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探讨

2021-11-14于东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课程思政融合

【摘要】高职声乐教学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需要将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但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怎样将思政引入高职声乐教学的课堂,怎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挥思政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进行认真的思考。本文就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的关系,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声乐教学;融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80-03

【本文著录格式】于东霞.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80-82.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进步。基于课程思政的声乐教学,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一直以来高职声乐教学都遵循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职业素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声乐教学要与思政联系起来,使教学与思政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在原有的声乐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合思政的内容加以改革和创新,使声乐教学实现真正的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的有机关系

课程思政这个理念的提出,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课堂教学中思政并行的要求。课程思政正如其名所言,是指在所有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让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更要教学生做人,正所谓“教书育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声乐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更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思政与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育人目标前提下,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和“声乐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在声乐教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正需要基于课程思政下的声乐教学。以往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职业素养,这是高职声乐教学应实现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目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的“育人目标”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职业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紧密结合的,尤其在当今社会,高职声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把“思政”真正地融入声乐教学,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为此,基于课程思政下的声乐教学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客观分析现有声乐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教书育人所做出的指示。但在声乐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论在教师观念还是实际教学等各方面都还没有真正地做到以课程思政为前提,将思政融入教学。这其中,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一)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教师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任何教学改革的实施都与教师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教学改革的效果也与教师的观念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当教师真正地理解课程思政,懂得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引起充分的重视,进而展开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才能真正地做好课程思政下的声乐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课程思政引起重视,或者仍然有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存在偏差,思想认识不够高,没有把思政和声乐教学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实施 ,究其原因往往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因为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通常是以传授学生演唱的技能、技巧为主,虽然有的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但多数没有把这一任务提到一个足够的高度。随着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后,面对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部分老师便会产生不重视、不适应的各种问题,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仍然保留着以往的教学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继续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下的声乐教学改革。

(二)教师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与教师的素养密不可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文化素养、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课堂沟通、组织等多种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业务能力强,但文化素养不够,不善于挖掘授课内容中的思政要点。有的教师课堂组织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也有的教师欠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善于将课程思政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傳递出来,从而使教学欠缺趣味性、感染力等。这些不同情况都会影响到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效果,而只有教师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课程思政生搬硬套、急于求成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是要通过课程思政一点一滴地影响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课程思政也不是生硬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通过教学,发觉教学内容中的思政要点,并通过思想沟通,使学生逐步受到积极的影响,产生教育所特有的“润物无声”的效果。但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常常会生搬硬套的将课程思政中的政治思想囫囵地传授给学生,将思政内容简单堆砌,不注重教学艺术,不注重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只关注了“思政”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学的艺术性,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为了思政而思政,将政治思想教育生硬地搬入课堂,这样的思政教学枯燥乏味,自然不会为学生所接受,也不能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还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因此,只有针对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调整,不断探究、不断完善,才能使课程思政发挥积极的效果。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想做好课程思政,首先要从观念上着手,思想观念的陈旧,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实施。然而,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件易事,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存着观念陈旧的问题。一些教师会认为,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就是传授学生演唱技能的课程,教会学生演唱,使学生具备职业能力是主要的目的,加入思政占用了授课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有的教师认为思政就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学习的内容,在声乐课堂上不适用等。这些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教师对课程思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懂得思政与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也不了解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要求。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要加强宣传与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程思政,了解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观念上逐步引起重视,明确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意义,明确课程思政的教育特点,懂得作为新时代教师应该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融入课程思政,让思政引领自己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使老师对课程思政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知。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综合的素养,比如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具备把控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渊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甚至涉及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等。这些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定期学习的方式,从思想上、方法上进行提升,使教师在政治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学院也可以经常性地组织课程思政的教学观摩,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学赛讲,通过竞赛的方式,营造教学氛围,通过互相观摩学习,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出优秀的思政课程作为教学典范,在教师中进行推广学习等。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综合教学能力,才能有效的促进课程思政的实施,真正地发挥思政在教学中的育人作用。

(三)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教师用心设计,认真挖掘作品的思政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思政内容融入声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

首先,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备课,仔细研究每一堂课的思政要点,提取出授课内容中可以融入教学的思政内容。有些作品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比如《红梅赞》《铁道游击队》《十送红军》等作品,本身就含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教师就应在备课时,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明确其中的教育意义,整理出教学中可以传递给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也有些作品的教育意义,需要教师通过解读,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感悟。比如《美丽家园》《一抹夕阳》《父亲》等作品,教师就需要带着学生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通过作品讲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或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感悟等,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的认知、审美等各方面受到积极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下功夫,做好充足的准备,使教学中的思政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感染力、有说服力。

其次,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教师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要秉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思政的引入变得不再枯燥乏味,避免了课堂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生搬硬套,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理解力、感悟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运用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出课堂上的思政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思考作品传达给听众的思想,思考从中要领悟的哲理和意义。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作品主题思想,对作品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的理解和感悟。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前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挖掘作品的中心思想,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感官上加深对作品的了解以及情感上的体验。当然,专业课上的思政教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也可以在课堂上专门安排一个时间段落,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等各方面进行思政教育,在教学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政”提升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而是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等,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需要这样全面的素养。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细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才,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总之,课程思政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将枯燥的思政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味、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教育。

四、结束语

基于课程思政的声乐教学改革,是高职声乐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任务。基于课程思政下的声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不断提升素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只有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尝试,才能逐渐将思政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思政,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利娟.道德内化在《声乐》课程德育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2(2).

[2]贺丹,冯家慧.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谫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

[3]赵茜.浅谈中职声乐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J].戏剧之家,2015(22).

[4]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8-12-25.

[5]赵雪.课程思政导向下高校声乐课堂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J].艺术鉴赏,2018(10).

[6]李昕桐.“摄影美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9(9).

作者简介:于東霞(1974-),女 ,河北,研究方向为声乐。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课程思政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