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打专项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2021-11-21李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技战术教练员

李明

(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武术管理中心武术散打队 江苏南京 210033)

散打运动为两个人在特定的条件下,根据相关规则对摔、打、踢等手段进行利用,从而展开的一种身体会产生直接接触的具有对抗性质的竞技体育项目.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因此运动员经常出现一些运动损伤情况,这对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均具有一定的影响[1]。因此,选取科学及合理的措施预防散打专项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1 散打专项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1 训练手段较为陈旧

若散打运动员并未在专项训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其肌肉及神经的兴奋性并不高,从而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会稍显迟钝,具体反映为其机体会产生韧带伸展性不够及身体协调性相对较差和肌肉发力不足等现象,这样极易导致散打运动员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情况[2]。此外,还有可能是由于运动员并未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例如今日训练内容主要为练习腿法,但是在展开准备活动时,运动员却仅对手腕及腰部重点进行了活动,而腿部并未得到充分活动,在接下来的腿部训练中,极易导致其腿部产生运动损伤情况。

另外,散打属于一项对抗性较强且具有较多技术动作的运动项目,因此该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需要充分对其中的运动要领有所认知。如果运动员对某一动作要领并不具有充分的认知,那么该运动员在对该动作展开运用时,极易出现发力部位错误或者力量不合适、击打部位不准确或者发力角度不对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其做出违反运动力学原理及肌能特点和身体结构的动作,这就极易导致其出现运动损伤情况。

1.2 训练方法不科学

目前,部分教练员仅关注到技战术训练,并未真正地重视到体能训练,从而导致散打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方法较为单一及比较陈旧,在训练该运动项目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柔韧及耐力时,依然停留在一些传统项目上,如长短跑、折返跑、哑铃及杠铃等,并不具有创新意识。因此,极易导致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期间出现抗拒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受伤的可能性加大,且落后的训练手段也没有办法提升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3]。与此同时,部分教练员极为盲目地加大运动员的训练量,过于追求练习次数及成绩等,极有可能导致运动员的身体产生负担过重现象,从而出现意外伤害。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选择学习散打,其中绝大多数为第一次接受该项运动,其中部分成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且大多数青少年还处于身心发育并不完善的阶段,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对其进行指导过程中,结合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对各种科学的训练方式展开应用,要将“因材施教、因人施策”这一基本原则把握好,需要先对其展开身体素质训练,再对其实施技战术培养。由于绝大多数初学者反应相对比较迟钝、肌肉力量弹性较差、稳定性以及关节灵活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果在对其进行训练过程中选用与成年人或者具有一定身体素质基础的人同样的训练方法,那么极易导致其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情况[4]。

1.3 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自我保护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运动员在长期训练及比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具有极强的专项性。如运动员被击中倒地时,第一反应并不应该是用手臂去支撑地面,其第一反应应该是用其背部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防止意外情况出现。结合散打这一运动项目的实际对抗过程中来看,被对手击中或击伤均为比较常见的事情,然而即便是如此常见的事情也有多数运动员并未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很难形成相应的反应;此外,在进行对抗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有运动员出现“打红了眼”的现象,这时其会分泌出较多的肾上腺素,从而其身体上的疼痛感会有所减弱,随着疼痛感的不断减弱,其自我保护意识也会逐渐消失,上述现象均会导致运动损伤情况出现。高强度及短时间为散打对抗的主要特点,因此,散打运动员不管是在比赛中,还是在日常进行专项训练中,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可以取得极佳的训练效果及良好的比赛成绩[5]。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情绪低落且注意力并不集中,则极易出现速度下降、距离感变差、动作不到位、反应变慢等情况,导致其训练效果变差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受到损伤的可能性。散打运动员出现情绪低落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包含心理、环境和疾病等。

1.4 带伤训练

部分运动员由于对该项运动的热爱,经常会出现受伤后并未痊愈便带伤进行训练的情况,还有部分运动员即使其身体处在极为疲惫的状态下,依然选择参加训练。散打这一项运动是双方运动员对技战术如进攻、攻守等进行运用的一项运动,对运动员的精力、体力的要求均较高。若运动员在带伤或者身体较为疲惫的情况下展开强度较高的训练是极其危险的。在进行训练期间,其身体素质水平会逐渐出现下降现象,从而无法承受对于其以往正常状态下可以承受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运动员身体产生损伤的概率,还有可能会导致运动员原本的伤病产生加重迹象,身体处于疲惫状态下的运动员也极有可能会导致其身体某一个部位出现慢性损伤情况[6]。

2 预防散打专项训练运动损伤的主要措施

2.1 运用科学训练手段

教练员为散打运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核心,因此教练员需要充分对该项运动中的动作、技法等具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熟练对相关动作的重点讲解,并将正确的动作姿势展示给运动员。另外,教练员还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接受能力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解,并把握好“循序渐进”及“因材施教”等一系列基本原则,对科学且系统的训练计划进行制订,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日常教学:(1)将每日训练课前的准备活动及课后放松活动制定好,要与当天训练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冬季需要将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的时间适当延长;(2)教练员在对技术进行讲解时要尽最大努力做到清楚且全面、正确且详细,另外在进行训练期间要不断将运动员存在问题的动作指出来,并将正确的动作向其告知,在进行技术练习时需要注意对运动员进行保护;(3)体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注意训练的方式方法,结合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及特点为运动员制定有效且科学的体能训练内容。此外,教练员还需加强创新意识,对原有的体能训练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运动员出现抵触体能训练的心理。同时,教练员还应该对运动员开展一些较为简单的运动心理学、康复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指导,促使其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既可以更好地应用技战术,还可以更好地对自我进行保护。另外,教练员还应该注意对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武德”教育,有意识地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其意志品质。

2.2 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教练员、运动员均需要强化对散打训练相关内容的研究,并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展开学习。其中,教练员作为核心,应该具备更高的理论知识水平。目前,多数教练员自身的技战术水平相对较高,但其理论知识水平及教学水平并不够高。教练员不光要确保其散打专项技术过硬,还需要积极对力学、康复学、运动训练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将散打视作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单纯地将其视为一门技术。教练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及理念,另外还需积极进行创新,并且持续对体能、战术等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如教练员在对动作相关内容展开教学时,需要运用力学相关知识;而在对组合动作进行教学时,则可以选择对三维图像进行利用,从而将连贯动作向运动员更好地展示出来;在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小游戏对运动员展开训练。而运动员不但需要对技战术相关动作有所掌握,还应该充分对其应用方式及理念进行熟练掌握,因此应对相关理论知识展开学习。如对力学相关知识学习,则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发力;在对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运动员更容易判断出对手意图;对康复学相关知识学习时,运动员则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出现损伤情况等。

2.3 对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培养

教练员在长期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方式对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培养,也就是说教练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运动员反复对某一动作展开应急方面的训练,如对接腿摔这一动作展开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在其不断摔倒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对其提出要求,如含胸和收腹,以及将背部着地等动作,这属于对条件反射进行建立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教练员需要将训练的各种内容及特点与康复学和解剖学进行结合,促使学生对易受伤部位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向其告知注意事项及保护方法。

2.4 增强身体素质

若散打运动员想要避免伤病,最重要的便是需要拥有极佳的身体素质,其中主要包括柔韧、速度等一系列素质。提升速度及力量等素质可有效避免损伤情况产生,这就需要运动员除了需要进行比赛和日常训练外,还需要坚持不懈且科学地锻炼,并将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养成。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均为散打运动中极易遭到伤害的部位,因此在日常训练期间,运动员需要对上述极易受到损伤的部位加强锻炼,从而避免受到损伤。

3 结语

若想在散打专项训练过程中减少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就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并深刻认识到在训练过程中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将运动损伤的原因找出来,从而对科学且合理的训练手段及预防方案进行制定,帮助运动员避免运动损伤,从而提高其训练水平及效果。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技战术教练员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乒乓球俱乐部教练执教能力的研究及建议①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