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

2021-10-26张豫红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教材

张豫红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习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教高〔2020〕3号文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不可或缺的公共必修课,受众面大,涵盖专业范围广,学生学习时间长(2-4学期),拥有独特的学科特性和育人强项。据统计(张新民,教育部督导局特聘专家,2020.10),截止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2688所高校中在学总人数为4002万人。积极抓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推进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全面发展。

教材是教师教学资源的基础,教材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外来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能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献综述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是公共大学英语课程使用较为广泛、影响力大的一本教科书。在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检索到30篇相关文献,通过梳理这些文献,发现只有8篇文章探讨“课程思政”或“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联。大部分研究者立足于《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教材内容,从教学手段角度或教材本身的思政元素的挖掘探讨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而从教材的内容的时效性角度探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献鲜有可见。

本文依托河南某高校英语课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用教材《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教材思政元素的分析与挖掘,从教材内容的时效性问题入手,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二、教材内容的时效性

时政新闻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常用素材。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排除“传统的”思政元素外,政治新闻和时事新闻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所谓时效性,通常指新闻的时效性,“指从事件发生到新闻发布的时间差。”[3]简言之,新闻撰写内容真实、新鲜且发布速度快。时效性体现了新闻的价值性。当今社会,在全媒体背景下,如何提高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已成为出版行业关注的课题。

众所周知,一套成熟、系统的教材一般需要二至五年的时间才能修订一次,为了确保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教育理念、科学技术最新突破、学术研究进展等及时进入教材,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同时“把时事政治更好融入思政课堂”[4],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材料加工和提炼,充实课堂学习内容,以弥补《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滞后。下面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探讨教材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三、教材思政元素分析和时政素材选取

教材的思维方式、主题思想、内容架构、教学手段、文化负载、政治导向、教材质量等方面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成效。教育部高度重视教材的编写与遴选,同时要求高校及时修订教材。《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强调:“高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稳中国立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外大学英语通常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以及内容前沿、技术手段先进、特色鲜明的新教材。本文所涉及学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选用的是由李荫华主编的新一代大学英语教学产品体系:《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基础级和提高级教学目标为依据,遵循外语学习规律,贯穿多元文化意识,尤其在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出版社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免费线上学习资源,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好评。于2017年4月出版的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外,还提供配套的网络课程、We Learn随行课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从选材上凸显时政新闻、注重展现中国元素和跨文化交际,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契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紧扣单元主题,在思政语境下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阔思维、拓展思辨,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辩证看待中西文化,构建中国文化自信心,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包含六个单元,每个单元设一个主题。单元主题目标和教学素材组成主要的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单元主题思想决定了单元思政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整合、学习主题、学习方式方法等。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主要资源,教师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思政素材,同时紧跟时代脉搏,结合时政,选取与单元教学相关联的具有时政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素材,巧妙设置问题组织教学,从而达到育人效果。

本册教材单元思政教学目标、教材思政元素和时政素材整合见下表。

表1:

Unit2 Tales of True Love(真爱的故事)建立本单元学习与大学生“爱情观”“婚姻观”的关联,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婚恋观、道德观、人生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真爱自古永恒,不分国籍、时空。1.杨振宁与翁帆婚姻媒体报道。2.真、善、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Unit3 Friendship(友谊)建立本单元学习与大学生“友谊观”的关联,塑造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彼此信任、彼此成就,真诚相待、同甘共苦,传播正能量”的品质,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真正的朋友不仅是“相互理解,关怀体贴,以德报怨,有难不舍,同舟共济”,更是“公平诚实,直言劝谏”的良师益友。1.社会主义“诚信、友善、和谐”价值观。2.世界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的重要性。Unit 4 Study Abroad(出国学习)建立本单元学习与“个人教育”的关联,引导大学生了解留学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留学报国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1.个人教育与国家发展。2.学生综合文化素养。3.坚定目标、自强不息、勇于克服困难。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留学与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2.爱国主义和四个自信理论。3.疫情与海外留学Unit5 Pioneers of Flight(飞行先驱)建立本单元学习与“人类飞行发展史”的关联,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学习。1.人类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航天英雄事迹。1.习近平谈航空航天事业。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Unit6 Maker Movement in China(中国的创客运动)建立本单元学习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联,引导学生提升“科学素养”,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积极申报、参与科技活动,将自己的成才梦与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紧密结合。1.创客文化与精神。2.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2.“工匠精神”的典型故事。

从表1可知,任课教师应充分研读教科书内容,结合单元“思政教学目标”和专业知识,补充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典型人物、科学进展、中国美食美景等,及时更新我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成果,实时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引领。

当然,时政素材的选取和讲授,与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政治触觉的敏感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关联。教师要选用学生感兴趣、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学思辨能力的政治、文化、生活等话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题目,从根本上实现育人的目标。

四、思政素材在教学中运用的课例展示

“教学质量是课堂生命,课程思政是课堂灵魂。”[5]探讨思政资源从教材向教学有效转换的基本理念与有效策略,“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6]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

《大学英语》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资源,合理使用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采取隐性渗透的方式,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政府报告、思政文件等与单元语言知识、历史文化元素及单元主题内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前布置任务的任务教学法,课中师生互动交流的交际法和启发式教学,以及课后巩固与加强的复习扩展法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寓德于教、寓理于教,自然而然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下面以 《全新版》综合教程2第四单元Study Abroad的教学过程为例,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思政元素添加、融入教学目标

语言与技能学习目标:

1.从词汇和语篇的角度理解课文主题、结构和写作特点;

2.熟悉留学经历与国内学习经历的差异,了解国外不同大学招生规则与学生择校申请所需标准;

3.讨论出国留学的利弊,拓展有关留学生活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4.掌握留学申请信的格式。

课程思政目标:

建立本单元学习与“个人教育”的关联,引导大学生了解留学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国内外尤其是疫情形势下学习经历差异的对比,厚植爱国情怀,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留学报国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

(二)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1.单元主题导入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教师云班课布置的小组“话题”作业,课堂上分组展示。该部分依据单元第一板块“Opener”的问题内容补充设计与“海外留学”主题息息相关的3个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思政学习语境。

Q1.What 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studying abroad? (出国留学有何利弊?)

Q2.Search online for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studying abroad under the COVID-19.(网上查找资料,了解新冠疫情之下出国留学变化。)

Q3.观看并讨论视频《“我为什么离开美国?”90后中国留学生发长文流露心声》(China Daily双语新闻网,2020-11-25)。

通过学生小组展示与汇报、教师点评与启发,帮助学生了解出国留学的重要意义,树立“留学报国,振兴中华”的意识。教师对导入部分小结: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has challenge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overseas students. And studying abroad has suffered a lot:IELTS,TOEFL and other overseas examinations have been cancelled; the embassies of many countries suspended all regular visa services. Numerous problems are perplexing the students,such as the long quarantine process,the reduction or even cancellation of international passenger flights,the online class at midnight,abate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quality. But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on studying abroad will be temporary."The latest data shows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is about 1.6 million,and only 4 percent of them decided to give up."[7]The goa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will not change. Our country is strengthening the reform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taking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per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cademic obstruction of Chinese students,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safe study abroad",and safeguard our students.

(新冠肺炎疫情对留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了挑战,出国留学受到冲击:雅思、托福等出国考试取消;多国驻华大使馆暂停所有常规签证服务;漫长的隔离检疫过程;国际客运航班量调减甚至取消;在家倒时差半夜上网课,教学体验和质量大打折扣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准留学生们,但是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约160万,仅4%的中国学生决定放弃留学。”[7]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势所趋的目标不会变。国家正在积极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采取系列政策举措,妥善解决我留学人员学业受阻问题,完善“平安留学”机制,为同学们出国留学保驾护航。)

导入部分问题的最佳设计,不仅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2.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主要采用课前学生线上We Learn平台自主学习和掌握,线下课堂教师检查,重点、难点补充讲解的方式。课堂上教师或抽查某个单词的读音,或了解学生对难点词汇用法的掌握情况等。主要采用举例法、启发法、练习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解决重点、难点词汇。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表达方式,如feel obligated to do sth.(觉得有义务做某事),stick to(坚持),get to grips with(努力应对,设法对付),cosmopolitan(世界性的、全球性的),diverse(多种多样的,多元的)等,补充“四个自信”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等关联语句作为语言知识学习范例,实现思政语境下的语言教学目标。例如:

(1)用所给词汇翻译句子(汉译英)

★在21世纪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的趋势下,留学人员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feel obligated to do sth.)

译文:Under the trend of world pluralistic culture integ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overseas students should feel obligated to protec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and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world civilization actively.

★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fortify:加强,增强)

译文:Fortify the confidence in the path,theory,system,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任课教师通过分享、点评学生有特色的译文,促进学生思考、学习。

(2)网络热点词汇掌握

学生课前阅读“婚恋网站成骗子狩猎场、白领缺乏归属感……本周新闻热词总结”(China Daily双 语 新 闻,2017-09-17)和“大都市”(Cosmopolitan City)以及“大城市白领缺乏‘归属感’”(White collar workers living in cosmopolitan cities have a lower “sense of belonging”.) 等热点专业词汇,强化学生记忆。课上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关语境用语,“Studying abroad should form a cosmopolitan.”(海外学习要有四海一家的人生观。)“a person with a truly cosmopolitan outlook (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人 )”等,随时嵌入思政理念。

3.课文理解与分析

全新版读写教程每单元包括三篇文章,“The Text”一篇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材料(Reading1&2)。采取隐性渗透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文章语言知识、历史文化元素及单元主题内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前布置任务的任务教学法,课中师生互动交流的交际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及课后巩固与加强的复习扩展法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和教育,寓德于教,自然而然地实现语言、文化、思维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和无缝衔接。

第四单元主课文“Destination:College,U.S.A”讲述了中国留学生赵轶璐在美国耶鲁大学求学的艰难经历。她不顾母亲的反对,选择了需要有“独创性”的人文学科。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中西方教育模式不同等问题困扰着她,使她常常感到惴惴不安。为了顺利完成学业,赵轶璐经常通宵苦读西方经典原著,下课后留下来向老师发问,从同学那里学会了用英语记笔记,拜访写作导师等,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所有的论文都得了A。赵轶璐的求学经历是极好的思政素材,教师要让学生从阅读中提炼、总结教材中的闪光元素,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

课前问题设计:

Q1.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heroine Zhao Yilu in the text?

(你从课文中的女主人公赵轶璐身上学到了什么?)

Q2.What problems have you encountered in your daily life and study? How have you solved them?

(你在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Q3.要求学生登录学习强国平台,欣赏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The Liz Murray Story)精彩片段,讨论主人公的独立自强精神。

“志不强者智不达”,坚定的志向赋予人们无穷的动力。课上通过问题研讨与分享,培养学生坚定目标、自强不息、勇于克服困难的性格。

最后,教师结合当前疫情用英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坚持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Never giving up"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who has experienced numerous hardships,but never been defeated.At present,China's anti-pandemic struggle has achieved an initial victory,which is credited to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firm belief in the success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the mass,and the correct decisionmaking and measur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译文:“永不言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磨难,但从未被打垮过。当前,中国的抗疫斗争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这一切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功于中国人民坚定的必胜信念,归功于亿万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共同抗疫,归功于中国政府正确的决策和防疫措施。)

Reading1&2是两篇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充分利用“We Learn”平台资源,自主学习完成。课上教师或请学生复述文章主题内容,或通过课堂问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例如:Reading1 Studying Abroad:Making the Experience Count(海外留学:努力实现留学的价值)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课前发布拓展阅读资料: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习近平重要讲话(学习强国)。教师一方面要认真挖掘教材思政要点,出国留学、名校深造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一些重要而且有用的英语表达,如:

to improve English quickly;to experience different social culture,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modes;to sharpen a strong and independent character and improve life skills;to learn advanced foreig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and broaden our horizons;to develop thinking ability and academic ability;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mployment.

(快速提升英语水平;体验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理念和模式;磨砺坚强独立的性格,提高生活技能;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开拓眼界;锻炼思考能力和学术能力;提升就业的竞争优势等。)

同时,进一步拓展主题内容,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国际化的世界观,胸怀忧国忧民之心,把自己的梦想与实现中国梦统一起来。

4.课后练习与拓展

在完成教材配套语言学习外,为学生设计并督促其完成包含思政元素的听、说、读、写、译“双效作业”。

例如“双效作业”之一:学生登录网址http://news.cntv.cn/special/2014rcgz/xjp/ ,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并针对语言点,联系思政元素,引入讲话中含该语言点的句子,进行翻译练习。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担当,在生活、学习中不断磨练自我,争做栋梁之材。

汉译英例句之一: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习近平,2014)http://news.cntv.cn/special/2014rcgz/xjp/ - nogo

“双效作业”之二:针对单元写作目标:掌握留学申请信函的书写规范,要求学生登录学习强国→留学申请→留学精品课,选择个人心仪的留学国家和目标海外大学,观看新冠疫情背景下留学相关申请条件与准备资料,以An Application Letter to XXX为题,用英语完成不少于150词的一封留学申请信函。通过强国平台留学精品课的观看,学生可以了解疫情期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五国留学新政策及应对措施,同时熟悉不同国家的入学申请条件、申请流程、语言培训、院校排名和热门专业、学习和考试状态等,增加学生留学申请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应对疫情能力,最终能够学以致用。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至少有三种:(1)补充课程思政单元教学目标;(2)充分挖掘教材思政元素;(3)合理选取并恰当运用时政素材。不论导入活动、词汇学习,还是阅读、写作等教学过程,恰当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国情怀等教育元素,均可实现课程思政与教材的有机融合。

当然,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熏陶与提升,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课堂思政的精心设计与讲授,更需要学生以实践活动为依托的亲身体验。高校要“通过各种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活动”[8],“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8],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教材
“留白”是个大学问
教材精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