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绿洲干旱区不同棉种主要性状综合评价及分析

2021-10-30吾买尔江库尔班努斯热提奥斯曼阿尔曼阿不利米提张鹏忠吐尔逊江买买提

新疆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籽棉单株性状

吾买尔江·库尔班,努斯热提·奥斯曼,阿尔曼·阿不利米提,李 杰,张鹏忠,吐尔逊江·买买提

(1.新疆农业科学院库车陆地棉试验站,新疆库车 842000;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3.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91)

0 引 言

【研究意义】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优质品种是其生产的核心,增产贡献率可达30%以上,因地制宜选择、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培育适宜品种对促进棉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4]。【前人研究进展】戴茂华等[5]通过对10个北疆优质杂交棉新品种(系)的若干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果枝数、株高和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影响较大。李永山等[6]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自育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衣分和单株结铃数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董承光[7]等研究发现,整齐度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及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比强度与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是,受研究群体相对较小、材料来源不同、种植环境及方式差异大等因素影响,前人研究结论具有较大差异[8-9]。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2017年种植面积达2 217.47×103hm2,总产456.6×104t,均超过全国的70%以上[10]。【本研究切入点】新疆高温干旱,属典型的灌溉农业区,水资源匮乏、水分利用水平低是制约新疆棉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11-12],加上独特的自然条件、栽培模式、植株生长的系统性、多样性,需要筛选、培育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性的品种,针对南疆陆地棉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的研究报道很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个棉花品种为材料,分析新疆干旱绿洲区“密、矮、早”,“大群体,小个体”栽培下棉花农艺形状、品质、根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主要性状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南疆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棉花品种,为选择品种、制定栽培措施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新疆农科院库车陆地棉试验站棉花根系原位观测平台基地进行,地理位置41°09′N,83°15′E,海拔910 m,年降水量50~80 mm,年蒸发量2 800 mm左右,无霜期200 d,有效积温4 300~4 500℃,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土壤质地为砂壤土,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0.13 mg/kg,全氮0.72 g/kg、速效磷13.2 mg/kg、速效钾154.4 mg/kg。

材料为新疆农科院经作所棉花品种,分别为C460、C8517、C4769、新陆202,以及石185等年代比较早的新疆陆地棉品种的重要核心种质资源,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早熟、超高产特性的10-108-3(新陆中42号提高系)、AY4、26号;高产、稳产特性的种质材料3、4号(新陆中28号提高系);抗逆种质新陆中36号、中棉所41号;早熟新品种新陆早59号、新陆早60号、新陆早63号;适应性、稳产性好的军棉1号等16个棉花品种(系)。

1.2 方 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1膜6行种植,行距配置(10+66+10+66+10)cm,株距10 cm,小区面积54 m2,采用膜下滴灌干播湿出技术,分别于2016年4月17日和 2017年4月14日进行膜上点播,于2016年4月18日和2017年4月16日滴出苗水。

棉花根系原位观测平台基地大田种植,根系原位观测基地,每培养池种植10株棉花用于研究棉花根系和地上部发育指标的研究,滴灌栽培、自然生长(不打顶、不化学调控)。

室内栽培:每盆种植6株,使用营养液漂浮栽培法研究棉花根系生长,营养液具体配方为:四水硝酸钙(945 mg/L),硝酸钾(506 mg/L),硝酸铵(80 mg/L),磷酸二氢钾(136 mg/L),硫酸镁(493 mg/L),铁盐溶液(2.5 mL),微量元素液(5 mL,pH=6.0);铁盐溶液:七水硫酸亚铁(2.7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 3.73 g);蒸馏水500 mL(pH=5.5);微量元素液:碘化钾(0.83 mg/L),硼酸(6.2 mg/L),硫酸锰(22.3 mg/L),硫酸锌(8.6 mg/L),钼酸钠(0.25 mg/L),硫酸铜(0.025 mg/L),氯化钴(0.025 mg/L)。

1.2.2 测定指标

1.2.2.1 生育期

记录棉花播种、出苗及各生育期的开始与结束日期。

1.2.2.2 农艺性状

各处理选择代表性棉株10株,测定株高、始节高、节间长度、始节位、果枝数、铃数等。

1.2.2.3 纤维品质

在吐絮期,收取单株中部正常吐絮棉铃20个,混样,测定其铃重、衣分、衣指、子指,将棉样送农业部纤维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纤维品质。

1.2.2.4 根系性状

采用LC-4800植物根系形态扫描仪和加拿大引进的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Basic32-bit2013)根系图像扫描分析系统,分析根系长度、直径、面积、体积、根尖记数等指标。

1.2.2.5 产量

根据棉花吐絮情况分3次采摘并记录收获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实测每个测坑的棉花产量作为最终的产量数据,并化为每公顷产量。

1.3 数据处理

对产量及品质等数据分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对主要形态指标进行赋值后,用DPS14.5软件采用可变类平均法聚类分析进行聚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棉花地上部农艺性状差异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

研究表明,石185、C460、8517、新陆202、C4769等种质资源材料的株高比审定的品种普遍很低;新陆早59号、新陆早60号、新陆早63号等早熟品种的株高发育比早中熟品种快,株高普遍比较高,10-108-3株高在16个品种中最高,生长速度快。果枝节位军棉1号、10-108-3、C4769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仅为3.2~4.2,新陆中36号最大为7.4。叶龄新陆早60号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达17.2片,军棉1号和AY4最小,其他各品间差异不显著。果枝数新陆中42号的最多,AY4次之,新陆202的最少,各品种果枝数在6.7~13.1,差异显著。AY4的现蕾数最多可以达到31个蕾,4号的现蕾数第二,28.6个蕾;石185、C460、8517、新陆202、C4769等基础种质资源的现蕾数最少。表1

表1 不同品种棉花地上部农艺性状差异Table 1 Differences of aboveground agronomic traits of different cotton cultivars

研究表明,铃数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值为0.93;株高、蕾数、果枝数、主茎节间数次之,其值分别为0.87、0.85、0.82、0.81;叶龄数、果枝节位最小,其值为0.76、0.76。从灰色关联度的数值来看,其值都大于0.75,株型性状(株高、叶龄数、主茎节间数、果枝节位、果枝数、蕾数、铃数)对产量的影响较明显。其中,株高、叶龄数、主茎节间数反映植株发育进程;果枝数、蕾数、铃数与“库”密切相关,反映生殖器官发育动态。表2

表2 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与籽棉产量之间灰色关联度Table 2 Grey relational analyses between major agronomic trait of above ground part and unginned cotton yield

2.2 不同棉花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研究表明,各品种单株铃数差异明显,最多的为10-108-3为9.4个,其次为4号为7.2个,新陆202最少仅为1.8个;各品种铃重为4.5~6.5 g,军棉1号和8517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衣分石185最小为32%,4号最高48.3%。C460、C8517、C4769、新陆202、2-3、石185等新疆陆地棉品种的重要核心种质资源籽棉产量1 500~3 000 kg/hm2,其中C460、C8517等基础种质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的陆地棉基础种质资源材料,C4769、2-3等基础种质资源50年代后引进的种质资源,新陆202是70年代新疆审定的品种。2010年后选育审定的早熟新品种新陆早59号、新陆早60号品种籽棉产量可以达到5 250 kg/hm2以上,南疆历史上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军棉1号产量可以达到5 850 kg/hm2。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特性的AY4、4号可以达到5 429、7 517 kg/hm2,较50年代的陆地棉增加高3倍以上,比41号、新陆中36号、新陆早59号、新陆早60号、新陆早63号高2倍以上。10-108-3籽棉产量最高可达 9 306 kg/hm2。表3

表3 产量和产量性状Table 3 Yield and yield trait

2.3 不同品种棉花主要产量指标间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单株铃数与铃重呈负相关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结铃数与衣分、纤维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铃重与铃壳、棉籽重、纤维重、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铃大铃壳加厚,棉籽重、纤维重、种子数增加;衣分与籽指、衣指、纤维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0.606、0.632;籽指与籽棉重、纤维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538,衣分与种子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32;铃壳与籽棉重、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4、0.691;纤维重与种子数相关系数为0.682。表4

表4 棉花产量指标间的相关性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 of cotton yield index

研究表明,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对皮棉产量的直接影响中,单株铃数的直接作用最大,衣分次之,铃重的直接作用最小。通过分析各个间接通径系数发现,衣分通过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间接作用较大,其间接通径系数为0.437。虽然单株铃数通过铃重对皮棉产量产生负的间接作用,但作用很小,而单株铃数的直接作用较大,所以对于皮棉产量单株铃数的影响较大,二者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66;单株铃数通过衣分对皮棉产量产生正的间接作用,但作用较小;至于铃重,其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均较小,对皮棉产量的改变影响不大。表5

表5 简单相关系数Table 5 Decomposition of sim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2.4 不同棉花品种品质性状特征及根长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各品种绒长和整齐度新陆中60号最大,分别为29.7 mm、88.4%,10-108-3次之,为29 mm和87.9%;各品种马克隆值为4.62~5.73,处于B2级4.3~4.9的有新陆早59号、军棉1号、新陆早63号、10-108-3、8517,其他各品种处于C级。断裂比强度中棉所41最大为29.9新陆早60号,新陆早60号次之为29新陆早60号,断裂伸长率和成熟度各品种差异不显著,分别在6.4%~6.7%、0.83~0.86,断纤维率3号和26号最大达8.9%,新陆中36号最小为6.7;纺织一致性指数各品种差异较大,介于100~160,10-108-3最大,3号最小。表6

表6 不同品种棉花相关品质指标Table 6 Quality measurement result of different cotton cultivars

研究表明,总根长与果节始节、果枝数、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即总根长越大,根系越发达越有利于枝芽的生长;生育期与子叶节高度、果枝数呈负相关关系,与果节始节、比强度、伸长率呈显著的正相关;比强度与马克隆值呈负相关,与伸长率呈正相关关系。表7

表7 不同品种棉花根长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Table 7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root length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cotton cultivars

2.5 不同品种棉花根系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各品种总根长差异明显,在12.82~37.02 cm,3最长,军棉1号次之,C460最短;根的总表面积3最大为2.47 cm2,石185次之为2.42 cm2,C460最小仅为0.9 cm2。各品种总根容积在0.005~0.013,平均根直径为0.002 mm,且差异不显著,根尖数C460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仅为144.7,新陆早60号最多可达660.9。表8

表8 不同品种棉花根系变化特征Table 8 Characteristics of root changes of different cotton cultivars

2.6 根系主要性状相关性

研究表明,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容积、根直径、根尖数、根分叉与籽棉产量之间相关关系很显著,其中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分叉与籽棉产量正相关,根尖数与籽棉产量相关系数最大(+0.117),根表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第2(+0.039 3);根容积、根的直径与籽棉产量之间负相关,根平均直径的相关系数大(-0.185),根容积的相关系数次级(-0.005 4)。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容积、根直径、根尖数、根分叉与籽棉产量结果中得知超高产特性的棉花品种10-108-3,高产品种4号,军棉1号,新陆早59号、新陆早60号,高产品系AY4等品种中,10-108-3,AY4等品系根系性状的发育不是很好明显的降低根系冗余,反而产量不高的3号,石185等品系的根系性状的发育最好表现明显的根系冗余现象。表9,图1

表9 根系主要性状与籽棉产量相关性Table 9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main traits of roots and unginned cotton yield

图1 主要性状聚类分析和籽棉产量Fig.1 Clustering analysis of major traits and unginned cotton yield

3 讨 论

棉株农艺性状是棉株生长发育状况的首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光能利用率,进而影响干物质的积累以及最终产量。张香桂等[14]对 154份国外棉花种质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从中筛选出了矮秆高籽指高纤维强度的材料;李飞等[15]研究了172份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株高、籽指等19 个主要农艺性状变异情况发现,大部分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5%。研究发现,供试棉种中10-108-3株高在16个品种中最高,生长速度快。各品种果枝数为6.7~13.1,新陆中42号的最多;现蕾数AY4的最多达到31个。相关分析表明,铃数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值为0.93,株型性状(株高、叶龄数、蕾铃数等)对产量的影响较明显,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品种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内在关键因素,不同棉花品种其内在纤维品质有较大区别。棉花纤维品质一直是品种创新、种植、加工的主要指标,尤其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李慧琴等[16]研究发现株高与单铃重、衣分、马克隆值等呈显著正相关,与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总根长与果节始节、果枝数、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棉花高产超高产栽培必须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影响选育高产棉花新品种成效包括遗传、生理、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根系是作物营养、养分吸收、物质同化转化合成的重要器官[17],庞大的根系作为冗余的存在,导致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等生命水平上对人类有益的输出功能降低,而当剔除这部分多余实体,输出功能就会得到加强。通过栽培技术的提高和育种手段的改进,减少冗余便可成为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18]。

4 结 论

各棉花品种总根长差异明显,在12.82~37.02 cm,根的总表面积3号最大为2.47 cm2,总根容积在0.005~0.013,平均根直径为0.002 mm,根尖数新陆早60号最多可达660.9。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容积、根直径、根尖数、根分叉与籽棉产量之间相关关系很显著,根容积、根的直径与籽棉产量呈负相关,10-108-3,AY4等品系明显地降低了根系冗余。

猜你喜欢

籽棉单株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织锦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2021 年度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籽棉收购相关数据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