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乱世狂欢
——解读电影《无耻混蛋》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昆汀混蛋中尉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概述

《无耻混蛋》是一部由昆汀·塔伦蒂诺和伊莱·罗斯共同执导的战争电影,布拉德·皮特、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迈克尔·法斯宾德、伊莱·罗斯、黛安·克鲁格、梅拉尼·罗兰等联袂出演。

昆汀·塔伦蒂诺,1963 年3 月27 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挪克斯维尔,美国导演、编剧、演员、制作人。一说到昆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话痨、黑色幽默是他的标签,同时他也是世界公认的电影鬼才导演。1994 年,他的《低俗小说》大获全胜,提名了奥斯卡,拿到了金棕榈,后续票房超过两亿。

《无耻混蛋》在2009 年上映,故事背景在二战时期,美军与德军连年交战,被称为“混蛋”的一群美国士兵与以“犹太猎人”汉斯·兰达为首的德军交战。最终美军定下代号为“基诺行动”的复仇计划,打算在一家电影院将德军一网打尽。

二、简介

故事分五章进行,有三条线索、四队人马。第一章节,拍摄手法和构图相当精致,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布置的,随便截取几个画面,构图都非常和谐。电影的开篇给人营造了一种法国中部田园生活的风情,就像一位少女,安静、美好,让人向往。直到德军的汽车轰鸣声打破了这个平衡,配乐立马变得沉重,农夫的表情也阴沉了下来,暗示不好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在电影第二章,一片欢呼声中,“希伯来熊”从山洞的深处缓缓走出,伴随着球棒敲击石头的声音,以此来恐吓被俘虏的德军。因为“希伯来熊”喜欢用棒球把敌人的脑袋砸烂,这与传统的正义英雄形象完全背道而驰,美军用跟德军同样残忍的方式对待俘虏。在影片的最后,美国中尉在兰达上校的额头上刻字的时候,旁边的士兵不仅称赞其刀功见长,中尉自己也不谦虚,称这是他的旷世神作。整部电影的内容都与人们既有的传统观念不同,虽然荒诞,但是剧情又合情合理,甚至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地方。抛开历史的牢笼,昆汀·塔伦蒂诺以他独一无二的风格,做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二战梦。

三、《无耻混蛋》中的角色塑造

这部电影虽然采用非线性叙事,五个故事以四条故事线穿插进行,但是仍然塑造了很多让人过目不忘的、个性鲜明的角色。这里以德军上校汉斯·兰达、美军“混蛋”部队中尉阿尔多和法国女孩索莎娜·德莱弗斯为例,简单探讨一下影片中的人物角色。

(一)德军上校汉斯·兰达

汉斯·兰达上校第一次出场是在电影的第一章节。他软硬兼施,问到犹太人的位置后一通扫射。最后索莎娜侥幸逃出,上校举枪然后故意没有开枪,微笑着用地道的法语说:“再见,索莎娜。”

兰达上校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三章,他与索莎娜再次相遇。我想兰达上校早就认出了这个当时逃跑的法国女孩,以他的睿智不可能认不出来。他点餐后要求“等一下奶油”,并且在走的时候把没抽完的烟插到奶油上。奶油在这里似乎与第一章节里的牛奶形成联系,提示索莎娜他并没有忘。不过兰达上校主动让索莎娜操作首映的放映机,也可以看出他乐在其中,他在享受这个游戏的过程,而索莎娜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只待宰的小绵羊,他任何时候都可以赢下这场游戏。

(二)美军“混蛋”部队中尉阿尔多

中尉阿尔多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主角,由著名演员布拉德·皮特出演。但是他的表现却中规中矩,给人一种只放不收的感觉。中尉一口地道的美国口音,第一次出现在第二章,他与自己的手下在割德军的头皮。他是“混蛋”军的头目,他的顽劣性尽显无遗。影片的最后依然是他在敌人的额头上刻字的场景,并且他也真的乐在其中。

(三)法国女孩索莎娜·德莱弗斯

索莎娜从地下逃走后在法国开了一家电影院,机缘巧合她认识了德军的英雄弗雷·德里克,并且将要在她的影院进行《国家的荣耀》首映。德里克一直爱慕着索莎娜,但是索莎娜一心复仇,并且他们两个处于两个国家阵营,注定不会有结果。

在索莎娜准备复仇的当晚,一向穿着沉闷色调衣服的她换上了一袭红裙,涂上了鲜艳的大红色口红。在放映室里,索莎娜和德里克将对方射杀,但是这一段拍得极其唯美,当两具尸体躺在地上的时候,俯拍镜头缓缓上拉,同时莫里尼康略带抒情的音乐响起,使这场战乱中的爱情画上了抒情的句号。

四、电影《无耻混蛋》的台词解析

电影的每一段对话都是按照同一个套路出现的,先是平静地开始,这个过程甚至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一点无聊,但是很快就会切入矛盾点,平静的状态被打破,然后慢慢地露出一个隐藏信息,开始设置悬念,紧张感逐渐升级,最终在一瞬间冲突爆发。这种套路也与昆汀的电影风格息息相关,可以让观众觉得故事的发生既是情理之中,又永远猜不中结局,是意料之外的。因为昆汀总是把每一段故事的悬念设置到最大,然后在最后一刻爆发。就像拉一根橡皮筋,一直拉,一直拉,直到橡皮筋断裂为止。

比如几个美国兵假扮成德国军官在小酒馆发生的事情。前半部分只是陈述事情的原委,就像电影中普通的对话情节。假德国军官说:“她挑选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没有德国人。”这就是情理之中,线人应该会挑选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交易。下一个镜头切换到交易地点地下室,一帮德国人在喝酒。这就是意料之外。紧接着还有第二个意料之外,一个喝醉的德国兵说:“对不起上尉,你的口音很不寻常。”紧接着一个向后拉的镜头,一名德国军官从后面走了出来,大反派出现。第三个意料之外,发生在美国假军官说“三个杯子”时手势出错,让电影情节彻底发生了转折。

《无耻混蛋》的台词精妙,在于台词与剧情环环相扣,每一句单独拿出来似乎很普通,但是随着整个故事进行,形成了缜密的剧情,既符合常理,又出乎意料。这足以看出导演昆汀的台词功底。我们往往拒绝一眼就可以看到结局的电影,但有的时候“意料之外”反而是简单的,“情理之中”才是更见功底的地方。比如我们常说的“狗血”一词,就是用来形容那种收不回来的剧情,只能用车祸、失忆来解决矛盾,好让剧情发展下去。

五、电影《无耻混蛋》的运镜技巧

电影的开篇使用一个大远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故事发生在近现代的农村,伴随着劈柴的背景音。随后是对劈柴男人的中景,背后是他的房子,交代男人与房子的位置关系。再然后是对晾衣服女人的位置,包括她周围环境的交代。紧接着,女人掀开挂着的被单,远处一辆摩托车开了进来。在镜头不动的情况下,新的人物入镜,两个空间融合到了一个场景里。定场镜头简单有效,将环境、人物、空间关系交代清楚,不至于让观众看得稀里糊涂。

在兰达上校进屋的时候,同样采用一个固定镜头。通过农场主两个女儿的背影聚焦到兰达上校身上。并且此时兰达上校虽然身处屋内,却几乎全身沐浴在阳光下,而其他人都在阴影处。兰达上校身穿制服,虽然脸带微笑,但是依然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观农场主这边,衣着松垮,通过背后的窗子看到了站在窗外的德国兵,很明显地暗示了谁才是权力的中心,谁才是控场者,这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谈判。

在农场主与兰达上校谈话的时候,本来是兰达上校在左,农夫在右。但是导演用了一个旋转镜头将两人的位置对调了一下,暗示农夫心理状态的转变。然后导演用了一个下摇镜头,从农场主的身上一直摇到了地下室,看到这里观众才明白,原来那几个犹太人都藏在地下室里面。这里观众所知道的信息和剧中人物知道的信息开始出现偏差,下摇的镜头再次打破了两个空间,将之前的疑问变成悬念。兰达即将离开的时候,提出要抽一根烟,随后掏出一个巨大的烟斗,并且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跳轴。这个明显的视觉变化也是提示观众,这里即将发生转变,对话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接下来的镜头不再是普通中景,而是变为兰达和农夫近景的来回切换。通过兰达上校的不断发问以及农夫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农夫已经输了,一场屠杀不可避免。最终冲突爆发,机枪扫射,木碎飞溅,镜头切换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同时观众的紧张情绪也被释放了出来。

逃跑的德国女孩索莎娜与兰达上校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也非常精彩。索莎娜被德国人强行抓到饭局,商量征用她的电影院。第一阶段平静的对话,画面基本上就是中景正反打来展现。为了展现索莎娜抗拒的内心,她的镜头基本上都是中景的单人镜头。第二阶段兰达出现,突然出现的兰达上校让悬念瞬间升级,镜头开始运动。但是每当兰达要发问的时候,服务员就会切入,打断他的问话,以此延长紧张感。最后兰达即将发问的时候,镜头直接变为特写,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是导演故意没有让橡皮筋扯断,兰达上校始终没有问出那个问题,给观众留了一个悬念,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六、结语

电影《无耻混蛋》在视觉暴力上似乎有所收敛,但是血腥的割头皮、刻字等镜头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昆汀的电影绝不会止步于视觉暴力的展示,他热衷的是讲故事。本片出现了为了复仇抛弃爱情的少女索莎娜,为爱情献身的德国狙击英雄德里克,温文尔雅的犹太猎人汉斯·兰达,喜欢割敌人头皮的美军中尉阿尔多。这些角色在各自故事中的表现足以改变以往战争题材中正与邪的传统审美理念。

猜你喜欢

昆汀混蛋中尉
逍遥奇侠
混蛋最懂年轻时候的爱情
The Subtitling of Swearing in Criminal (2016)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A Multimodal Perspective
《大师镜头 昆汀篇》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第九个“恶人”
傲慢的军官
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老兵》:目击“韩国昆汀”
中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