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外贸的影响分析
——基于案例视角

2021-11-06张亚飞

西部皮革 2021年19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通报纺织品

张亚飞

(新疆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1 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外贸的影响

据WTO/SPS 通报资讯中心调查,2019 年我国有19.68%的企业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技术贸易壁垒,出口贸易直接损失高达692.08 亿元,新增成本161.14 亿元。从数据来看,相比上年均有所下降,然而技术性贸易壁垒仍是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尤其表现在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方面。

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历史悠久,历来以劳动力及原材料优势在国际贸易市场占有主导地位,是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出口大国之一。由于纺织服装制造加工程序复杂,从原材料到成衣出口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按照严格材料标准和技术法规加工执行,因此相比其他产业的对外贸易中国纺织服装品出口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技术贸易壁垒,这将给中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带来重重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体可以划分为标签规则、与纺织品安全和质量相关的通用标准以及纺织原料标准三大类,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进口国结合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以法律、条例制定的技术标准。近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随着纺织工艺技术的提高也陆续发布相关技术通报以保护本国纺织服装业市场空间受到挤压,根据谢秋琪(2019)[1]统计来自坦桑尼亚与乌干达两个非洲国家的通报占比就超过全球一半。由此可见,21 世纪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多数国家以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主要手段。在面对复杂严苛的各种技术贸易壁垒时,技术创新水平低、纺织检测设备落后的生产现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纺织服装业外贸发展。

为改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被动状态,在及时掌握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技术性贸易规则与要求的基础上,加速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换代以及了解最新检测方法,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

2 中国纺织品外贸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分析

2.1 中国纺织服装品出口通报召回情况分析

2001 年欧盟委员会所设立的非食品类商品快速警报系统(RAPE X),从2004 年2 月9 日以周报形式在全欧盟范围内对除食品以外的危险商品进行通报。其中对具有危险、风险的商品,针对产品名称、品牌、危险类型进行通报,对于被通报的产品其原产国出口企业需要根据通报要求采取撤柜、召回等措施。《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和《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又称REACH 法规)是RAPEX通报的主要法律依据[2]。

据欧盟RAPEX通报统计,纺织服装品历年来是被通报最频繁的产品之一。由表1 可知,纺织服装品被通报数在通报总数中占比最高达27.9%,原产地为中国的被召回纺织品占纺织品通报总数比值的均值近50%。表明欧盟委员会在纺织服装进口方面发布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纺织工业从原料供应、设计研发,到纺织品加工、后整理、运营销售,已成为全球体量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工业领域,已具有很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然而在出口过程中由于自身把控监管力度薄弱,仅依照国内制定的标准加工制造,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掌握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原料要求及技术法规,以至于相关商品在出口中频频受阻,给产业和企业都带来巨大损失。

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技术通报情况分析

表1 所示为2011-2020 年世界发布的关于纺织行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数汇总。可以看到,纺织和皮革技术方面发布的技术贸易壁垒远高于服装工业,纺织皮革方面涉及纤维制造、面料成分、原料质量等多道程序,因此在检验过程中更易设置与质量、成分或技术相关的技术贸易壁垒。而服装工业多从设计、工艺两方面发布相关技术贸易壁垒,能够涉及的范围较小。这也要求国内相关工业和企业既要重视上游工序加工中的技术提升以及面料中化学成分用量的把控,最大程度按照国外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通报要求生产加工。也要在服装成品加工中注意安全标准,尤其是排除儿童服装加工中配件、抽绳等一些外在工艺设计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在欧盟通报中最常见的召回原因,下文将结合具体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召回案例进行分析。

另外,从中国发布的技术贸易壁垒通报量可以发现,中国所发布的行业技术贸易壁垒通报在国际上占比很低,多数年份维持在零发布量水平。一方面是由于纺织工业本身属于我国优势产业,进口需求较低,因此在进口方面并不重视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另一方面,中国纺织工业的优势并非领先世界的工艺或高端面料的研发技术优势,对于相关技术贸易壁垒通报的发布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表2 2011-2020 年纺织行业技术贸易壁垒通报发布量

3 案例分析

案例1:欧盟从中国江苏某服装公司进口的一款儿童尼龙夹克,经技术检测生产品的灰色缝纫线中检出含有超标的4-氨基偶氮苯。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按出口目的地的技术标准对产品所用缝纫线进行检验,因此被要求退回,导致企业因巨额赔偿而面临破产。

案例分析:氨基偶氮苯是纺织服装印染工艺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染料,但其在特殊条件下会裂解出致癌物质,不符合生态纺织品的根本要求,因其对环境和人体的高度危害性已成为国际上把关相关商品质量和生态要求的重点衡量指标。根据国外相关标准,检测过程中是对每种原辅料单独检测而非整体,缝纫线因用量较少,很多企业对其成分检验不够重视,因此一旦使用氨基偶氮苯就极易超标。

案例点评:国内因氨基偶氮苯超标而被召回的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多数企业在出口检测中仅对主要面料进行检测,而对少量辅料成分或配件标准并不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未能全面掌握国外对相关成分的限量标准,仅按照国内要求检测出口,因此频频遭遇退货通报。

案例2:国内某知名集团在塔吉克斯坦丹加拉地区投资13 亿人民币,打造了一座集棉花种植、加工、纺织、成衣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纺织产业园区。2016 年6 月,产业园区6 万纱锭项目以此开车成功,产出优质纱线,制成品将销售到西亚和欧洲多个国家。为推广纺织工艺新技术应用,38 名塔吉克斯坦技术人员经集团考核被选派到中国某地接受了世界一流的纺纱技术培训。

案例分析:基于投资方的国内外知名度,其工艺、产品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因此未来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将带动当地就业水平。另外,该产业园区是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最大,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农业纺织产业园,项目的持续开发不仅可以将塔吉克斯坦多个州的棉花种植与纺织产业紧密连接,还将填补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机械化和高端纱线制造的空白。

案例点评:与发达国家纺织工艺和制造技术相比,中国多数企业还存在差距,纺织品企业在出口时更容易遭到技术贸易壁垒,但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输出,不仅可以避开技术贸易壁垒,也给中国未来制定技术贸易标准提供了主动权。该企业通过自身纺织行业经济和技术优势在塔吉克斯坦的纺织产业园区投资,为塔吉克斯坦提供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优质设备,让其纱线生产迈进国际高端纱线市场序列,也为中国未来在中亚国家开拓纺织市场奠定了一定基础。

4 结语

结合上文分析,欧盟RAPEX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纺织品通报数虽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原产地为中国被通报的纺织品数占比却未保持同样态势,同时,中国在纺织行业发布的技术贸易壁垒通报数多年维持在零水平,始终是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被动者。这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和纺织品出口企业在技术标准的提高上提出了警示,因此为提高我国纺织品外贸对国际技术法规的适应性,增强我国纺织品在技术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以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外贸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政府要加强国际间交流与沟通,了解最新相关领域的技术法规,消除信息不对称,最大化规避技术法规对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损失,提高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主动性;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纺织品检验检疫标准的制定,在不违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设立科学的检验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品在技术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国内纺织品出口企业借助纺织协会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健康、绿色、环保、安全为目标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安全性和质量标准,提高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通报纺织品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