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控问题研究

2021-11-21天津商业大学

财会学习 2021年2期
关键词:集权分权企业财务

天津商业大学

引言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经营过程中,财务管控占据着关键的地位。财务管控涉及的内容较多,综合作用较强,是国有企业管控中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更加深入,国有企业要适应混改的环境,对自身的财务管控制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研究出最佳的财务管控制度等,最终达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持续经营与发展的目标。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控模式的类型

(一)财务管控集权体制

财务管控集权体制的特点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控层次划分较为简单,财务管控对象的范围扩大,其中国有企业中的主公司主要负责各种财务管控措施和政策的制定,而子公司只需要服从主公司制定的对应财务管控的政策,进一步将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控活动在集权体制下得到了统一,进而使财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助力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总的来说,在国有企业中实施财务管控集权体制,可以将企业中各个业务部门和单位在总部管控和指挥下按照规定的计划来进行,促进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财务管控分权体制

财务管控分权体制指的是在国有企业中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各自把控财务管控红线的机制,也就是使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分权与集权的和谐统一。在财务管控分权体制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主公司主要是向分公司给予经济效益分配的权力,缓解主公司在财务经济管控过程中的压力。在财务分权管控的背景下,促进子公司自身的财务管控,达到促进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目的。

(三)财务管控集权分权融合体制

财务管控集权分权融合体制,指的是将集权体制与分权体制融合的一种财务管控体制,这是因为仅仅是一种集权体制或者是分权的体制会严重地影响国有企业自身在财务经营管控中的发展,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提出的要求或者是不能促进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国有企业财务的管控过程中,实施集权分权融合的体制,可以最大化的促进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促进主公司与分公司在财务管控工作中的积极性,进而降低了国有企业在经营管控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混改后国有企业财务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水平不统一

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不同国有企业的财务管控中关于财务制度与会计审核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既要促进国有自身的经营与发展,还要促进企业适应混改的环境,再者还要促进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之间的经济效益等,进而使得财务制度的管控较为混乱。而且在混改后国有企业内部的会计审核过程中,社会资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隐藏了一些利润和故意亏损的情况,进而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会计中的审核制度不完善以及在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存在的粗略手法,而非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工作,进而使得企业的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不统一的现象,最终抑制了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与经营。

(二)经营理念不同导致财务管控出现偏差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所有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在国有企业的经营中,最基础的就是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于社会资本来说,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收益,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所参与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而国有企业的发展观念是从自身企业的利益出发,进而社会资本不愿意遵循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使得在经营管控的过程中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当前的国有企业中缺乏对应的市场开拓意识和竞争意识,与原先的财务管控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进而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能按照规定的方向和目标来进行,导致国有企业的发展效率低下,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

(三)目标多元化无法实现财务协同效应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组成中在原始国有资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资本,也就是由一个主体变为了两个主体,因而之前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控制度是由国有资本来进行控制与管控,但是现在是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来进行财务的管控工作。在财务管控的工作过程中,有着诸多的目标,既要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资本的经济效益提高,同时还要使得国有企业能够适应混改的背景并展开对应的财务管控创新工作。目标的多元化,使得国有企业在财务管控的过程中不能精准的组织财务管控工作,无法进一步实现财务的协同发展,最终抑制了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国有资产安全存在隐患

国有企业在自身的资产管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其中,关于资产的法律法规、内控机制较少,缺乏对资产管控的监管,对于资产管控的制度较为落后,权责没有明确的划分,监督管控的人员较少,进而使得对资产管控的监督力度较弱。再者是对于资产的经营管控较弱,效益过低,在管控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工资分配上,管控人员和普通职员的工资,同工不同酬,没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地降低了企业自身的业绩和经济效益,制约了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与经营。

三、混改后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的完善对策

(一)协调财务管控目标,统一相关财务制度

在混改后的国有企业中,要将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行融合,也就是将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中的目标进行整合,将财务管控与国有企业中的会计核算进行融合与管控,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就是建立统一、规范化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在此制度中,既包括了会计的政策、核算、档案、关于投资方面的情况成本费用管理的制度以及关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等的制度,在国有企业中,所有的子公司要与主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相统一,进而便于展开对财务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财务管控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来制定出科学合理化的财务管控制度,在财务管控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根据制定的财务管控制度来进行,进而提高财务管控工作的准确度,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资金管控体系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有着独特的理解,因而使得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控理念存在差别,进而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其中,在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首先是要完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的重要作用,加强董事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增加监事会的独立性,进而使得董事能够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建议。再者是,逐步的改进与完善科学合理化的内部控制流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建立起企业的控制框架结构,并且还要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对干部领导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对企业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做好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地配置资金。

(三)强化全面预算管控,科学设定考核目标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中,要加强对预算的管控工作,及时对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中资金进行提前的预算,进而能够准确地掌握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其中,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上下部结合、分层分解”的原则来制定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控工作,借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来进行预算,可以是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最关键的是设定科学的考核目标,加强对结算审查的考核与绩效审计的考核,其中预算的绩效要与薪资、员工的福利以及职位挂钩,建立末位淘汰的机制,进一步的提高预算的工作效率。

(四)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在国有企业的资产管控中,缺乏对资产的监管力度,对资产管控的制度较为落后,进一步地制约着资产的安全。因而,就需要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力度。其中,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控队伍,定期定时对国有企业中的资产进行监管和管控,进一步的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业绩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其中,要提高财务人员中的政治站位,坚守自己的底线绝对不可以因为私心而随意地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国有企业中财务工作的准确实施。

结语

在混合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加大对自身财务管控工作中的重视程度,根据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可以从协调财务管控目标,统一相关财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资金管控体系,强化全面预算管控,科学设定考核目标以及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来实现对国有企业中财务管控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进而来提高国有企业中的活力,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环境,最终促进自身的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集权分权企业财务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权与增长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苏共对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的背离与嬗变
市场化进程、财政分权与收入差距
集权与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