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1-11-02于明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利润分配高校问题

摘要:本文就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现状,描述了目前我国高校经营性资产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根据辽东学院经营性资产管理经验和效果反馈,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高校;经营性资产;问题;健全和完善;利润分配;盘活外包;引进专业人才

高校是培养新时代国家建设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在高校发展迅猛的今天,各高校必须探索自我发展之路,通过已有资产的盘活和强化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实现自我增收与创收,以弥补高校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但高校有着非盈利属性,其在发展过程中经营性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更好的促进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就应立足于高校经营性资产实际和面对的困境,通过新的管理模式来提升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使高校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资源担负起高校转型、技术孵化和教学科研延伸之路,为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实际困境

1、固定资产管理相对弱化

鉴于高校的非盈利性质,便产生了一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的意识,就产生以下问题:各级部门只是简单的应付差事,资产有多少,是谁在管理,不清楚,甚至资产已经报废了,可账目还在。日常监管不到位、对实物资产管理不重视等,资产管理部门虽然每年都进行抽查,但大多流于形式,清查不彻底,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加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处于不断的调整和更新,大量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准确入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资产管理的缺失。大量的可以经营的资产受管理体制制约,只能闲置。

2、利润分配政策不合理

在高校企业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高校的校务运营一般是分开的。这是为了尽量保留高校非盈利性单位的属性,最大化的保护高校的专有职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而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水平,但却给高校经营性资产的分配带来问题。在大部分实施企业化改革的高校中,经营性资产的收益由资产管理公司获得,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不能如约履行利润分配规则,导致高校对这类资产的运营收入不能及时获得。还有些資产管理公司按照要求对利润全面分配,但却导致下属单位和企业的资产一年一清零,导致这些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发展自身,影响了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经营性资产利润的获得。

1.3财务管理不规范

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高校经营性资产获利合理分配的关键。但由于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相比于其他学校事业单位财会制度有本质上的区别,导致很多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也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经营性资产利润最大化的实现,使得经营性资产的增收效益无法有效发挥,甚至埋下资产流失的隐患,降低了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影响了高校和资产管理企业的发展。

1.4经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制度,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企业一般是由高校校长或其他领导牵头成立的,虽然这有助于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帮助高校获得更多的利润,但由于经营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质量。由于经营性资产管理企业离不开高校的管理体系,导致企业财务自由度不足,受行政化影响较大,影响了其利润最大化和专业化发展。

2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配备专责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及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做好日常借用、维修、报废等记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不同类型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年限确认,按月计提计入相关费用;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实物盘点,对丢失和调动的固定资产及时上报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对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求先做技术鉴定,再走审批流程,最后进行账务处理;规范固定资产核算,避免出现账目以外的固定资产,保证国有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2.2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

高校经营性资产的利润虽然主要是为高校发展服务,但为了实现经营性资产利润的最大化,仍然需要通过利润分配政策的完善,在提高高校资产收益的前提下,使资产管理企业和其下属单位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运营资金。这就要求公司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利润分配制度,该制度不仅能够实现利润的依法分配,还能够兼顾多方利益,从而为高校、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下属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首先,要保证高校在体系中的利益,确保高校能够及时的获得资产利润,为高校的发展铺平道路。其次,要保证资产管理单位和其下属企业能够保佑一定的利润和资金,从而为其专业化发展打好基础。只有做好利润分配,才能使多方在资产管理中获利的同时,能够最大化的激发高校经营性资产的价值,从而避免做坐吃山空,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促进高校经营性资产的增值,为高校的发展和市场化背景下的利润增收打好基础。

2.3制定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只有利用好高校的科研能力,必然能够实现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利润的目的,并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但这无疑对财务管理体系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很容易造成高校经营性资产的流失,并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这就要求高校资产管理企业,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并综合本地区和高校自身的经营发展特点,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不仅能够精准的计量经营性资产的保有量和其供应、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财务情况,还能够服务与企业财务预算、筹资决策、分配决策等。不仅能够保证资产管理企业获得足够的经营利润和发展资金,还能够为高校合法的权益做保障,并实现高效固有经营性资产的增值,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2.4引进和培养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

想要完成上述目标,就需要打造一支技术水平优秀、专业素养高的团队。鉴于我国高校企业化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加强对外来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但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仍然要以人才的自我培养为基础,通过调动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培养一支专业的、优秀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队伍。只有不断提高公司的整体人才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开拓创新,为高校经营性资产利润的获得和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相信随着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积累,高校企业化改革将会越来越成熟,将会最大化激发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活力,为高校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于明(1969.11),男,汉族,东洪市人,本科  经济师  研究方向:商业经济。

猜你喜欢

利润分配高校问题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课堂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昆仑万维:“10转增30”破纪录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