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视域的东莞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2021-11-06赵佳刘梦郑梓萍

西部皮革 2021年19期
关键词:遗文东莞产品设计

赵佳,刘梦,郑梓萍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523808)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在文化经济时代下,我国文创产业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搭载文化产业发展快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了大幅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1]。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东莞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深厚,已有1700 多年的郡县发展史,发展出一批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鲜明的岭南特色的非遗[2]。东莞非遗文创设计是推动东莞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获得了极大提升,形成了新的文化生态—“体验文化”。非遗文创产品的受众需求发了明显的变化,产品功能需求已经成为基础需求,情感与文化精神的体验诉求成为当今消费者对非遗文创产品的新需求,非遗文化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文化源泉,文创产品也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载体。

1 东莞非遗文化传承与文创设计现状

东莞非遗项目丰富多样,国家级非遗项目10 项,省级以上代表性非遗项目44 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20 项,这些都是东莞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岭南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东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脉。千角灯、莞草编织(如图1)、客家服饰制作技艺、百岁制作技艺、红漆描画传统手工木履制作技艺、茶山公仔、粤剧、木偶戏、咸水歌等多个东莞非遗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紧密,为东莞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非遗文化元素,东莞文创的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东莞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随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文创产业等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东莞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土壤中开展非遗开发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对非遗资源的认识不足、财力物力有限、非遗文化与产业融合不够深入等,且对非遗的保护以政府和相关机构为主,并没有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起群众的重视,造成了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与开发的困难。虽然东莞非遗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素材和先进的制造业支撑,但非遗文化传承与文创设计发展还处在融合的初期阶段,伴随着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东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文创设计的发展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图1 莞草编织文创产品

2 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不足

2.1 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性有待提升

笔者团队走访东莞非遗文化馆、山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千角灯、莫家拳、醒狮、新昌鼓等多个文化馆、文创设计公司、非遗文化项目及传承人,了解到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同质化较严重,市场上大部分文创产品是直接把非遗项目的具象元素进行复制或拼凑,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非常生硬,大多集中在形式单一的平面化产品载体设计,如手机壳、杯垫、桌布、抱枕等。现有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设计素材多停留在非遗文化的款式、色彩、材质等非遗具象元素,只是给文创产品穿上了非遗文化的外衣,在互联网+的时代,产品琳琅满目,更新飞速,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创新力的文创产品容易给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难以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

2.2 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缺乏

随着非遗文化的被重视和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创产品问世,比如醒狮配件、茶山公仔摆件、莞草编制陈列品等,多以装饰审美为主,实用性和体验设计较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对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用与美观兼具成为现代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文创产品在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基础上,需要有效的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感成为影响非遗文创产品消费者选择文创产品的重要因素,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多集中在几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且体验设计互动性较弱,大部分省市级非遗项目缺乏体验设计,导致东莞多数非遗文创产品不能给消费者营造或留下良好的体验感,严重影响东莞非遗文化的传播及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

2.3 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有待丰富

目前,随着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创产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市面上有关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表现形式较为传统,多停留在非遗视觉符合元素的借鉴及创新设计上,对于体现非遗文化的意象元素提取较少,忽略了非遗文化内涵的传承,不能体现非遗文化意向元素的有效表达,比如缺乏非遗文化的寓意、故事意境等,不能有效凸显文创产品的非遗文化特色,与其它文创产品给消费者的印象无明显区别。现有文创产品的不能满足人们快速提升的文化需求,消费者对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精神层次的需求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生产的核心驱动力,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内涵相对缺乏,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东莞非遗文化传承融合深度有待提升,难以与消费者产生文化共鸣,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够[3]。

3 基于体验视域的东莞非遗文创设计策略

3.1 提升东莞非遗文创设计的创新力

创新力是产品发展的核心动力,东莞非遗文创设计的创新力直接制约着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速度。依托东莞先进的智能制造业和丰富的岭南非遗文化,通过“非遗传承人+文创设计师”的融合模式,不断提升东莞非遗文创设计的创新力,挖掘东莞非遗文化的具象元素和意向元素,结合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并利用国家级非遗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带动省级、市级非遗项目文创产品的开发,丰富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品类,提升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2 增强东莞非遗文创的体验性设计

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起初的只关心实用性向审美新、文化性转变,而文创产品在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方面尤为迫切。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树立感官体验理念,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增强产品的体验设计,满足消费者对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实用功能、视觉审美、文化情感等多维度的需求,打破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较为传统单一的视觉设计表达,从多个感官赋予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不断提东莞非遗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产生感官刺激,建立情感纽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3.3 丰富东莞非遗文创设计的文化内涵

东莞非遗文创设计不仅要借鉴东莞非遗文化的具象元素,更要挖掘东莞非遗文化的意向元素,将意向元素与意向元素融合创新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充分呈现各具特色的东莞非遗文化。如莞草编制、千角灯、茶山公仔等民间美术类非遗,具有独特的技艺呈现作品,作品的造型、纹样等都是具象的文化元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非遗具象元素,融入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木偶戏、粤剧等非遗文化项目中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与传说,折射出当地人民的历史与文化、情感与观念等,将抽象的东莞非遗文化元素在东莞非遗文创设计过程中具象化,依托款式、色彩、图案等设计语言进行有效展示,有效传达东莞非遗文化,提升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3.4 打造东莞非遗文创设计品牌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东莞开展文创设计、文创产品制作、文创产品销售等相关业务公司较多,而东莞非遗文创产品品牌较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东莞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少之又少。东莞正在从世界制造之都向设计之都转变,东莞非遗文创产品相关公司应树立品牌意识,依托东莞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将文创产品的发展与东莞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相融合,打造具有东莞非遗文化特色的文创品牌,完善东莞非遗文创产业,打破东莞非遗文创产品品牌较少、影响力不高等劣势,通过智造+文化+创意的模式,提高东莞非遗文创产品质量,提升东莞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东莞非遗文创品牌的竞争力。

4 小结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体验设计成为非遗文创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的法宝,通过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力、文化内涵、体验性及品牌塑造,打造满足消费者多感官体验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当今非遗文创品牌及设计师的不懈追求,丰富非遗文创产品在功能、审美、情感等多方面与消费者的互动,提升非遗文创产品及品牌的消费者满意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遗文东莞产品设计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智能产品设计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广西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构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生态模式
《冷·暖》
《教堂之夜》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