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下职前英语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的动机

2021-11-03董琪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

【摘要】本文研究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调查了一位某师范大学的职前英语教师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动机水平,进一步探讨她的动机是如何变化的,并试图得出教育实习对于中学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师动机的影响,帮助职前教师对于教育实习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从而以更加积极更加理性的心理来面对实习过程中教师动机的变化。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动机变化;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董琪,首都师范大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时代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于教师综合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发展和职前教师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们开始研究调查在实习过程中职前教师对于教学动机的构建,增长,消减以及维持的情况(于雪雯,2015)。在教师教育和教育心理学领域,“教师动机”一般指影响个体选择教师行业、进行教学投入、运用教学策略,以及促进职业发展的各种心理和情景因素(于守刚, 2019)。Sinclair (2008)将教师动机定义为“个体选择教师职业时的吸引要素,接受教师教育、从事教学工作的维持要素,以及完善课程设计、提升职业素养时的激励要素”。关于教师动机的理论研究最早是始于对教师倦怠的研究,早期的分类有内在外在动机,利他动机,现在有很多基于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进行的研究。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在就职之前便能够进入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了解教师日常工作以及体验教师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程序的机会,是帮助职前教师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韩佶颖,2014)。然而,职前教师在实习前对于中小学工作环境、人际相处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所产生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可能会存在一些出入。多变的环境和经历常常让她们产生愉悦感,失落感,挫败感等多种情绪,与各种困难与冲突的磨合直接影响了她们的教学动机,教学动机的变化影响她们毕业后对于职业的选择,从而对学校职前教师培养的效能给出直接的反馈(郭新婕,2009)。

通过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D?rnyei,2009)的支撑,笔者对于两位职前教师的理想自我、应然自我、实际自我的静态呈现以及动态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影响其变化的实习环境以及经验有了探知的过程和结论。

二、研究设计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教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的学习之后,历时4-6周时间,内容包括熟悉学校环境、课堂观摩、备课、试讲、课堂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等多个环节。

为了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职前英语教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专业发展过程,本研究历时6周,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对一名职前英语教师李宁(化名)进行了个案研究,试图探索职前英语教师的动机特点,导致教师动机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师动机的变化特点。教育实习从10月中旬开始,到11月中旬结束,共持续六周。李宁与其他几名同学被安排在市级某重点中学初中部进行实习。她将担任初二(3)班(普通班)的英语实习教师和实习班主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是具有十年教龄的赵老师(化名)。在此项研究中,笔者保持与李宁交流,与她切磋遇到的问题、困惑和感受等,以求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记录下她从教动机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描述动机水平,笔者设计了五级动机量表来表示动机变化过程。设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职前教师学做教师,其外在行为和内心认识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笔者在半结构式访谈中会询问“你想当老师吗”“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如何描述你的实习经历”“你当英语老师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等问题。通过深度访谈,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这个过程中教师动机的变化。

三、结果与讨论

1.英语职前教师实习前后的动机特点。在实习前后,李宁的教师动机有以下特点:

(1)他人影响动机较弱。他人影响动机指的是家人朋友等群体对于职前英语教师的就职选择产生影响,而李宁的父母同学都没有对她的职业选择做出干涉和评价。

(2)英语语言学习的动机较弱。作为外语学习者,李宁拥有很多职业选择,如翻译、商务英语等,她也曾考虑过选择“翻译硕士”方向的发展。外语知识的积累对于她从事教育影响不大,而本科期间所学习的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学等课程给了她很多教学的信心。

(3)社会价值动机不明显。作为通州人,李宁认为家乡的学生很难去考取市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自己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她也提出,这只是一个她当前的想法,具体实施情况难以估量。

(4)内部动机较强。内部动机可以反映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观需要和价值取向,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的热爱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动机的强烈程度。在实习过程中,李宁认为教学活动本身有兴趣,自己与老师学生之间的相处很融洽,她也清晰地认知到自己足以胜任这一职业。

2.英语职前教师动机变化的影响因素。在实习前,理想二语自我是李宁从教的强大动力。理想二语自我指的是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是李宁想要实现的自我,为此她会努力缩小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李宁提到,她想要成为一名“新型教师”,太传统的内容比较枯燥,如果自己能够在语法词汇教学中探索出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们开拓更多方向和方法的道路,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同时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名有亲和力的老师,老师应该拉近同学生的距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之对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

在实习前,应然二语自我对于李宁的从教动机有影响。应然二语自我是指学习者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出现而认为自己应该实现的自我。在高考结束后,李宁参考父母的意见选择专业,而在实习中家庭因素對于李宁的影响比较小,她提到父母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找一个稳定一点的工作,不需要有特别可观的收入,能够拥有充实的生活就可以。

在实习后,“二语学习经历”对于李宁的从教动机产生了影响,这涉及了教师、学生、同伴、教学环境、工作经历等一系列实践的影响。中学指导老师在对待英语教学和处理班级矛盾中的做法以及对于李宁的未来发展的关切让她对于教师工作有了敬畏之心,李宁在访谈中提到“在授课结束之后,指导老师也给了我许多中肯的建议,帮助我细化教学目标,让我多维度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帮我修改课件等等,老师还鼓励我试讲不错,让我放松心态,努力备课”;与学生培养起来的感情让她对于这份工作有了情感偏向,例如,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她提到“我积极协助班主任指导老师管理早自习,早操,眼保健操,午饭,午休,大课间,晚自习,值日等班级日常工作。在我实习期间,初二(3)班每周都拿到了学校的流动红旗,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而繁忙的工作以及正式的班级授课也改变了她对于教师工作的既定印象,也使她确定了自己能否胜任这份职业。

3.英语职前教师动机的变化特点。

(1)在六周的时间中,李宁的教师动机水平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曲折上升的特点。在笔者所设计的动机量表中,李宁的初始动机水平居中,经过一周的适应,水平逐渐上升,她提道:“实习前我对于从教的意愿是三分,因为我对于未知的事情感到心情忐忑,不知道孩子好不好相处,指导老师是否严格,她们会不会喜欢我,到了之后觉得特别好,这种强烈的反差反而让我坚定了信心”;随着与学生距离的拉近,她逐渐感受到对于课堂秩序的维持的不易,工作强度和督促学生提高成绩过程中的困惑使她的动机水平有所下降,她说自己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惑的问题,大部分时间还是自我消化,“我对孩子们的态度很好,没有凶过她们,但是我慢慢发现只有亲和力是不能压制住她们的。这个时候我会有疑问,当我真正成为一个老师后,我是否还是要以这样的状态面对学生,与学生相处。有时我很心软,舍不得罚他们,可是教导主任对于这样的班级秩序是不满意的,这时我会觉得心情比较低落”;而最后两周,李宁所设计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配合,课堂效果也很令人满意,她的动机水平不断上升,并超过了初始动机水平。她认为,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立规矩”,她可以用亲和的态度去与学生相处,但是前提是学生不能打破原则和底线。一个老师不仅应该学会感受学生的辛苦和压力,也应该帮助他们立规矩,并身体力行地教育他们要克己。在最后一次授课结束后,她在实习日记中写道:“整节试讲下来,教学流程还算完整顺利,学生们的配合度很高,每个问题都有学生积极回答,几乎打消了我在上课之前所有的顾虑,我坚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好老师。”

(2)与实习前理想二语自我提供其教师动机主力不同,李宁在实习过程中对于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有了清晰的认知,教师、学生、同伴、教学环境、工作经历等对她产生了影响,她在授课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理想自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她意识到实际课堂操作的复杂性:“由于经验的不足,这节课还是有很多问题,我以前认为一个好老师的英语学科水平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这节课中,我将教的部分进行了精心设计,却发现教师‘教的成分太多,学生的反馈不充分;教学设计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作为年轻教师,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不怕有问题,有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成为我转变成优秀教师的道路上最大的助力。”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老师值得她做进一步的思考。

四、结语

教育实习是多数英语教师在入职之前接受的唯一实践途径,职前教师在入职之前接受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的输入,然而她们在实践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和动机变化是很难提前预知的,因此对于教师动机的研究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做好实习安排、深化职前教师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通过针对性活动加强英语职前教师动机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教师动机的研究结果能够帮助职前教师对于教育实习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从而以更加积极更加理性的心理来面对实习过程中教师动机的变化;对于学校与教育部门而言,对英语职前教师的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他们调整决策制定细节,如实习时间的确定,实习中学以及中学指导教师的选择,从多方面为职前教师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D?rnyei Z.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In D?rnyei Z, E Ushioda (eds.).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M].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2]Sinclair C. Initial and changing student teacher motivation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8:79-104.

[3]郭新婕,王薔.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40(3):28-33.

[4]韩佶颖,尹弘飚.教师动机:教师专业发展新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14,41(292):88-95.

[5]于雪雯.国内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动机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5(19):179-180.

[6]于守刚.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9,39(04):81-84.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实习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对心理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