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近期疗效

2021-11-05王美靖桂林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西桂林541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肺段肺叶胸腔镜

王美靖 桂林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广西 桂林 541002)

内容提要: 目的:早期NSCLC患者应用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早期NSCLC患者55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MVV、FVC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SCLC患者应用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占比已达到85%左右,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但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参与所致,好发于吸烟者、长期接触空气污染者、基因改变者中,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胸痛、咳血等症状,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及时治疗很关键。早期NSCLC患者常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肺段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保留患者的肺功能[1]。本次研究对比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55例早期NSCLC患者应用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55例早期NSCLC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6~78岁,平均(64.5±4.6)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7~78岁,平均(64.5±4.3)岁,经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早期NSCLC的诊断标准[2];(2)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3)意识清醒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患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难以配合者。

1.2 方法

两种手术均用同种入路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实施麻醉后协助其呈健侧卧位,将胸枕垫于患者腋下并调整手术台为折刀位,将患者上臂固定在手臂架上,选择腋中线为手术切口,切口长度为1.5cm左右,以此为胸腔镜观察孔,将胸腔镜从孔中置入后观察其腋前线,在第5肋间作一长约2.5cm的切口为操作孔,当发现有胸腔粘连的情况时采用电凝钩将其分离,切除病灶时注意要远离切缘至少保持2cm,确保切缘阴性。对照组在暴露支气管和肺叶动静脉后切除肺叶,观察组切除病灶处肺段,游离切断血管及支气管进行N1、N2组淋巴结采样,至少有3个纵膈引流区淋巴结,对病灶切缘充分止血确认止血成功后冲洗胸腔,检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漏气的情况,无异常现象则在锁中线第二肋间留置1根胸引管,在观察孔留置1根硅胶胸引管,再次检查确保无误后逐层缝合关闭胸腔。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并对比;(2)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主要有FEV1、MVV、FVC;(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不张、心律失常、肺漏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处理本文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引流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 30 65.5±14.3 45.4±26.5 425.6±42.5 3.9±1.4对照组 25 114.3±18.4 109.6±25.3 526.4±43.8 4.1±1.5 t 10.815 9.170 8.614 0.508 P 0.000 0.000 0.000 0.614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FEV1、MVV、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s)

组别 例数 FEV1(%) MVV(L·min-1) 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94.5±4.2 84.6±4.1 95.4±10.5 85.5±9.6 88.6±4.6 81.3±3.5对照组 25 94.7±4.3 75.8±3.7 94.9±10.3 69.4±10.5 88.3±4.2 75.5±3.3 t 0.174 8.360 0.178 5.886 0.253 6.314 P 0.863 0.000 0.860 0.000 0.802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胸腔镜手术是在患者胸壁作几个小切口,通过医用摄像头将其胸腔内的情况投射到显示屏幕上,其可根据需要方法,可较好地显示其细微结构,比肉眼之下更清晰更灵活,有利于医生及时发现病变确定切除范围,可较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其有较多优势,创伤小、疼痛轻,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实际操作时其切除方法比较相似,先解剖肺根部血管处理肺部静脉,然后再对肺部动脉及支气管进行处理,其先后顺序主要是根据患者肺部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此研究中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在于肺叶切除术中的血管较粗出血的风险较大,且手术切除肺组织会减少脏层胸膜,进而降低其对水、电解质的转运能力反而增加胸管引流量,肺段切除术的切除的肺组织较少,这不仅有效保留了患者肺功能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其转运水、电解质功能造成的影响,所以其胸腔积液较少[3-5]。另外实施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残余肺气道变得狭窄会增加其气道阻力,而肺段切除术切除的肺组织较少所以对残余肺造成的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患者的肺功能,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上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其出院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还是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定,手术后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主要有肺不张、心律失常、肺漏气,其差别不大,术后给予其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加强护理,及时给予氧气化痰等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MVV、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早期NSCLC患者应用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其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且能较好地保留肺功能进而降低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肺段肺叶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