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动画电影陌生化与成人化探索

2021-11-14徐笑迎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成人化陌生化哪吒

徐笑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8)

一、故事内容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艺术思潮,陌生化理论同样可以为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理论依据。很多动画制作者在创作时会把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换一种方式呈现,换一个思路表达,从而在陌生化中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这就是对陌生化理论的自觉运用。

谈起陌生化就不得不从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说起,此片自上映以来就给国内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3 年,动画片《哪吒传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观众们对哪吒丸子头红肚兜的形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仿佛在宣告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此片依旧保留了哪吒丸子头的设计,但是在外表上则与之前的形象大相径庭。影片中的哪吒说不上可爱或正气,反而是一副“恶人”的外表,但这与导演的主题相契合。导演以偏见这一容易让人产生共情的话题,让本就很熟悉的内容有了不一样的新东西,那就是给观众陌生感,打破观众常规的想法,并且加入人命天定这一背景,使影片中的哪吒与龙太子不再是以往电影中的死敌,这正是导演通过对经典形象的重新构建,重新定义受众们对刻板印象的认识,这样一来,反而能刺激观众产生不一样的认知。这种创新正是将动画电影陌生化的巧妙之处。这种创新不光能改变人们的认识,并且更容易将导演的想法以及想表达的内涵传递给银幕前的观众。

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的陌生化,不单单是重新改写故事,而是把故事的内涵重新提炼,让人们从熟悉的故事情节中找到新的精神内核,观众在观赏时也会有全新的体验。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沉浸到内容中,并且将自身代入进去,让精神暂时脱离我们的“身体”。因为在动画电影中,一切都是不受限制的,可以实现的,只要符合片子的设定,那就是合理的,但这也是人们在现实世界所不能体验的。动画电影的世界可以比电影更宽广,这时套入陌生化之后的故事内容,那么作品就不会仅仅以少儿为主要受众群体了,陌生化所带来的不光是陌生的内容,更是将导演的生活体验、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以及导演所要表达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和体悟通过这种不一样的形式传达给观众。这时,动画将不仅仅是动画了,它上升到了电影的层次,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所要传达的那种对不公和偏见的不服输;又如《姜子牙》中以人为本,对神或天命冷漠对待生命的批判。这已然超越了这么多年来动画电影低龄化的层次,而且改变了大众所熟悉的故事情节,可以重新勾起受众对故事的好奇心,达到可以引起观众思考、学习的层面。这些作品亦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无论是内容创新还是拍摄技法,无论是角色创新还是叙事手段,都凸显了这个时代对动画电影的要求。陌生化的出现正是各方面创新所共同得出的结论——思维模式的创新,这是目前动画电影发展的最大突破口。要实现电影陌生化,就必须在各方面发展陌生化的可行之道,不管是剧情、角色、还是主题思想都要以独具匠心的方式展现出来,要综合整个创作团队的经验,进行全新创作。

陌生化在动画中的运用使动画成为启发、警醒、启示人类的表达方式,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生活的世界和存在的问题等,也从中找到我们自身生存和生命的意义。“陌生化”的方式使我们从既定的规则和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开拓我们的思维,增强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

二、故事内容成人化

在国产动画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大家都忽视了故事内容成人化的问题,依旧把受众定位在幼龄人群,而这一时期的外国电影已经开始实行分级制了,像《恶童》《红辣椒》这一类的作品也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这是社会处于极大变化时期所带来的对人性对社会必然的反思。但是,近20 年来,我国的动画电影都被成年人嗤之以鼻,“你们这个年纪的人还看动画片吗?”这一句话想必许多人都有所耳闻。这种偏见直接限制了动画从业者的热情,我们的动画电影被这一时期的长辈们所漠视,他们觉得动画电影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摒弃。但这种艺术形式更能直接地表达社会存在以及各种对世界的反思,因为动画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与电影相比,动画的画面可以直接将导演脑中的想法具象化,即使这样,国产动画电影仍然被那个时期抛弃,动画电影的任何突破都会遭受抨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包容度的提升,成人化主题的动画电影才逐渐走入我国受众的视野。成年人对动画有极大的需求,而在中国成年人动画市场几乎未被开掘。制作成年人动画,开发成年人的动画市场,既是在大动漫背景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贡献,又为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出力,同时可以拉动成年人动漫衍生品消费。

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其所处时代的反映,脱胎于时代精神又服务于时代需要。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动画电影形式的多样化与陌生化所带来的新鲜感是真人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大部分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来自于我们童年的记忆。儿时的记忆总是美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从而不得不变得社会化,我们的感官与对美的感受也受到了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甚至冷漠,不再因为一些简单的煽情画面而感动,更需要能让我们有所体悟的东西。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动画电影要适应我们的需求,其表达的内涵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成人化改造。作为一种艺术,动画电影除了镜头之外的语言也要经受住文学的考核。镜头和语言二者差距过大依旧不能使动画电影提升到经典这一行列。那么,动画电影取代文字,成为文化的中心,走上成人化之路也是必然的结果。对于观众来说,动画比真人更难跨越我们对电影的审美距离,因为动画风格多样化,其形式不一定能让所有人接受。但是,能让我们产生共情的依旧是童年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动画电影中,我们能达到十分放松的状态,正如当下动画电影的发展也遵循着成人道路,主题变得更深刻,角色更符合当下成年审美主体的感官。比如,姜子牙俨然一副中年社畜的形象,白蛇传中的青蛇白蛇也变成了符合现代审美特点的女性。这一创作思路保留了导演所需要的,删除了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和角色。这一点与上文中的陌生化基本一致,但是内容更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受众已经从小孩变成了成人。

电影《大护法》是中国动画电影成人化绕不开的话题。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动画电影分级的先河,它是首部少儿不宜的动画电影。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动画电影是为了让年龄较小的受众多一些观影的选择,但是这部电影明显就不是给少儿看的。血腥暴力的场面设定并不是它被定位为13+的因素,荒诞偏激的人物设定,充满负面情绪的对白,都在凸显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甚至其意境的设定都是非常粗犷的,这是非常具有超现实意义的。这部电影确实不适合小朋友们。这种前所未有的尝试以及新颖的形式,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在商业片横行的当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同时,这也让许多受众很不习惯。观众们习惯了不需要思考的爽片,突然出现一部值得深思的中国动画电影,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体现,似乎在宣示着后现代化的到来,这是人性的反叛,就像《搏击俱乐部》诞生的那个时期一样,全片无时无刻在传达一个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来?又怎么走?你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这就是导演所尝试的,欲破常规,必先思量。这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并且与《哪吒之魔童降世》所想做的不谋而合。它打破了刻板印象,打破了成见的大山以及规则的大山。我们固有的学派似乎一直想把受众定位于少智的,似乎想对受众们进行说教,想寓教于乐,却忘记了思考价值比直接说教更有意义。

那么,在审美品味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产动画电影如何在大环境中找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健全影视定级制度,国产动画电影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这个,直接告诉观众电影的分级,让观众合理选择自己的喜好,这样才能让各级别的导演找到发挥的空间,不至于束手束脚,让成人化动画电影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不会因为题材与内容形式而受到限制,那么动画电影该怎么分级呢?

首先,要适合低幼龄的儿童,这一类的受众基本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才能去电影院的孩子们,针对的受众群体应该是12 岁以下的儿童。秉承着寓教于乐的基本方向,这类动画电影首要满足低幼龄受众的好奇心,但是又不能让家长太难熬,那么内容设置就得适当迎合一下家长们或者起码应该达到家长的要求,让他们觉得带孩子来是有意义的,能为孩子树立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等。比如,《汪汪队》系列动画片就是披上动画外衣的小知识科普动画。小动物是儿童们永恒的话题,对环保的反思,对生活小知识的科普对成年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要适合对社会生活有一定体悟,三观已经健全的成人,这类动画电影可以针对各类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暗喻,各类社会现象在电影中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电影主创团队运用各种手法帮助受众进行一场头脑风暴、一场对世界的反思以及一场对自己的反思。近期很多电影在上映时因为没有健全的分级体系,被直接定义为限制级动画电影。很多片子运用众多讽刺的对白以及血腥的场景,都是在以暗喻的手法来体现一些内涵。正如上文所说的《大护法》被定位为13+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的血腥,而是对愚昧与觉醒的反思,对拜金的讽刺以及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的反思,这些东西才是去电影院观赏动画电影的人们想看到的东西。再如,《大世界》中的人性批判、偏见、边缘人物这些元素,都能使现在处于重压之下的人们产生一定的共情,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继续努力,这才是成年化应该走的方向,并不是只有黄色暴力才是成人化。这样的分级不拘泥于形式,才能让动画制作者们更有激情,让观众们更有消费的冲动。

最后,动画电影也得有老少皆宜的全龄级别,这是一种难度很大的级别,在受限制的情况下,这类电影要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审美以及创意,其中,《姜子牙》《哪吒》就是典型的例子,少年们看到的是各种神奇的能力以及刺激的画面,同时他们能在哪吒身上学到那种坚定向上的精神,而中年人则会看见申公豹的无力感,对残酷的职场以及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的来说,这一级别讲究的是文化的多元性,电影主创团队要把握好审美情趣与思考空间,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东西。

三、结语

相较于好莱坞动画电影,国产动画电影在技术上还任重道远。创作团队的品牌意识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诸多因素,都是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我国动画电影来说,一部动画电影最根本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承经典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真正打造出有着鲜明中国特色和价值内涵的国产动画电影和品牌。面对荆棘密布的前路,自然环境和市场生态都不容乐观,但正如十月文化总裁刘伟所说:“这个时代下,抱着破釜沉舟信念的创作人其实还是挺多的,大家都在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往前努力着。”相信未来会有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国产动画电影出现在中国的电影银幕上,民族动画振兴将会如约而至。

猜你喜欢

成人化陌生化哪吒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