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对成长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2021-11-13杜雪艳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乔伊斯斯蒂芬画像

杜雪艳

南京师范大学

詹姆斯·乔伊斯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创作中采用了新的小说形式和结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冲突和不断变化的意识活动,其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充分体现在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青年艺术家画像》(下文简称《画像》)中。这部小说被普遍认为是一部成长小说。成长小说也称为“教育小说”,它最早出现在18 世纪的德国,关注的是主人公从年轻到成年的心理和道德成长。而《画像》不仅遵循了成长小说的传统手法,更重要的是,乔伊斯的独创性创新精神极大地发展了这一传统流派。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画像》对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一、《画像》对成长小说的继承

整部小说分为五章,分别描述了斯蒂芬成长的不同阶段。

前两章论述了主人公斯蒂芬开始发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介绍了他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和在都柏林贝尔维德的教育经历。作为一部成长小说,《画像》成功地描绘了主人公年轻时的生活,乔伊斯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孩子对生活环境的困惑和恐惧的态度。而主人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是在他的经历中形成的。尤其是第二章追溯了斯蒂芬更为复杂的冲动和幻想,这意味着他在青春期表现出来的欲望冲动应该转化为艺术家的精神冲动。

第三章和第四章都反映了斯蒂芬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斯蒂芬真正面对宗教,实现了自我认同。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斯蒂芬也经历了一段对他将来要做什么不知所措的时期。此时,院长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你必须取得学位。把它作为你的第一个目标。然后一点一点地,你会看到你的路。我的意思是在任何意义上,你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开始可能是上坡踩踏板。以穆南先生为例,他花了很长时间才爬到山顶,但他最终到了那里。”(乔伊斯,2006)

院长的话或多或少给了斯蒂芬一些指导。他对将来要做什么变得很清楚了。正是在这里,他真正面对宗教,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天职。第三章,斯蒂芬在贝尔维德学院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精神静修。在向神父忏悔之后,他决心在圣洁中开始新的生活。

小说的结尾暗示了斯蒂芬最终决定离开他的国家,因为他想过自己渴望的生活。但并没有说明斯蒂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会成功吗?在旅途中他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他还会过着艰苦的生活吗?从这本小说中找不出答案。因此,像大多数成长小说一样,《画像》的结尾是开放性的。

通过以上分析,这部小说显然与传统成长小说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是一致的。在内容上,和其他成长小说一样,这部小说包含了自传体元素:斯蒂芬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与乔伊斯相似。此外,主人公的性格发展观也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在形式上,首先,在描述斯蒂芬的精神发展时,小说是具有情节性的;第二,小说是阶段性的,每一章都介绍了主人公的发展变化;第三,小说结尾具有开放性;最后,小说的叙事过程跌宕起伏。

二、对成长小说的发展性分析

《画像》虽然继承了传统成长小说的诸多特点,但作为现代文学中一部独特的成长小说,它却超越了传统。与传统成长小说相比,这部小说在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有如下发展:

首先,在小说中,乔伊斯强调了生活、经历以及主人公的苦难在一个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主人公心理的独立性和成熟性,这些内容与传统的自传体成长小说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作者还探讨了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这样,乔伊斯的成长小说就是一部主人公不断成熟、不断获得自我意识、不断质疑社会现实、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小说。(唐旭,2007)其次,在语言方面,通过斯蒂芬逐渐成熟的话语特征和语言风格,《画像》以不同的风格和不断变化的语言反映了主人公的成长,展现了主人公从童年到青年不同时期的思维特点和情感方式的变化。小说的语言与人物的年龄特征、经历和小说内容相对应。(李汝成,2006)此外,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是表达方式上的又一创新。例如,“街道”和“噪音”象征了阻碍了斯蒂芬成长的环境;“海”和“鸟”又象征着斯蒂芬意识的觉醒和摆脱周围环境追求自己理想,最终成为艺术家的命运。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画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继承了成长小说的主要特征。它主要表现了主人公斯蒂芬从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也展现了乔伊斯曲折的人生。此外,乔伊斯还运用语言变化,叙事转换、意识流、象征主义等新的写作技巧,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些新的创作方式。此研究可为成长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猜你喜欢

乔伊斯斯蒂芬画像
威猛的画像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00后”画像
画像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作品综述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斯蒂芬·霍金:探知外太空,保人类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