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学校体育健康管理模式探究

2021-11-21高修鹏郑州师范学院王慧慧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小学

灌篮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体育教师

高修鹏 郑州师范学院 王慧慧 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小学

一般来说,体育锻炼习惯指的是青少年利用长效化的练习获得的固定的自动的身体活动方式,不必借助外在的督促与个人意志的建设。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稳定性、后天性、指向性等特点,对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障体育健康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在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当中,家庭对青少年的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及时引导青少年养成热爱体育锻炼、崇尚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然而在当今现代化社会当中,很多学生家长对体育锻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得到保障,其他方面都并不重要,导致青少年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不坚定、不明确,身体素质不断下滑,不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此外,很多家长自己也并没有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做不到以身作则,对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起不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在课业、学习的重压之下,很少有青少年还能分出精力进行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工作,锻炼习惯养成较慢,不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1]。此外,青少年周围同伴的影响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当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导致习惯养成工作陷入困境。

(三)个人因素

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道路各有不同,其身体素质与锻炼基础也各不相同,学校体育课程当中很难根据每个青少年的实际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锻炼习惯养成方案,体育锻炼专业程度较低,还可能出现伤病问题或安全风险,对保障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具有不利影响。

二、现阶段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健康管理重视不足

在进行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学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学校为了保障学生的升学率,更加重视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文化课程的资源倾斜更多,为体育课程分配的课时有限,不利于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进步。另外,还有些文化课程教师为了加快授课进度,占用了体育课程的课时,导致青少年的日常锻炼时间不断缩短,对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都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体育健康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体育教师与健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保障青少年的锻炼习惯培养,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很多中小学当中,体育教师与健康管理人员并未进行过系统的运动学、营养学以及健康理论培训,对领域前沿的技术知识涉及也较少,在课堂当中很难根据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与调整,不利于对青少年实现更加有效的体育健康管理。

(三)锻炼基础较为欠缺

由于体育锻炼相较于其他教育工作来说,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然而在很多学校当中,体育锻炼基础设施由于养护工作不完善或资金投入较为欠缺,导致无法满足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与健康管理的需求,很多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强行使用更会产生安全风险与隐患,对青少年体育健康的有效提升造成了限制[2]。

三、优化学校体育健康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完善体育健康管理制度

要提升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首先要完善体育健康相关管理制度。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与体育部门进行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对目前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现状作出评估,并针对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根源上使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当对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管,派出工作小组对辖区内各学校体育锻炼开展情况与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并评估,对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的学校和单位进行问责,使各学校不断提高对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和进步。另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当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知识进行科普和宣传,使社会上形成重视运动、崇尚运动的良好风气并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

(二)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学校在对体育教师与体育健康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标准和规范的制订过程当中,应当对应聘者的运动能力、教学经验以及体育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量,筛选出适合本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水平实现良好发展。在体育教师正式上岗前,校方还应当针对本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学校的体育教学纲领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向体育教师进行介绍,使体育教师能够根据学校基本信息制订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升体育教师对本校体育教学的适应程度,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进步,同时也保障学生运动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3]。学校还应当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与体育管理过程当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总结,并定期聘请相关体育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利用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使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工作得到更加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引导,促进学校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体育教师也应当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升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对体育健康领域前沿的先进技术与思想观念进行研究并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进行不断调整,既能够使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程度得到提高,还能够降低体育教学与健康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与隐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锻炼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障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提高的物质基础。因此学校应当提高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从教育经费当中拨出专款,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负责,针对学校建设的实际情况与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基础设施进行修建,使体育健康教学与管理工作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与前提,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另外,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还应当组织专业队伍定期对校园当中的体育锻炼基础设施进行保养,对老旧设施进行及时更新和换代,对破损设施进行维修,降低设施使用过程当中产生安全事故或隐患的可能性,提升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障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过程当中的人身安全。

(四)强化理论知识讲授

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并没有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而是直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这种做法无法使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科学性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很难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导致在锻炼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伤病问题或安全隐患[4]。教师在进行体育项目锻炼实践教学之前,应当针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进行细致的理论内容讲授,让青少年学生对运动体育常识具备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更加健康,杜绝安全事故与伤病问题对学生身体的不良影响。

(五)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体育健康管理和教育模式当中,学生可能由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导致对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的兴趣与积极性有限,使学校进行的体育健康管理工作效果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学校与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力求促进学生参与锻炼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在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将学生分为几个竞争小组,而仅仅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体育教育,既无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青少年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也形成了打击。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体育小组,并针对不同体育小组制订相对不同的锻炼任务,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使学生之间形成较为健康的竞争氛围,有效培育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促使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有效提高。

(六)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

家长的看法和影响对养成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和学校应当与青少年学生家长进行定期沟通和协调,对体育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明确,使家长扭转自己对体育锻炼和教学工作的偏见,提升对青少年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带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不断提高。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园内的锻炼情况和身体成长状态,并依托专业的健康学知识和体育学知识与家长一同制订出具备差异化和可行性的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家校共育原则,在学校和家庭当中对体育健康管理方案进行遵循,养成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有效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体系当中,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健康管理制度、教育人员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理论知识讲授、改变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同时也促进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锻炼
新发现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