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CT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2021-10-25田雨鑫闫立昌宗晓龙贾方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2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血糖仪全自动分析仪

田雨鑫 闫立昌 宗晓龙 贾方毅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21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POCT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情况。方法: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观察组应用POCT血糖仪进行检测,对比两种血糖仪检测结果、精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指标。结果:POCT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性非常高,血糖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OCT血糖仪与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指标、回归分析指标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强生血糖仪、罗氏血糖仪、雅培血糖仪的检验结果和生化分析仪相比差异并不显著,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CT血糖仪在血糖检测过程中发挥出了理想的作用效果,在不同浓度血糖水平下能够满足血糖检测需求,值得应用于临床血糖实施监测过程中。

伴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使得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且呈现出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糖尿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立即造成威胁,但是容易引起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因此需要尽早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1]。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出血糖代谢紊乱,能够延缓糖尿病发展,降低死亡率。然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时,需要反复静脉穿刺,不仅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检测效率也比较低,操作过程繁琐,但是血糖检测精确度较高,是当前临床血糖检测的首选方法[2]。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POCT血糖仪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仪器能够安置在病房内,时刻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控,操作流程也十分简单,但是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诊断准确度的稳定,因此本次研究针对POCT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3],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7~56岁,平均(41.2±3.5)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5~59岁,平均(42.5±3.2)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两组血糖检测患者的临床信息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血糖检测患者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设备选用迪瑞CS 600A生化分析仪,设备校准为罗氏CFAS、质控物为美国伯乐质控。按照正常流程测定血糖水平。

观察组50例血糖检测患者选择POCT血糖仪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抽取5mL静脉血,置入抗凝管中保存,向血液样本中滴入草酸钾或者氟化钠等抗凝剂,然后实施检测,共测定3次,最终结果取平均值。将血液样本线进行离心处理,最后利用POCT血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观察组实验最后,分别利用强生血糖仪、罗氏血糖仪、雅培血糖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并收集数据[4]。

1.3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应用不同设备测定血糖水平后,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血糖检测结果相关性:将两种检测设备得出的3次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并计算出偏差值;(2)对比两组血糖检测的精密度;(3)对比两组血糖检测回归分析指标;(4)收集三种血糖仪检验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测定情况对比

根据医护人员数据统计结果上看,POCT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性非常高,血糖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测定情况对比(mmol/L)

2.2 两组血糖检测患者精密度分析指标对比

根据医护人员数据统计结果上看,观察组POCT血糖仪与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指标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检测患者精密度分析指标对比

2.3 两组血糖检测患者回归分析指标对比

根据医护人员数据统计结果上看,观察组POCT血糖仪与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回归分析指标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检测患者回归分析指标对比

2.4 不同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结果对比

根据医护人员数据统计结果上看,强生血糖仪、罗氏血糖仪、雅培血糖仪的检验结果和生化分析仪相比差异并不显著,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4。

表4. 两组血糖检测患者回归分析指标对比

3.讨论

血糖监测是指定期监测人体血糖水平变化,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十分重要,血糖监测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即使发展血糖异常情况,进而通过血糖指标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活动方式等,尽早帮助血糖异常患者改善指标[5]。除此之外,血糖水平的监测还能够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实时监测血糖水平,还能够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建议血糖水平的最佳检测时间为:(1)每天检测4次,通常在早、中、晚进食前以及睡觉前;(2)每天检测7次,早、中、晚进食前、进食后,若病情较为严重则可以在半夜检测一次,避免低血糖的产生。所以说,需要采取准确度高、效率快的测量仪器[6]。临床上的首选测量方法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无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为此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POCT血糖仪应用于血糖检测的过程中。POCT血糖仪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在糖尿病的治疗和监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价值,但是临床上许多操作血糖仪的人并非专门的检验人员,所以会出现质量控制不佳的情况,容易被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7,8]。为了提高血糖仪的管理,我们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确保血糖仪检测准确性[9,10]。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于POCT血糖仪的对比队形,POCT血糖仪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种血糖仪相关性较高,诊断差异性并不明显[11,12]。

临床上部分血糖仪未经过校准、对比,因此多种因素会使导致结果受到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取血方式、试纸批号,所以说,医院需要重视对护理人员强化操作培训,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合理控制检验温度、湿度,做好比对工作,最大程度上促进POCT血糖仪准确性提升[13]。血糖仪在检测的过程中,血液标本处于低温环境下,分子杂交、免疫结合以及显色等过程都十分缓慢,而在高温条件下,分子杂交、免疫结合以及显色等过程也会加快。通过肉眼进行判断时,如果光线较暗且时间短,则为阴性;光线变亮、时间延长,则结果为阳性[14]。因此,采用不同型号血糖仪时,商家必须将产品说明标注清楚,操作者也需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实施,POCT血糖仪的操作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也不能够让非专业,没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对临床诊断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1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上看,POCT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性非常高,血糖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OCT血糖仪与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指标、回归分析指标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POCT血糖仪在血糖检测方面的作用效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作用效果十分相近,达到了临床校准标准,值得在糖尿病筛查过程中应用。检验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糖尿病筛查的结果,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进行操作,严禁出现不合规情况对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POCT血糖仪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类患者的诊疗需求,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受到了许多患者的认可与青睐。

综上所述,POCT血糖仪在对血糖检测过程中发挥出了理想的作用效果,在不同浓度血糖水平下能够满足血糖检测需求,值得应用于临床血糖实施监测过程中。

猜你喜欢

血糖仪全自动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全自动发明机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血糖仪的发展史
自测血糖靠谱不
自测血糖靠谱不
我和血糖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