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科普类报纸的转型发展之路

2021-10-30周游

新闻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书转型

周游

【摘要】科普类报纸面临转型挑战,广西科普传播中心以出版的《小博士报》为依托,出版《大开眼界》系列丛书,趟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实践表明,认清媒体转型发展的核心本质,积极出版科普类图书,不断延伸报纸版面,服务好广大青少年读者,满足广大读者的核心需求,在媒体转型发展之路上也能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科普类报纸;转型;图书;大开眼界

转型发展是传统媒体发展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各地主流媒体从载体、方式、渠道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取得诸多成功经验。从2015年到2020年,广西科普传播中心以出版的《小博士报》为依托,出版《大开眼界》系列丛书5册,2次在广西科普创作大赛、广西十佳科普读物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多次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实践表明,媒体转型发展必须认清核心本质,敲定转型方式,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方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把握需求的变与不变是转型发展的前提

(一)读者对象有什么改变

《小博士报》是一张面向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科普类报纸,在探索转型的方向时,要了解新时代的读者对象有了什么改变。

2021年7月20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94.9%,比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超过1/3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小博士报》编辑团队研究认为,利用网络的未成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但是,他们利用网络的用途是进行不同的学习——过去半年中,89.9%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连续2年保持增长。其中,通过互联网复习、学习课外知识、接受在线教育辅导的比例均持续增长,且较2018年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

(二)读者对象有什么没变

未成年人对学习的热度不断提升,背后是对科普的需求不减。2020年12月24日,科学技术部发布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调查结果。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477个,参观人数达到2.43亿人次,比2018年增长10.93%。[2]这表明,到科普场所接受科普、开展学习仍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通过科学探究、小实验等途径开展学习和接受科普。统计表明,全国成立青少年科技兴趣小组数量达18.25万个,参加人员达1382.14万人次;举办科技夏(冬)令营1.36万次,参加人员238.90万人次。[3]

《小博士报》编辑部注意到,青少年在网络上积极开展学习与接受科普,也能找到相关调查数据的印证。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百度指数发布的《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表明,未成年人對社会热点表现出较大的科普需求。2019年第三季度“,耐药性”相关科普搜索指数累计为111.75万,搜索内容主要为“艾滋病毒耐药性”等。报告表明,关注“艾滋病毒耐药性”的网民构成中,0~19岁的网民占比14.5%。[4]

(三)变与不变的本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发展,一方面是青少年触网的年龄变低、数量增多,但触网的主要目的仍是学习与接受科普;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对进入科技场馆学习、参加科普活动仍抱有极大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科学好奇心。这些变与不变能给出什么启示?

《小博士报》编辑部认为,在这些变化与不变中,青少年的核心需求仍是学习与接受科普,这与《小博士报》一直坚持的办报理念是一致的。1984年创刊以来,《小博士报》办报宗旨是为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做好服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办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赢市场,以向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为己任。向少年儿童传授科学学习方法,引导少年儿童崇尚科学,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转型过程中,《小博士报》理应坚持不断满足青少年读者的科普需求,这不应也不能变化。

在近年来的转型发展中,《小博士报》坚持品牌主导、主业带动、四轮驱动、全面发展的战略。《小博士报》也因质量优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多次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的认可,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专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好评,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屡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励。在经营、活动、项目、图书出版的“四轮驱动”中,经营主要是瞄准小记者活动、研学活动,活动主要是瞄准青少年校园等社会公益类科普活动等,项目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是瞄准青少年网络知识竞赛、科普金童谣大赛等赛事,图书出版则是瞄准青少年科普图书的编辑出版。这“四轮”发展战略,初心和使命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读者对科普的不同需求。

二、满足读者的核心需求是转型发展的方向

(一)图书是报纸延伸转型的好载体

从出版报纸转到出版图书,在一些人眼里算不上转型成功,甚至认为这是往后退而不是往前进的举措。《小博士报》编辑团队认为,事实刚好相反,出版图书对《小博士报》而言恰恰是一种较好的转型途径,因为转型应该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基本点。

青少年触网早触网多是事实,但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和实际行动中,督促和要求孩子少用电子产品仍是“主基调”,引导和要求孩子阅读优秀报刊和优秀图书,深入学习科学知识仍是“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面对青少年强烈的科普需求,《小博士报》利用图书作为报纸版面的延伸,做深做透现代科技的科普,弥补报纸版面容量的不足,成为一种较优的转型选择。

近年来,《小博士报》按照包括图书出版在内的“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已编辑出版《大开眼界》系列丛书、《科普金童谣》系列丛书和《歌谣绘广西》《我最闪亮》《画说成长》《我是小小创客》等,取得了各个层级的多个奖项,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好评,社会效益显著。

(二)科普图书要打造精品打造品牌

一张报纸经过几十年经营,在各方努力下有可能成为知名品牌。图书要成为品牌,则和报纸品牌之路有所不同。一张报纸出版周期短者以天计,长者以周计,每期报纸都是品牌打造之路,而图书极有可能就是出版一两本,相对而言能成为品牌的可能性要低一些。

《小博士报》编辑团队认为,既然把出版科普类图书作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那么科普类图书也要打造精品,打造自己的品牌,走一条“长路子”——挑选部分图书确定为重点图书,作为系列丛书定期出版、重点打造。近几年,《小博士报》已确定《大开眼界》《科普金童谣》等为连续出版的系列丛书,按照要求将每年出版一本。《大开眼界》系列丛书每出版一本,都得到科协、科技、教育、邮政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宣传推广,推荐参加各种活动,进入广西部分中小学校。在历经几年打磨后,《大开眼界》系列丛书在全区中小学校师生中获得了较好的口碑,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图书内容要精益求精严格把关

报纸和图书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出版物,它们有不同之处,也有共通之处。与出版报纸一样,要想一套系列丛书在市场上得到市场和读者的认可,一定得下一些“苦功夫”。

一是选题要把关。科普图书要紧跟社会热点,普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但在这些数量众多的科技里面,编辑团队要有针对性地初步筛选,选择既前沿又接地气的科技进入图书,争取更多更广泛的读者。《大开眼界——走进科技前沿2019》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发展的指示精神,组织公众关注的5G技术、材料科学、航天及太空探测、人工智能、生态科技等热点前沿科技内容,用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科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大开眼界——走进科技前沿2020(医药科技)》以此为背景,盘点了当前最前沿、最先进的医药科技知识,让公众了解当前医学发展的总体情况,增强公众捍卫健康的信心,坚信抗疫斗争一定能取得胜利。

二是形式要多样。科普类图书要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形式一定要积极创新,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排版一定要美观新颖,才能争取到青少年读者群体。在《大开眼界》系列丛书中,编辑团队认真研究青少年的群体特点和阅读兴趣,充分运用编辑语言,加强图片的使用数量,合理新增示意图等,科学使用资料图片,积极运用色彩色块,灵活使用知识链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语言要生动。科普类图书的语言一定要生动活泼,才能吸引更多读者。在《大开眼界——高科技让生活更美好2015》中,编辑团队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嘿,亲爱的读者,我们是你们的新朋友奇奇和妙妙。我们是两个对高科技充满好奇的机器人。过去的某一天,我们乘着时光机‘咻’的一声来到了这本书稿里,‘3D打印机’等高科技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东瞧瞧、西看看……”“这两个活泼好动的小机器人实在是太可爱了,它们一出现在编辑部,眼珠就滴溜溜地转,还不停地问东问西,叽叽喳喳的,可爱极了!就冲着他们这爱科学、爱钻研的精神,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致拍桌子决定——就让这两个小家伙当这本书的小导游……”用语言对读者的年龄层次进行精准定位,这也是图书成功的原因之一。

三、理解需求和整合资源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科普宣传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随着公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高质量科普作品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小博士报》和《大开眼界》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指引,不断在报纸和图书出版中探索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路途和方式,使得报纸和图书产品稳步发展,不断畅销市场。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目标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远景目标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5]《小博士报》编辑团队认为,这个目标意味着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今后《大开眼界》系列丛书要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选取内容题材,不断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同时,《大开眼界》系列丛书也要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通过在图书中配发二维码,链接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实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努力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优秀接班人。

(二)辩证统一看待来自政府和市场的要求

作为组织和开展科普工作的主力军,科协组织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版《小博士报》的广西科普传播中心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上级单位即是统筹全区科普工作的广西科协。《小博士报》编辑部承担出版的《大开眼界》系列丛书即是广西科协下达的项目。

作为科普部门,科普图书要肩负一定的科普宣传职责,把一些亟待宣传的科学知识传播给社会公众。而作为青少年读者,他们对科普图书的要求则是有料有趣、好看好玩、通俗易懂。在出版图书过程中,《小博士报》编辑部认为两者的要求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两者也是辩证统一的:一些科普宣传的任务和有料有趣、好看好玩并不冲突,甚至一些科普宣传完全是站在读者需求角度来开展的。如《大开眼界——走进科技前沿2018》就是融合了两者需求的一个好例子。该书分为上、下篇,上篇讲述了人脸识别、氢燃料电池、基因编辑等20多项“网红”高科技,下篇则介绍了“自带灭火器”的新型电池、自愈混凝土、新型电子皮肤国内外多个领域的近百项科技前沿成果。很多读者阅读后,对科技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图书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

在《大开眼界》系列丛书的选题中,《小博士报》也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注意征求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应急、地震、气象等部门的建议,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宣传需求和科普热点融入即将出版的图书中,既有社会效果,也有市场效应。

而在丛书出版过程中,《小博士报》也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力量,一同完成各类科技成果的撰写、收集和整理。如《大开眼界——走进科技前沿2019》出版过程中,就邀请了广西北科传媒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科技新闻采写能力和具有科普图书出版经验的采编人员一同完成采编工作。《大开眼界——走进科技前沿2018》出版过程中,动员了广西科普传播中心和北京科技报社具有多年科技新闻采写、科普传播经验的记者、编辑进行综合整理,力求能基本反映当今科技前沿发展的新理论、新趋势、新产业,把图书打造成为大众了解国内外科技创新趋势的一扇窗口。

四、結语

从0到1,从“报”到“书”,《小博士报》在探索媒体转型发展之路上不断努力,出版了近20本科普图书,取得了多个层级的若干奖项,得到了不少学校师生的肯定和赞扬。事实表明,媒体转型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为转型而转型,不能为融合而融合,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只要认清转型发展的核心本质,敲定转型发展的表现形式,满足广大读者的关键需求,不断探索创新,一定能找到符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EB/OL].(2021-07-20)[2021-08-16].http:// cnnic. cn / hlwfzyj / hlwxzbg / qsnbg / 202107/P020210720571098696248.pdf.

[2][3]科技部.科技部发布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EB/OL].(2020-12-24)[2021 -08 - 16]. http://www. kepu. gov.cn/www/article/9313c99e217a4785a 6790fde9a13480e.

[4]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百度指数.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EB/OL].(2019-12-09)[2021-08-16].http:// www.kepuchina.cn/notice/ss/201912/ P020191209515357456417.pdf.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EB/OL].(2021-06-25)[2021-08-16].http://www.gov.cn/zhengce/con? 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图书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第十三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结果
综合性图书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