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探究

2021-11-21李婷婷韦冰霞

当代旅游 2021年29期
关键词:左江活态花山

邹 妮 李婷婷 韦冰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崇左 532200

引言

自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其知名度和关注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18年3月,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组成文旅部后,文旅融合成为促进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新方向标。此后,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花山岩画旅游业发展。本研究聚焦当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以花山岩画景区工作人员,崇左市区、龙州、宁明等地居民和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与传播、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及景区旅游发展的路径。

一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相关研究现状

左江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具有历史独特性和文化传承性。

自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以来,国内不少学者聚焦花山岩画的传播途径展开研究。但目前为止,仅有少量几篇论文提及左江花山岩画的活态传承和传播途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晓翠的《后申遗时代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该学者分析了申遗成功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传承和保护措施[1];农日东的《后申遗时代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指出当前左江花山岩画保护存在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力度不够、保护与开发缺乏重点项目支撑、保护与开发手段落后方式单一、活态保护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申遗成功后应该进一步做好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2]。上述研究均关注到当前左江花山岩画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申遗时代如何加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合理开发其文化资源。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集中在开发花山岩画旅游资源上,少有文旅融合背景下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的研究。反映了当前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与旅游元素开发等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这对促进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活态传承与传播十分不利。

二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存在问题

项目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当前左江花山岩画活态传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访谈。其中,面对面访谈82人,发放问卷88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调研发现,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与传播、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代表性传承人稀缺,传承队伍紧缺

左江花山岩画自申遗成功以来虽引起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力度仍然很低。主要在于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才的匮乏,使得文化传播的张力不足。项目组对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2020年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与花山岩画文化有关的省级项目有2项,市级项目有2项,县级项目有3项,无国家级项目。当前县级项目与传承人情况不容乐观,且已有两名传承人去世,目前暂无新的传承人接替前人的工作。

由于左江花山岩画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过去一般只有在花山区域世代生活的居民才对花山岩画的文化有所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潮流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坚守在花山岩画文化传承与传播岗位的一般是年长者,很多年轻人外出谋生,导致花山岩画文化未能切实做到代代相传。

(二)宣传力度低,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受限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虽在崇左市内或广西区内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广西之外,公众对于左江花山岩画的了解程度还是不够。大多省外游客仅限于通过央视的《国宝档案》《魅力中国城》等相关节目了解到左江花山岩画。在对12名游客的访谈中发现,从网络媒体方面了解到花山岩画的人数为5人,这表明花山岩画文化在现代媒体宣传方面做得还有欠缺。且网络上有关花山岩画文化研究的文献较少、专业性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辐射圈,从而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花山岩画景区,阻碍了花山岩画文化的传播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重视的是7名受访游客表示当前花山岩画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大,在南宁等人流量较大的城市有关花山岩画的海报和宣传视频较少,多半通过他人讲述或其它媒介才了解到花山岩画文化。

(三)多元性文化输出少,文化传播途径单一

受访的12名游客中,7名游客表示在观赏岩画时能感受到来自花山岩画文化的神秘,但5名游客仍觉得文化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当前花山岩画景区主要采取“解说员说,游客听”的方式,未能开发新式的文化传播途径,且未能充分挖掘岩画的历史内涵,部分讲解的故事是杜撰出来的。游客从解说员的介绍中所了解的花山岩画文化较少。此外相关部门和景区也未能积极联络附近民族特色村落,共同开发打造文旅融合新方式、融入新兴文旅元素、创设多样化的民族体验活动来加深游客对花山岩画文化的体验感。所以许多游客对花山岩画及花山岩画文化的体验感并不深,导致花山岩画文化传承与传播出现窘境。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多重内容结构未完善

当前花山岩画景区周边仍未完善旅游文化体验设备设施,旅游产品结构较单一,可供游客收藏和纪念的物品偏少。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除较出名的骆越王红糖作为特色产品出售和几套民族服饰免费试穿体验外,少有其它特色产品吸引游客。花山岩画人物纪念品贴纸、钥匙扣、花山图形纪念服饰和手工制作品等商品款式不新颖、数量少,直接反映出花山旅游产品的稀缺。并且,“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结构内容还未建设完善,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导致游客基本偏向一日游模式。游客游玩停留时间短,消费比例投入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花山岩画景区旅游产品的滞销,抑制了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未能带动游客进一步探索花山岩画文化及赴周边相关旅游景点旅游。

三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与传播对策

(一)加强文化传承理念,构建花山岩画文化校园传承体系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所处区域有数所高校扎根于此,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优势,鼓励高校各专业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培养研究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的跨学科、跨专业队伍。如外语专业致力于研究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的译介与对外传播;音乐舞蹈专业编排有关花山岩画文化的歌舞元素;美术专业联合计算机专业一同设计花山岩画元素,并利用相关技术让这些元素“动”起来;旅游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把花山岩画文化元素与市场相对接,打响文创品牌知名度。同时,增设与开展一些有关花山岩画的课程与活动,比如制作花山岩画图形手工艺品,临摹花山岩画图案;在班会课、艺术课等课程里向学生讲解花山岩画文化等,使学生受到花山岩画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二)完善文化传承传播体系,落实文化传承奖励机制

各部门应引导当地居民投入到花山岩画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中。加强与花山岩画景区周边居民的合作,共同发掘花山岩画文化旅游元素。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文化传承人等级评定制度和津贴制度。可以对花山景区居民实施文化传承奖励,制定文化传承人的等级评定,参照不同等级给予每月金额不等的津贴,给予照顾。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旅游集团公司可以为年纪较大的传承人免费体检,设立养老基金,办理保险等等。解决传承人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保护和传承花山岩画文化的积极性和延续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基础设施。在岩画景点建设休息区,缓解游客旅途中的疲劳。此外,景区要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每日定点定时增加来往的车辆,方便游客出行;在景区周围,应尽量完善景区路线网,建立简洁明了的路标,指引游客前行方向。同时,应引入更多具有花山岩画特色的文化建筑设施,如“骆越文化酒店”“花山餐馆”,力争为游客打造环境优美且极具文化氛围的便利场所。除此之外,应尽量满足游客游玩需求;创立民族文化体验室,增设摄像馆,民族文化商业街。同时,设置有奖活动方式,吸引游客亲身体验花山拳和花山舞蹈,对表现突出的游客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在游客游玩后,可前往花山民族文化讨论交流馆,将自己的游玩经历感受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以此方式更进一步促进景区与游客的互动以及花山岩画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传播。

(四)创新文化宣传方式,加大文化内外传播与保护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式应与时俱进。联合开展旅游营销,塑造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对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活动[3]。当地文旅局或花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可开创花山岩画的公众号、网站、抖音号,同时加大拍摄设备的投入,以及后期处理技术的支持。此外,联合花山岩画周围景区,如太平古城、德天瀑布、明仕田园等,形成左江流域文化旅游区。

此外,还可利用3D技术还原和展现花山岩画的图案,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岩画保护技术和研究方法创新花山岩画文化宣传方式,如法国在岩画解释上的理论和假说,意大利的国家公园岩画管理模式,非洲和南美洲尊重岩画当地民族文化、积极促使当地居民参与到岩画保护当中的措施等[4]。

(五)创新开发文化活动,推进花山岩画旅游产品开发

政府和景区等各部门应切实开发并创新文化的活态传承方式,打破传统的文化传播结构单一的局限,挖掘民族乡村特色文化,打造文旅融合内涵[5]。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的民族文化特色,号召游客亲身体验独具文化特色的篝火晚会、祭祀大典以及学习花山舞蹈、花山拳等活动;举办青蛙舞、铜鼓文化、天琴弹奏、民族歌曲对唱等体验活动来加强游客对文化的自觉性和传承性,促进文化活起来。同时,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方式提供花山拳、花山舞蹈以及居民对歌的视频影像,使游客深入了解花山岩画文化信息。此外,加强文化的多元性和新兴性,将壮族师公舞、扶绥白鹭舞、天等打榔舞相结合,促进文化相互融会贯通,打造活态的特色舞蹈。在融入美食、服饰、工艺纪念品等花山岩画文化元素的同时,结合江州草席、扶绥酸粥、宁明县糖泡酒等文化元素,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游客感受到壮族独特文化,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六)改变收费方式,优化价格策略

要促进花山岩画文化进一步传承与传播,要吸引足够多的人前来探索与研究这传承千年的文化。景区相关部门应改变现有的收费方式,制订更为合理的价格营销策略。可以通过赠送旅客精美花山玩偶、钥匙扣等纪念品吸引游客。在船票出售方面,实行签到积分制。当积分达到一定分数时,可兑换精美小吃、商品消费券等。此外,对于学生、老人、社会团体等人数较多时,在不影响景区利益前提下,采取时间差价和团体优惠价策略,调整船票价格区间,避免客源流失,提升游客满意度,最大限度提升人们对于左江花山岩画的关注度。

四 结语

文化,只有在“活着”的状态下,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文化与旅游融合互促发展是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6]。将左江花山岩画旅游开发与文化活态传承相融合,才能使文化更具独特性、传承性。通过对当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传播与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代表性传承人稀缺、民众参与度低、文化传承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低、文化对外传播与保护方式受限、多元性文化输出少、文化传播途径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可以从加强文化传承理念、构建花山岩画文化校园传承体系、完善文化传承传播体系、落实文化传承奖励机制、创新文化宣传方式方面着手,加大文化内外传播与保护、创新开发文化活动,推进花山岩画旅游产品开发、改变收费方式,优化价格策略等改进措施。在研究过程中,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崇左市广西花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部分资深学者以及左江花山岩画景区的部分游客提供了大力支持,使本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在此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左江活态花山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这儿真美
“五花山”的由来
木棉花英雄花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悠悠左江情
魅力左江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广西左江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