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2021-11-05李卉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有限公司重症医学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保护性呼吸衰竭呼吸机

李卉 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有限公司重症医学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后者使用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分析统计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进行有创通气与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和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序贯通气治疗,相较于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而言,价值更为明显。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最大程度的挽救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生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常使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的干预,且经实践证明,均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价值[1]。本文选择9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择取90例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入院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11月~2020年1月。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纳入两个组别内,每组各有人数45例。一组视为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5~80岁,平均(68.29±3.88)岁。一组视为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64~81岁,平均(68.35±3.81)岁。纳入标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体征后,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胸部CT等,诊断患者均为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之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事项的普及,在获得所有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本次实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软件研究其差异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感染、祛痰和利尿强心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步骤如下:对患者进行低潮气量、肺部开放等操作,应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仪器选择美国纽邦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纽邦WAVEE 200呼吸机,对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其中吸气压控制在40~60H2O,潮气量设定为5~8mL/kg,通气频率的参数为10~30次/min、吸气与呼气的比值为1:2,呼气末正压的范围设置在10~20cmH2O[2];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持续性时间在2~5min之内;随后,再将呼吸机的吸气压参数调节至保持肺部开放的最低压力指标[3]。观察组患者在施行基础治疗的同时,选择实施序贯通气的治疗方案,仪器同样选择美国纽邦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纽邦WAVEE 200呼吸机,步骤如下:对患者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麻醉操作,麻醉成功后,给予其容量控制机械通气;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控制窗时,即刻拆除气管插管,并借助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干预,将通气模式调整至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压力的调整,直至患者感到舒适[4];待患者能够自主呼吸且处于稳定水平后,取下呼吸机;若患者在取下呼吸机后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时,应再次给予患者呼吸机的使用;若患者在取下呼吸机的3d内未出现异常情况,则代表治疗成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干预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如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的总时间、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的不良情况,如机械通气肺部损伤、感染性休克和死亡等[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的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20.0,将采集数据置于其中施行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施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分析采纳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

在有创通气及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耗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的心率指标、呼吸频率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s)

时间(d) 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对照组 14.60±2.52 15.47±2.03 95.38±10.53 26.86±3.01观察组 4.85±1.88 6.22±1.62 80.62±8.49 21.53±3.86组别 有创通气时间(d)机械通气总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中共有7例患者发生不良情况,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15.56%,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3.讨论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病情严重且发展速度较快的疾病类型,病死率较高。加之多数老年患者患有其他的慢性疾病,进一步增加了老年重症肺炎的确诊难度,导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中,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手段,对患者进行经口气管的插管操作和通气干预,帮助患者恢复呼吸。但是,有研究证明,长时间对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感染和气胸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5]。序贯通气治疗是近年出现的新型手段,在进行无创通气的干预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呼吸机的撤除,不仅不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还能帮助患者自主咳嗽,对恢复患者通气功能也有积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有创通气、机械通气等方面的时间应用少于对照组,且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未发生机械通气肺部损伤和死亡等现象,不良情况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P<0.05。

综上所述,将序贯通气作为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使用效果,在临床中推行的价值较大。

猜你喜欢

保护性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