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供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11-21甘肃水务平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2期
关键词:供水部门责任

甘肃水务平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供水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环节,实施起来也较为烦琐,需要企业的相关管理者以及负责全面预算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目前,供水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体现在四个不同层面,包含了管理保障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执行和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提高供水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与实力,进而促进供水企业的发展。

一、供水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第一,在管理保障方面,供水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立项报告,对整体目标做出规划,要明确工作内容,并且需要制定科学化的程序。

第二,在全面预算管理内容方面,企业应该把相关的工作详细地分配给对应的部门及人员,当数据等方面的工作上出现问题时,就能够把具体的责任明确在所分配的每一个人身上,避免在企业内部之间出现推诿责任的恶劣现象。

第三,供水企业通常都有负责专门进行预算调查的部门,当经营过程中出现预算问题时,就能够对企业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和调查,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比较模糊,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有效调查。

第四,供水企业在绩效考评目标方面,主要把经营收入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忽略成本费用以及其他经营指标的考核,如供水漏损率、水费回收率等,如果完成所预期的计划后,将绩效归纳于营收部门,并给予相应奖励。

二、供水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少健全的制度及组织机构

由于供水企业都是老国有企业,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都不够完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全面预算的实行产生了阻滞作用。一方面,由于供水企业缺乏相关执行的机构,导致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无法把各项制度都落实在基层人员之中,工作缺乏严谨性;另一方面,供水企业也缺乏相关的审批制度,虽然建立了相关框架,但流于表面。因此主要管理部门不能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题。

(二)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内容

从供水企业进行责任划分的角度来看,一般企业会直接将预算管理的责任大部分都归于财务部门,而忽视了企业其他部门的责任。但其实,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其他的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都非常密切。如果没有构建出相应的责任制度,就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作用。另外,从制度的方面说,供水企业一般会对企业进行整体的财务预算,而缺少了对生产预算、人力资源以及投融资等其他方面的预算。

(三)缺乏相关执行制度

一方面,供水企业负责人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企业缺乏执行相关的跟踪制度,这样就会导致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中,供水企业不能够及时找出问题,一般都是在发现问题后才开始进行调查,如此一来,就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当最后的结果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部门间就有可能推脱责任,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缺乏评估制度,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则是,企业针对不同阶段中的全面预算,不能及时进行评估,不能明确找出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错误,也就无法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

(四)缺乏科学的考核计划

首先,在供水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常常针对员工个人实行相应考核,其中,很多都只是对营收部门的员工来开展的,而对其他部门的人员则不采取考核,缺乏科学性;其次,也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在公司完成所规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后,仅仅给予相应人员的绩效方面的奖赏,如果没有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则给予对应的惩处,这样的做法缺乏科学合理性。

(五)供水企业缺乏全面预算专业人才

对供水企业而言,一般都承担着较为巨大的社会责任,其本身的生存就关系着方方面面,所以大部分的供水企业都是由国家直接进行管控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供水企业中的并购和重组的节奏加快,导致供水企业缺乏许多高层次的预算管理人才作为核心力量。在部分供水公司中,往往直接把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交付给财务部门,不能够根据不同的部门特点来进行预算的编制,导致执行的最终成果不尽人意,更直接影响了供水企业不能完全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系统性以及优化配置的作用,不仅降低了供水企业内部的管控水平,还对企业的资源造成多余的耗费。

三、解决供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相关对策

(一)完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在完善相关决策机构的基础上,创建工作机构以及执行机构,这样能够提升供水企业的预算工作的效率。其次,需要建立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针对每一个细节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并进行改进,要找到适合企业本身、能够推动其发展的管理制度,才可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最后,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使其能够进行科学化的预测工作,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

(二)完善预算管理内容

首先,要严格进行责任划分,将责任落实到各责任中心,同时也要把具体责任落实到员工,以此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其次,要把完善的重点放在企业结构的整体化调整,将供水企业生产中的定期清查应收应付款项以及调整内部结构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提高市场适销产品产量,做好经营预算。还要重视降本增效,做好成本预算,将成本费用定额标准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完善,对于非生产中产生的费用支出,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并且要对人工成本预算进行科学化的安排,对营业成本所进行的预算数据与收入预算的数据要有一定联系,相互匹配,使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降低,并且,企业也要对相关资产等方面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消化;最后,需要把重点放在经济回报上,提前就要做好投资方面的预算,要贯彻将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科学地确定投资方向,合理评估财务承受能力以及预算的界限,做好资金保障方面的安排。

(三)完善预算管理执行制度

在对供水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的跟踪机制,对企业内部不同环节和流程都进行科学化且高效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汇报。如果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较为完善,跟踪管理人员则要全程记录实施的部门、人员以及效果,将相应的资料进行储存,便于之后进行查找,并且,需要建立评估制度,在进行评估的整个过程中,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总结,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要提供相应的措施或是建议,如果问题较为严重,就必须要上报给管理人员;最后,还要建立由经营管理部门牵头财务、规划发展、工程管理、人资等职能部门全力配合的联运工作机制。要将供水企业内部的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融资预算、采购预算以及财务预算等多种预算融合在一起,对所有员工、全要素、全部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强化,将人、财、物全部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四)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

首先,供水企业需要建立全员考核的制度,所包含的对象是全体员工,这样就能整体上来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在构建预算管理相关的考核制度过程里,需要建立科学化的考核标准,例如日常工作中的管理细节是否配合等,然后用评分的形式来体现出最后的整体绩效的成果。其次,在绩效考核的评估出最后结果时,要对员工制定科学化的奖惩制度,通过这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还能从侧面约束其不良行为,进而推动了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化实行。

(五)提高员工素质,优化用工制度

员工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其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原因及方法。首先,要对不同员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批次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其次,在企业内部要大力营造出全员参与的良好文化氛围,让供水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对企业整体的预算管理体系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样在具体实施措施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进行。最后,通过预算管理,优化和完善企业的用工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能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带来的益处,从而有效推动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与实施。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在供水企业中,不仅需要针对现存的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并且还要重视风险防范,做好资金预算。要将资金支出的相关标准进行更精细化,对资金支出的预算进行更严格的管控,如果没有被纳入预算的资金,原则上不得进行开支,除此之外,预算管理机构需要定期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及预算偏差形成的原因并进行绩效管理和经济评价,以有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猜你喜欢

供水部门责任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责任(四)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