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及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2021-10-30伯青云袁建树吴善君王一名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飞秒焦点晶状体

伯青云,袁建树,吴善君,王一名

白内障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迄今没有确切的药物能延缓或治疗白内障,手术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1-2]。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及人工晶状体的不断更新,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概念已得到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普遍认可。手术技术革新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对于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居中性、精确性明显优于手工撕囊,并且减少术中超声乳化的能量和时间[3-5]。理想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中近全程视力,现今各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的问世正是基于此要求。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多焦点IOL主要包括折射型、衍射型、阶梯渐进衍射型,以及近来出现的区域折射型及三焦点等[6]。因此面对患者不同视觉需求(如夜间驾车、电脑操作、阅读、棋牌娱乐等),在保障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植入合适的多焦点IOL 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行飞秒激光辅助下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三种不同多焦点IOL植入术56 例(72 眼)的疗效和视觉质量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 年11 月至2017 年3 月于宁波市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6例(72 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植入AT LISA tri 839MP 人工晶状体组(18 例/24眼),植入L-313 MF30 人工晶状体组(20例/24眼),植入SN6AD1人工晶状体组(18例/24 眼)。所有入选患者均无全身严重系统性疾病,无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术前散光度数<1.00 D,并排除角膜病、青光眼、眼底疾病、角膜屈光手术史及内眼手术史等眼部合并症。3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情况

1.2 手术方法 术前行常规入院检查。眼科专科检查包括非接触式眼压计、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眼部B 超及OCT 眼底检查,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计算得出,手术预留的屈光度数接近正视眼水平。术前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结膜囊内滴入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3 次做表面麻醉,设置飞秒激光相关参数,嘱患者术眼注视固定后行飞秒激光,取出飞秒激光所截完整前囊,行囊内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及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吸出粘弹剂,人工晶状体位正,水密切口。手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1)术后常规检查:术后1 d、1 周、1 个月、3 个月常规验光,测量眼压,裂隙灯下检查眼部情况,观察术眼切口愈合情况、角膜反应、前房闪辉、人工晶状体位置、后囊膜及眼底情况。(2)术后视力检查:术后1 d,1 周、1 个月、3 个月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术眼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5 m);应用中近距离视力表检查术眼裸眼中视力、近视力及最佳矫正中视力(80 cm)、近视力(40 cm)。(3)术眼离焦曲线绘制:术后3 个月应用综合验光仪根据验光结果在最佳矫正远视力情况下将每隔0.5 D(+2.00 D ~- 5.00 D)试镜所测得的视力做成曲线图。(4)对比敏感度检查:术后3 个月使用Vista vision 型对比敏感度仪测量患者术眼在最佳矫正视力情况下,在明光、暗光两种状态中,6 种空间频率(0.75、1.5、3.0、6.0、12.0、18.0 c/d)下的对比敏感度。(5)问卷调查:术后3 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解患者术后对远、中、近视力的满足程度,术后电脑上网、阅读等中、近距离是否需要配戴眼镜,采用简化后的《美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及评分,分值越低,患者术后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常规检查 客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 例(7 眼)患者诉干眼症状,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后症状缓解,余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2.2 3 组术后远视力比较 3 组术后裸眼及矫正远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3 组术后裸眼远视力及矫正远视力比较

2.3 3 组术后中视力比较 3 组术后裸眼中视力及矫正中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3 组术后中视力比较

2.4 3 组术后近视力比较 3 组术后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近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4。

表4 3 组术后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近视力比较

2.5 术后离焦曲线比较 L-313 MF30及SN6AD1 组离焦曲线呈双峰状,在0 D和- 2.5 D形成远、近两个焦点;而AT LISA tri 839MP 组在远、近两焦点之间衔接平稳,未见明显下降,远、中、近全程视力表现稳定。见图1。

图1 3 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术后3 个月平均离焦曲线图

2.6 术后对比敏感度差异 术后3 个月行对比敏感度检查,发现3 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在暗光、明光条件下均处于正常人水平,未发现对比敏感度下降,且3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2。

图2 3 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平均明光及暗光对比敏感度值

2.7 3 组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比较3 组应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仅少数患者存在轻度视觉不良症状,除少数患者在特定情况下(夜间开车、从事精密手工操作)需要配戴眼镜外,大多数患者日常生活均可摆脱眼镜,脱镜率分别为95.83%、91.67%、83.33%。3 组对远、中、近全程视力的满意度评分及脱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3 组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术后获得接近正常人的全程视力,因此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应用已成为白内障手术中的焦点问题。

本研究采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三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中AT LISA tri 839MP 是折衍结合型,0 ~4.34 mm 中心三焦,周边双焦,近、中附加度数为+3.33 D 和+1.66 D;L-313 MF30 为区域折射型,双区域分别负责中近视力和远视力,同时避免同心圆衍射环相关干扰;SN6AD1 则应用阶梯渐进衍射技术,中央渐进衍射区,周边非球面折射区,并增加了+3.00 D 附加值。三种人工晶状体获得全程视力的原理各不相同。根据上述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远视力提升方面,三者均表现突出,并无明显差别,与文献[7-9]报道结果相同。中、近视力方面,AT LISA tri 839MP 表现较好,其次为L-313 MF30,SN6AD1 次之。对比敏感度检查更加准确地体现人眼的实际视觉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在暗光、明光条件下均处于正常人水平,未发现对比敏感度下降,且三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同时发现部分术前行相同对敏感度检测的患者,各空间频率术后检测值均有提升。虽然该结果存在主观偏差,但与Plaza-Puche 等[10]的报道结果相似。

目前,飞秒激光辅助下的白内障手术是当今安全性与精确性最高的一种手术方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11-12]。本研究病例均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撕囊完整、居中,直径统一(5.5 mm)。同时,术中在启动超声头需与后囊保持一段距离,对于有核的碎片应及时清除,以免碰伤角膜内皮及避免破囊,尽可能吸尽粘弹剂。同时抛光后囊膜动作轻柔也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原因[13-14]。

根据早期的随访调查研究,患者对于上述三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满意度较高,其中AT LISA tri 839MP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无论在全程视力还是视觉效果,脱镜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首先病例样本量并不是很大;其次3 个月是短暂的随访期,患者可能随时间经历屈光变化,以及由于后囊混浊而导致的视力下降,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后续随访调查来更精确地比较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飞秒焦点晶状体
焦点
全飞秒与半飞秒的区别
基于飞秒激光的固体危化品切割机床设计与开发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溴丙烯在800nm和400nm飞秒激光强场下的解离电离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焦点
基于飞秒脉冲相关法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