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宣村彝族“哑巴节”原生态舞蹈调查

2021-11-14赵全胜

戏剧之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哑巴原生态彝族

梁 越,赵全胜

(大理大学 云南 大理 671000)

一、七宣村彝族“哑巴节”起源

在云南省祥云县禾甸镇七宣村,有一个历代相传的传统节日“哑巴节”,包含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彝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在滇西的彝族中有着强烈的凝聚力,是民族心理特征的外化,是彝族“万物有灵”原始崇拜传统文化的承袭,是彝族千百年来特有的民族文化积淀。

关于“哑巴节”的起源有说可追溯到夏商周时代,但笔者未发现可靠的学术史料记载。相传,在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灾害,兵荒马乱,少数几户人家迁居到现在的七宣。随着人口增多,人们生活更加艰难,多数人还染上了疾病。村里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哑女,为了帮助村民生活,到寨子外面四处乞讨、求医求药。一天,哑女乞讨回来的路上在村外的龙潭边(现在的龙王庙)休息,沉睡了过去。女孩的心地和行为感动了龙王,龙王决定纳她为妃子,帮助村民渡过难关。时间一晃八年过去了,哑女为龙王生儿育女,神奇的是自己能说话了,可她还是忘记不了生活艰难的七宣人民,龙王允许她每年的正月初八带着自己的子女回村探亲,同时也为七宣带来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从此,七宣人民的生活好转起来,灾病也少了。为了纪念龙王和善良的哑女,七宣村民便把每年正月初八定为“哑巴节”,以示纪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表达了人们追求真善美,崇善尚德的美好祈愿,因此一直被老百姓视为“哑巴节”的起源。

2019年12月,笔者来到了七宣村彝族哑巴文化传习所。因政府有意将七宣村打造成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村,当天是七宣村建成特色民族文化村的第一天。组织的活动相当于每年正月初八“哑巴节”的一个小缩影,将“哑巴节”当天所有的环节都进行了简化调整,在保持原有节日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让来参加活动的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哑巴文化”,传播推崇七宣彝族“哑巴节”蕴含的精神文化。活动开始,恭迎“大哑巴”出山,出山地点为后山龙王庙,一路上游客队伍浩浩汤汤,围绕在哑巴队伍的两侧,在“三请三唱”后哑巴队伍在毕摩老者的引领下到达了传习所。仪式活动开始,主持人作简要介绍,顺序依次为:

毕摩老者队(约10人)(祭祀仪式、祭祀哑女)

《措么得拓》(跳哑巴)

《姆得馁》(跳祖鼓)

彝族传统歌曲《阿达》

老毕摩哼唱(用彝语介绍七宣村)

《左脚舞》(彝族打歌,传统少数民族舞蹈)

整个活动流程大约进行了一个小时,从七个表演的程式中,可以感受到彝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展示的服饰、道具、彩绘都具有十分浓烈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色彩,自然崇拜的痕迹贯穿每个环节。

二、七宣村彝族“哑巴节”原生态舞蹈的基本形态

“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①七宣村彝族“哑巴节”的核心艺术形式就是原生态舞蹈的表现,无论是表演者的服装、道具还是音乐,都始终体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充分还原自然性,感受原生态舞蹈的淳朴与美好,塑造出大山深处七宣彝族人民的质朴、勤劳与勇敢,“激动一切人类”。夸张有力的动作,对答式的彝族调子,将所有人带进同一个情感世界,在舞蹈信息的传播下,再现“哑巴节”的美好传说,于此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七宣村“哑巴节”在传承过程中保留了其相对完整的原生态面貌。原生态舞蹈《措么得拓》(跳哑巴),描述的是人们农耕劳作,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通过歌舞的形式演绎出来。“跳哑巴”的队伍由一个大哑巴、若干中哑巴、扮神牛者、耕田老者组成。“跳哑巴”中的动作都是源于打歌的动作,是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大哑巴手拿小研臼和研臼棒,边敲边跳,迈着大开大合的步伐,轻快潇洒,粗犷有力。男性中哑巴手持芦笙,唱着彝族调子,脚下三步一颠、左右跳转,轻快潇洒,热情奔放。女性中哑巴手中拿舂,演示舂米的动作,配合肩、腰、手的自然摆动,边舞边以问答的方式男女对调子:“起床了,太阳出来了,背柴了,烧火做饭了”。这是传统的彝族调子,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声音,未经修饰,原始淳朴,具有感染力。过半,扮神牛者,耕田老农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持鞭杆,高卷裤脚,边“耕田”边以问答形式唱起了“节气歌”:“什么时节雨水多?正月立春雨水多。什么时节是春分?二月惊蛰到春分。什么时节是清明?三月清明是谷雨。什么时节是立夏?四月立夏是小满……”唱节气歌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误农时,要搞好农事安排,并为来年祈求五谷丰登,耕田老农边挥鞭边念:“老牛虽吃老稻草,种下五谷看收成,一箩谷子两箩米,吃不完来穿不尽。”舞场上讲吉利话的老者摇响铜铃,铃停,高声称颂:“六畜满圈,五谷满仓,金银满库做枕头。吃不完像高山,喝不完如大海。养得儿子满村庄,养得姑娘满四方。”耕田完毕,女性中哑巴手上做插秧的动作出场,上身一仰一合,脚下以“二拍”节奏前后交替,男性中哑巴挑秧担,男女搭配。“跳哑巴”整个过程是欢快愉悦的,再现丰收的场景,代表丰收的喜悦。

著名彝族舞蹈《姆的馁》,又叫跳祖鼓。在表演时,大哑巴双手拿祖鼓(用于辟邪),男性中哑巴头戴傩面具,女性中哑巴手持羊皮鼓、鼓棒。男性中哑巴表演时,手部的动作基本都是抗击、抵御和防范,以此表现出彝族男子勇敢威武的一面,脚下都是七拍或十二拍的步伐,跟随音乐变化,调整步伐,充分展示彝族男子的英勇气魄。女性中哑巴出场时,手持羊皮鼓,脚下是八拍的打跳动作,边敲边跳。舞蹈时,都要讲吉利话,这些调子原本都是平常生活中说的话语,后编成曲做成了调子,大致为:“吃不完,穿不完像高山;喝不完的像泉水;养的牛羊关满圈;挣得金银做枕头”。跳祖鼓是彝族“哑巴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世代的彝族人民为了对本族祖先、本族文化的崇敬,把祖鼓当做通天地灵界的法器。因为大营人民相信世间万物有灵气,通过跳祖鼓,愉悦鼓魂,即可为客人驱走疲乏与劳顿。跳祖鼓是五谷丰登、平安好运的象征,编导就是以服装道具、舞蹈动作、音乐背景、人体彩绘的简单原生态性来展示彝族哑巴文化的神秘与厚重,是丰富的彝族文化的最集中体现。这也是该舞蹈与其他舞蹈的不同之处,以文化艺术形态的原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来体现彝族哑巴文化,是舞蹈《姆的馁》的基本宗旨。

“哑巴节”是由“跳哑巴舞”演变发展而来的,“哑巴节”的核心就是“跳哑巴舞”。当然现在的“哑巴节”当天也有许多其他彝族传统节目表演,也有从周围村子里自发表演的其他舞蹈,一般有白族、彝族、苗族以及傈僳族等少数民族舞蹈。

三、七宣村彝族“哑巴节”的现状及思考

七宣村彝族“哑巴节”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当地彝族村民信奉它能带来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能让全村村民避邪免灾,清吉平安。“哑巴舞”以歌舞的形式将平时农耕劳作,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进行艺术化、舞蹈化加工创作,使人们精神上产生共鸣,互生情感。然而,“哑巴舞”也告诫人们不能忘记美好生活与劳动汗水永远不能分开的道理,更不能忘记给彝家带来幸福的祖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不断交错呈现,传统文化节庆也不由自主地不断演变,因此,今天的七宣村彝族“哑巴节”已不再是传说中的传统,有加工演变的色彩,也有特殊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被采访者所说:

“今天旅游团的游客反响不错,觉得我们的‘哑巴节’非常有趣,很有特点,如果以后有旅游团到我们这里来,都会举行这样的演出,这也是为了宣传‘哑巴节’和‘哑巴文化’,让大山外面更多的人了解到它,也是为了增加村里的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每年正月初八的‘哑巴节’,游客、商人还有当地政府的人都有很多,都是来参加感受‘哑巴节’的,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村民们也非常热情的接待。”②

当然,任何文化形态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留下不同的烙印。

原生态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不断充实着民族文化的内容,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神秘而古老的“哑巴节”逐渐被人们熟知,也不断在演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原生态的活动内容始终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在不改变其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为其带来经济效益。这也是七宣彝族“哑巴节”内在生命力展现所在,是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哑巴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传递。“哑巴节”新的传播方式,正在与时代的文化发展融合,对传统文化既是坚守,又是发展。

注释:

①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5-168.

②2019年12月1日采访于祥云县大营七宣村,访谈对象:L男士.

猜你喜欢

哑巴原生态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哑巴狗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原生态静宁苹果
哑巴老师(三)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留守的哑巴等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