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路径

2021-11-21傅得胜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15期
关键词:革新田径考核

傅得胜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在现今社会环境中,随着构建体育强国的发展理念得到了全面推广,促使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社会大众和教育领域的重视。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方向分析可知,田径运动作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落实健康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育革新中要对整体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创新。其中,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课程设计创新的基础内容,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田径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田径课程作为培育优秀体育人才的基础内容,在提出全新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践课程的建设改革逐渐成为探索的重难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分析发现,田径运动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虽然在教育体制革新下提出了较为成熟的改革方案,但从整体角度来看依旧没有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且涌现出了较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定位不明确

虽然教育领域开始重视田径教学课程的建设革新,但在实践推广中大都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整体工作更为重视田径运动的动作要领和错误解析,且没有在实践教学指导期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或差别化的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在田径课堂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田径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致使学生发展和田径课程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参与田径运动所追求的趣味性、娱乐性、专业性等逐渐被忽视,他们很难在田径训练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最终降低了整体教学实施效果。

(二)教育考核不完善

考核评价体系作为田径课程教学革新的重要内容,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整体考核评价体系缺少科学性和完善性,相关标准设计的并不明确,因此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完善。根据实践教学案例显示,传统田径教育考核体系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只从考试成绩入手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了评估,并没有系统了解学生的努力水平、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情况。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极大地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上存在的差异,不仅打击了学生积极锻炼的自信心,还阻碍了实践教育革新的发展步伐。

(三)基础设施不达标

场地器材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和教育指导的前提条件,相关基础设施同样也是强化学生运动意识的有效保障。但从当前田径教学课程建设情况发现,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田径教学的招生数量开始持续上升,原本所构建的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与这一发展趋势产生了冲突,同时大部分基础设施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田径教学所需的各项设备,在应用期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难为技能训练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在教育革新中,田径教学必须要从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入手,持续优化田径课程的建设改革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技能学习和课程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二、如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做好田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全新理念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目标对田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注重与时俱进逐渐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限制,并在实践教学期间不断融合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性,以此在改善田径教学模式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训练兴趣。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充分展现田径运动和教学的健身作用,确保所培育的优秀人才具备优秀的体育精神和运动技能[1]。为了在田径教学期间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理念所产生的问题,必须要全面掌握教育革新的相关要求和形式,积极选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引导学生全身心发展看作主要宗旨,这样不仅能有效推进田径运动项目,还可以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展现出积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会逐渐形成自主锻炼意识,积极参与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并在实践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此让田径运动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优化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模式

第一,体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确保他们拥有自主训练、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使他们在教学指导期间充分展现个人优势和特色,并在积极参与多样化田径运动中接受更多的知识和形式。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2]。第二,教师要在课程建设和教育革新中展现自身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可以在规范引导和动作示范中,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和理论知识,并多为他们创造自主训练和互动交流的环节,促使他们在感受田径运动独特乐趣的同时,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和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第三,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指导期间增强所选技术方法的多样性和先进性,保障每次教学都拥有全新的视角和知识,学习借鉴国内外运动教育累积经验和案例,将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应用到实践课程中,以此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比如说,大部分女生不喜欢长跑运动,为了激发她们自主参与训练的热情,教师可以将长跑运动改变成跟随音乐伴奏的跑步训练,并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同等负荷条件下体会到精神的振奋,并达到实际预想的锻炼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长跑运动并不会感到疲倦和厌烦,相反可以在产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运动技能。第四,注重丰富田径教学形式和内容,凸显出田径课程的多样化。比如说,在课堂教学期间增加徒步、攀岩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同时在训练期间转变田径运动的竞赛形式,就像改变激励物品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想要挑战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体质和能力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持续强化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广全新运动项目时,必须要保障运动场地和学生的健康安全。

(三)融合大众元素,优化教学内容

现如今,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具备参与田径运动的热情,主要是受传统单一化田径教学模式所影响,认为在课堂中只会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学习训练,整体训练形式非常枯燥乏味,且不利于自身的能力成长。虽然教师可以利用转变教学方法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依旧无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训练中。面对这一现象,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指导期间融入大众健身元素,并根据丰富多变的田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3]。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大众健身中提出的暴走、健身走等运动形式设计运动活动,促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暴走动作要领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关训练,由此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渐养成田径运动的锻炼习惯。

(四)结合实际情况,改善评价机制

在田径教学改革中,教学考核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摆脱传统应试理念的限制,必须要根据现代教育要求提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中,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指导原则,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内容得到全面培养,并根据教育革新要求持续优化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注重创新实践考核标准,确保其在实践教育推广中具有高效性、针对性、合理性等特征,以此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他们的田径运动素养和综合能力。比如说,在健康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体育教师提出对现有考核机制进行完善,开始运用课堂成绩和期末考试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其中课堂成绩占据40%,期末成绩占据60%,以此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田径运动的同时,对于后续教育指导有明确认识[4]。另外,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教师开始利用智能手机所提供的计步功能完成日常考核,要求学生统一下载记录步数的App,并根据教育学习平台保障每位学生都可以完成每天走一万步的教学任务。这一内容不仅能作为实践考核依据融入评价体系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田径运动训练,促使田径教学可以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设计建设田径教学课程时,要遵守时代发展规律和新课改要求,真正明确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涌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对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促使田径教学工作真正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学模式的限制,开始从实践教学角度入手提出全新的实现教学路径。通过系统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田径教学规律,优先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逐步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提出规范且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在充分调动自主探究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在实践训练中强化自身的运动技能和专业素养,以此提升实践田径教学的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革新田径考核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计数:田径小能手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的革新构建
复旧运转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