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准牛:科技赋能 领跑互联网保险创新赛道

2021-10-30东方欲晓

中国商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责任险客户科技

东方欲晓

近年来,世界保险业发展迅速。行业相关报告显示,保费收入由2016年的4.7万亿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6.1万亿美元。不过,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与世界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在空间。

从数据来看,中国保险深度在2011-2017年期间与全球平均保费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7年之后差距又不断扩大,到2020年中国保险深度为4.45%,与世界保险深度依然有64%的差距。另一方面,从保险密度来看,2011-2019年,中国人均保费不断增长,保险密度与世界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但差距依然很大。

21世纪,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消费习惯,互联网保险也应运而生,迅猛发展。相比于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不仅可以“量身定做”,还可以让保险产品更加场景化和去中介化,而且投保和理赔模式更便捷。

如今在互联网平台上,保险与消费正展现出一种互相促进的“共生效应”。保险进入消费场景,有效提升了互联网消费活力,让用户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蓬勃生长的互联网消费又反过来激发了更多的保险需求。在这种互惠互利的情况下,催生了更多保险场景,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创业公司开始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发掘其更深层次的需求。根据业内相关人士预测,未来保险的场景会越来越分散。互联网保险深耕的场景既会覆盖传统的吃穿用住行,也有随着消费升级、服务内容多样化和技术进步新诞生出来的场景,焦点不会是唯一的,而是交替变化的。

保准牛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保险科技与数据驱动的定制保险科技企业,目前已经相继完成了4轮融资。保准牛先后为十多个行业定制了上千种保险产品,在大健康、蓝领、体育、泛互联网、医药等领域持续不断地为客户赋能,主要客户包括招商局、58速运、百度外卖、新氧、康爱多、百融金服、体育之窗、特步、36氪等头部企业,累计帮助超20000家B端服务超过1. 5亿保险用户,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及部分海外城市。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保准牛拥有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并全资控股全国保险经纪牌照,已在全国多地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通过大数据精算及保险科技能力,赋能近百家保险公司,为产业场景持续定制多样化创新保险产品。过去5年,保准牛完成多次科技、产品、服务升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保险科技赛道的标杆企业。

案例背景

互联网保险是一种新兴的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的保险营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互联网保险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但在这十几年间,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保险行业的方方面面。

与传统的保险形式相比,互联网保险表现为选择更自主、责任更简单、价格更低廉、销售更便捷。这种优势让互联网保险的迅猛发展成为必然。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规模保费收入达到1766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为1394.4亿元,占比接近八成,渗透率为6.6%;财产险保费收入为371.12亿元,渗透率为5.1%。

去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聚焦互联网保险销售页面管理与销售过程记录,明确互联网保险销售环节、页面内容与互动方式,创新销售页面版本管理机制,应对互联网背景下由于保险销售页面不断迭代更新带来的取证难等问题。

案例描述

匹配用戶个性化需求

保准牛创始人兼CEO晁晓娟在多年的从业过程中发现了保险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匹配存在严重问题。传统保险公司和中介多为标准的保险方案,且保险责任针对性不强;保险销售因“佣金导向”而向企业推荐高利润、匹配度低的产品;不少企业对保险行业较为陌生,没能完全理解保险条款,常发生理赔难、不理赔的现象;传统保险公司对接中小规模企业的意愿并不强烈……

“只有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场景保险才是刚需。”摸清了人们谈“险”色变的原因,晁晓娟提出了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经验去思考这些问题,借助互联网帮助传统保险公司转型,让传统保险互联网化。

晁晓娟表示,很多客户有迫切需求,但是传统保险无法很好地适配这种需求,如何通过个性化产品定制、人性化服务与传统保险供给端形成优势互补,真正解决客户的保障需求,是值得探索的领域。这也是她创办保准牛的初衷。

保准牛是以保险科技与数据驱动的定制保险科技企业,依托保险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维驱动,运用先进的AI和大数据驱动技术,通过数据化算法和产品模型形成动态迭代的反馈闭环,为万物、万景、万人、万场,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及服务。

目前,保准牛的核心业务分为四大板块:保准创新定制、保准雇主、保准体育及保准健康。

保准创新定制,针对互联网新兴场景风险,千人千面地为客户定制保障。目前已服务泛互联网、共享经济、O2O、餐饮、医美、旅游、教育、机械、家政等众多领域。

保准雇主,专注解决各行各业的不同用工风险,覆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超4亿人群,可针对正式工、灵活用工等不同用工形式提供保险保障。同时拥有超过4万个工种的定价库和自主研发的风控系统,可帮助企业精准识别潜在用工风险,并通过为企业及员工定制个性化保障方案,化解企业用工风险,解决企业和员工后顾之忧。

保准体育,保险产品覆盖280种体育项目及运动场景,七大产品体系全面满足赛事方、场地方、活动方、职业体育和大众体育的保障需求。

保准健康,布局医药健康行业,为家庭及个人提供个性化保险方案定制产品和服务。同时创新推出“医+药+保”的险药融合新模式,通过“产品+场景+服务”全方位赋能传统医药企业发展,帮助医药企业突破发展壁垒,进一步提高了客户和企业价值。

“风控黑科技”神盾系统保驾护航

据了解,2019年,我国责任险市场规模近800亿元,责任险保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增速高于20%。责任险增长速度远高于产险增长速度,根据西方保险业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法制制度健全,以及互联网渠道发展,未来责任险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传统的承运人责任险保费规模下降明显,几年前还是责任险第一大险种,目前市场份额不足12%。雇主责任险发展较快,成为责任险细分市场第一大险种,也是中小企业的规避用工风险的刚需产品,2019年保费规模约200亿元。责任险整体赔付率约63%,其中职业/管理责任和雇主责任赔付较高,风险控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这种情况,保准牛耗时三年,累积录入40000+工种数据,打造了“神盾”智能风控系统,帮助保司精准定价,平均降低赔付率40%。保准牛为每个企业客户生成企业画像,提供多维度的业务及风险分析,打造保前、保中、保后风控闭环,优化业务结构,合理控制风险的“神盾”系统。

保准牛风控黑科技神盾系统的诞生是基于以雇主责任险为代表的客户需求和风控需求产生。开放的风控能力首先要以商业理解为前提,业务的理解需要贯彻始终,业务知识和经验也必不可少。其次,线上化和技术是核心举措,风险模式层出不穷,模型需要不断迭代,不论是混合模型的效果更好,还是科技能不断提升模型效果,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产品迭代让风控事半功倍。再次,数据是基础,要网上行为埋点,洞察客户行为序列,通过数据需要不断地积累,充分用好内外部数据,数据需要做好标准化,数据安全也是重中之重。最后,风控还需要客户的参与,从客户角度做风控,帮助客户降低风险,让客户主动参与效果会更加显著。这就是保准牛神盾系统建设的主要原则。

案例分析

优化创新 打造“1+X”工具集

经过在行业中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保准牛总结出如今国内责任险风控建设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技术手段单一,底层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渠道,业务数据驱动模式尚未建立,同时缺乏过程管理,系统化和流程化薄弱;二是风控对象是小客户,大客户大而不能动;三是与客户交流太少,没有形成反馈闭环,很难做到知己知彼;四是以事后风控项为主,价格杠杆利用率低。

面对这些问题,大多数保险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创新。然而,关键底层技术纷繁复杂,选择哪些技术为业务服务、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适合自己的业务中既是技术难题,又是商业难题。

在几年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保准牛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优化与整合创新道路。

首先,保准牛选取了适合责任险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层平台进行优化,明确关键技术的适用范围,强化技术与业务对接的精准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关键技术的作用。由此,保准牛搭建了牢固的底层数字技术设施,随后构建了“统一数据-统一模型-统一服务”三层数据中台体系。

通过一系列“技术组合拳”,保准牛责任险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神盾风控系统为核心的科技赋能工具集,在投保和服务自动化、分销推广、市场推广和展业等领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智能化体系。

保准牛将这套自研体系称为“1+X”工具集。“1”是指通过神盾风控系统构建全闭环风险管控体系。神盾风控系统能够实现“保前、保中、保后”的全闭环风险管控,研发包括客户风险评分、客户风险档案、智能风险定价引擎等风险管理模块。

在神盾系统架构中可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保前风控主要是过滤风险,利用各类客户灰黑名单在销售阶段就进行风险筛查,防止遗漏异常高风险的群体;第二层保中风控主要打造风险管理闭环,首先通过风险监控与识别模块,识别不同粒度的风险情况;第三层保后风控主要是事后风控;第四层是神盾系统的基础层,包括各类底层库,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信息库、KRI指标库、风控策略库。

在保险风控的各个环节,保准牛都尽可能地运用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确保风控决策的精准性,从而实现科技对业务领域的赋能。

拥有核心风控体系之后,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上研发对应的系统便是保准牛体系中的“X”。

在分销推广领域,保准牛研发了“领客牛”平台,整合“产品+管理+服务”全流程,帮助销售人员轻松在线开展业务,同时为渠道和客户赋能,便捷管理各种场景下的风险。

针对保险投保和服务自动化方面,“闪电牛”平台使用电子签、OCR、智能核保引擎等技术手段,实现投保、保全、理赔的 “无纸化”全流程在线操作。除此以外,“保准知道”平台利用AI机器人、NLP、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输出专业的保险知识,实现了客户精准咨询、在线培训、风险评测、核保资质核查等在线服务。

“云查勘”平台则实现了理赔环节的在线视频查勘,利用人脸、证件、单据识别技术,完成出险人身份认证、案情验真、查勘定损等查勘内容,大幅提升理赔的效率。

不仅如此,在保险市场推广与展业领域,保准牛还研发了To C端的“销售e”智能销售助手,以及To B端的“B点通”客户运营平台。

基于这套科技赋能工具集,保准牛为每个企业客户生成企业画像,提供多维度的业务及风险分析,打造保前、保中、保后风控闭环,构建了“市场+产品+服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系统生态。晁晓娟透露,目前保准牛所有工具和方法论都已成功申请软件著作权,专利也在申请中,工具套件已赋能10000多家合作伙伴。

内外兼修持续推出新产品

当然,工具集对于保准牛来说只是“内功”,还需要修炼“外功”,使产品能够规模化、可复制、快速迭代。这份“外功”,便是雇主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为此,保准牛首先成立专业的风控小组,对风控流程进行梳理并标准化;制定风控管理规则和处罚办法,目标明确,責任到人;明确动态定价和风控减损管理办法和规则;与渠道风险规则对齐,共同做好风险管理;加强系统升级和数据化驱动;同时检视和回溯分析流程数据监控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目前,保准牛的标准工种体系超过3000种,远高于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平均1000种,且细分工种已经超过40000多种。保准牛拥有全国最全的工种标准库,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以确保在最大限度内满足客户需求。

“1+X+标准化”系统建立之后,产品创新便如泉涌。如今,保准牛已经依托这套系统推出了“雇主保”、“零工保”、“企业保”、“无忧保”等多个产品,未来新产品的想象空间也得以不断扩大。

2015年8月,保准牛正式成立;2016年8月,获得经纬、新毅的A轮融资;2018年9月,成立保准牛体育子公司,提供体育保险定制服务;2019年7月,切入健康领域,开启健康保障专属定制服务;2020年6月,启动雇主责任险风控联盟建设,推动行业风控科技升级……就在今年4月,保准牛又获得了由曦域资本、华智资本投资的C1轮亿元融资,用于持续加大保险科技和数字化体系的升级。短短6年时间,保准牛用一个又一个成绩证明着自己的无限可能。

截至目前,保准牛已在互联网、蓝领、体育、健康、教育、物流等领域持续不断地为客户赋能,定制上千款保险产品,累计帮助超2万家B端服务超过1.5亿保险用户,服务范围辐射全国200+城市及部分海外城市。未来,晁晓娟表示,保准牛将继续运用保险科技为产业赋能,推动保险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销、产品创新、服务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要做到极致,这样才能让保险与用户更好地遇见。”

猜你喜欢

责任险客户科技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全面推进校方责任保险 积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请问您怎么称呼
23
关于发展我国产品责任险的相关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