模拟仿真模式,创造真实的营销情境,以此提高学习的实战性和趣味性。总体而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模拟仿真与营销实战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课程体系完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包含四大类课程,即高教通用课程、营销职业通用课程、营销职业岗位课程和营销职业拓展课程等。高教通用课程是高职各专业通用,但是在教学时可适当赋予专业教育的特色;营销职业通用课程也可称之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可结合营销岗位典型工作场景,设置典型实训项目;营销职业岗位课程也可称之为专业核心课程,全面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营销职业拓展课程的设置,以拓展学生视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

三、服务外包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征

(一)服务外包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的、非核心的IT 业务和基于IT 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外部的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新一轮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中国开始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服务外包中心。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包品牌发展报告2019》显示,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扩张至近万亿元人民币,稳居第二大服务外包承接国。

2020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中国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7022.7 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12113.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13.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9738.9 亿元,执行额730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和11.4%。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就业和创业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服务外包是吸纳大学生创业的蓄水池。截至2020年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达1290.9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819.3 万人,占63.5%。2020年,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19 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69.2 万人,占比达到58.2%。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新渠道。

(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面对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政府部门、高校、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机构等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全方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受训人员超过200 万人,为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目前,高职院校是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来源。

(三)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面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联网思维与学习能力,了解服务外包职业文化,具有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专业的服务外包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服务外包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服务外包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清晰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属于人才成长路径中的“职业人”培养阶段,培养规格的重点结合服务外包职业岗位要求,开展人才的动机、特质、自我认知、社会角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职业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健康人”和“社会人”,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

3.人才培养路径多样化

人才培养路径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实施。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训教学的开展。高职院校要围绕“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构建“政校行企共建、协同育人共赢”的多元合作长效机制,“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合力推进阐教融合式专业建设。

4.人才评价体系多元化

人才评价与人才培养之间具有互动关系,人才培养要根据人才评价的标准开展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的结果反过来会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改进。服务外包人才的评价体系的实施从四个层面开展实施,即分层评价指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式、分段式评价内容,通过立体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人才成长。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趋向

专业人才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一方面,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较大。由于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相互脱节,其培养出的人才业务能力与企业服务外包项目的业务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至此可造成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复合型人才的缺口较大。服务外包企业普遍缺少既具备外语、专业技术,又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急需引进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营销人才。有鉴于此,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 号)提出“培养一批中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目标,提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途径加强具备复合型知识能力体系的中高端实用人才。

(二)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多元化综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以典型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脉络,科学规划学生成长路径,阶梯式设计培养课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可分为高校通用课程、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等四个模块。高校通用课程方面,可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操作、外语、礼仪等课程;专业课程除了BPO(业务流程外包)运营管理等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之外,可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金融等课程;职业岗位课程方面,可开设物流外包实训、电子商务外包项目实训、呼叫中心业务实训、金融外包项目实训、BPO 数据处理综合实训等;职业拓展课程方面,可开设欧美日韩企业文化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外企业文化,了解海外发包方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2.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服务外包加强流程化管理这一特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对有些专业课程可采用“流程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来安排课程的教和学,培育学生“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熟悉了解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要求。例如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课程教学中,按照企业人事招聘的六大环节来设计教学过程。

此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构建创新型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充分调动以市场为基本的导向,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就业机会和良性的学习机制。就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校企合作的模式十分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方向性选择和基础能力的拓展。同时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十分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和实际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构建创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能力进行分阶段、有计划地结合,在形式上循序渐进,教学的内容同步深入,取得更好的实践知识践行效果。

高职院校与企业可采取的典型的校企合作方式有专业共建、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共建、师资互聘互动、课程共建、企业大学共建、引企入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

4.构建项目导向式实训体系

项目导向式实训是指在项目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单位开展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

在专业教学环节,通过设计适合职业岗位的虚拟项目,培养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在校内综合实训环节,通过项目实训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顶岗实习环节,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施,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工作场所知识,不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5.注重创新创业式社会实践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强化技能培养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的市场敏感度与创新意识。同时,要注重建设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一是完善“创业第二课堂”,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开展各种学生创业教育主题活动,如创业大讲堂、创业大赛等。二是打造创业实践体系,采用实践与培训一体化的创业实践体系,通过创业模拟实训、讲师培训,辅导和发展创业幼苗。

6.组建跨界型“双师”师资队伍

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首先专任教师必须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要求教师具备多个领域的广博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跨专业教学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技能型服务外包人才,要求专任教师不仅具备教师的职业特性,还要具备企业工程师、工匠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技能型市场营销实训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