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化设计语境下的城市景观雕塑

2021-10-21徐红蕾陈邓邓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情感化行为本能

徐红蕾 陈邓邓

摘要:城市景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将人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体现着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神面貌与综合实力,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建设中发挥着点睛之笔的作用。在过去,雕塑往往是艺术家个人的生活写照,而现在,人们对城市景观雕塑的要求不单单局限于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还要求城市景观雕塑在具有良好功能和外形的同时,其设计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具有公共性、交互性和情感。就城市景观雕塑而言,在其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在空间尺寸环境的局限下尽量满足与群众的情感互动,而如何使城市景观雕塑作品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与接受者产生情感互动是景观雕塑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城市景观雕塑情感化设计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城市景观雕塑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要素来阐述现阶段城市景观雕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研究,探索情感化设计语境下的城市景观雕塑。

关键词:城市景观雕塑;情感化;本能;行为;反思

中图分类号:J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

城市景观雕塑作为城市的名片,是文化传播的一种物质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扬地域文化,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不仅在性能、外观结构方面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逐步进入情感化设计的阶段。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城市景观雕塑作品是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高度凝练,是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是与城市居民产生情感交流的艺术。当人们处在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中,面对性能和外形结构要素相同的公共雕塑作品时,往往对投入情感化因素的艺术作品印象更为深刻。由此可见,具有情感化因素的城市景观雕塑在弘扬地域文化、烘托空间主题等作用上更具竞争优势,在设计中要更加注重大众情感的体验需求。

1 情感化设计语境下的城市景观雕塑发展趋势

城市景观雕塑逐渐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艺术类型,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由于近年来城市景观雕塑行业的快速发展,“千城一面”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思考应如何避免愈演愈烈的“垃圾雕塑”现象,设计者应该在满足城市景观雕塑功能的前提下,注意情感化设计的表达。由于城市景观雕塑的公共性,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应该是大众群体,艺术工作者应该深入探求艺术作品观赏者的情感需求。而且,这些情感需求都是随着经济水平的逐年增长而增长的,与此同时人们对城市公共环境和公共景观雕塑的情感需求也是逐年增加的。在未来的城市景观雕塑发展过程中,情感化设计必然会成为增进城市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重要途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目的也从可用、易用扩展到了情感、意义的维度,情感化设计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研究者和设计者关注的焦点。

2 城市景观雕塑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2.1 城市景观雕塑的本能层次设计

本能层次的设计是自然的法则[1]。本能层次的情感捕捉是人类大脑活动中的先天部分,它不分种族以及文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外界自然环境强烈而又敏锐的情感信号。尽管本能层次是大脑最简单的、最原始的部分,但是它依然可以在短短的45秒内在景观雕塑作品的尺寸、材质、使用的元素等方面捕捉到各种情感信息,从而在大脑中作出最直接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反应。例如,圆润平滑的线条,明亮、高饱和的色彩雕塑容易在被大众观赏的过程中引起人类的正面情绪;尖锐、太亮或太暗色彩的艺术品容易引起人类的负面情绪。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城市景观雕塑要求的不断提高,20世纪以后,大部分的雕塑都是主观的,具有紀念性的大型人物或群众塑像,具有非常明显的宣传功能和教育意义[2]。例如,西安“丝绸之路群雕”就是在1987年为了纪念丝绸之路2100周年而设计的大型纪念性雕塑;“玉祥门张骞雕像”造型宏伟美观,也是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标志性纪念雕塑。两者的规模都较为宏大,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从城市景观雕塑的情感化设计的本能层次上分析,从视觉上的“高”“大”“沉重”,材质的“肌理”来表现人物的伟大和历史沉淀的氛围,进而使受众对纪念主体产生敬佩和引以为傲等情感,其目的在于歌颂和赞扬当时的人与物。从接受者的情感化角度来讲,是为了从本能层面拉开人与被纪念的人与物之间的距离,显示出被纪念的人与物的崇高与伟大。

城市景观雕塑作为建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种雕塑形式,直面城市中的人,与周边的环境和群众都有着较强的互动性,是将人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整个城市的“名片”,因此,人们对城市景观雕塑的第一印象也非常的重要。曾经在芝加哥广场上花费500万建造的玛丽莲·梦露的雕塑十分受人喜爱,原本这座雕塑具有美好的意义,然而却因为雕塑的逼真性感,导致很多游客做出诸多不雅行为,最终使这座雕塑建成不到一年便被强制拆除。其原本作为20世纪60年代好莱坞的一段美好回忆的纪念性景观,却以这样的结尾告终。这样的城市景观雕塑作品所产生的公众影响就完全与设计者的情感背道而驰。人们从本能层面就对作品产生了不雅的第一印象,因此大部分人在产生不雅的印象后便不会深入地思考其背后的意义。“亚特兰大花园”中的景观雕塑小品完美地将景观小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2013年的《幻想世界》主题展览的主要展品《地球女神》中完美地将艺术与自然相融合,将18 000株不同种类的植物覆盖在结构分析框架的表面,从而形成地球女神的和平面容和瀑布一般五彩的长发,与“亚特兰大花园”中“绿色”花园的主题完美统一,其绿色景观雕塑本身使大众对其的第一本能印象与公园所表达的主题达成了和谐的统一,将设计者想表达的生态、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观有机结合,不论是功能还是形式都完美地紧扣了公园主题,在本能层次、行为层次以及反思层次都将艺术品与人紧密相连。由此可见,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注重艺术情感化设计的本能层次更加有利于拉近作品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作品会对观赏者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印象,会更加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播。

2.2 城市景观雕塑的行为层次设计

行为层次设计和使用有关联,其中外观和原理不如功能的实现重要。在很多的行为设计中,优先考虑的是功能,它是最重要的[1]。当然,在艺术的设计中,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之间是相互交织的。城市景观雕塑是建立在传统之上且符合城市规划景观艺术的,相较于架上雕塑,城市景观雕塑更具有环境性,注重与环境的融合程度,是架上艺术生命的延续和空间的扩展。根据城市环境的功能不同,城市景观雕塑的功能作用也有所不同,其被用于满足人们娱乐、教育、游赏、启示、鼓励等的精神文化追求,成为寄托人类情感和对城市美好愿望的物质载体,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因此,城市景观雕塑放置于公共空间中除了要注意与空间主题的契合,也要注重自身的功能,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强的吸引力。

优秀的行为层次设计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功能性、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1]。笔者认为,艺术接受者的情感体验在城市景观雕塑行为层次的情感化设计中,与本能层次的情感化设计环环相扣,都是人的大脑在本能层次受刺激之后,对艺术品产生兴趣进而促使接受者靠近、了解艺术作品,从而使艺术品发挥功能作用。正如西安的城市景观雕塑大雁塔,从大雁塔的北广场开始就是“大唐盛世宝典”雕塑,宏大的青铜书卷雕塑造型展示了盛唐文化的恢宏气势;再到高潮部分的“唐高僧玄奘的巨型铸铜塑像”“唐代人物生活雕塑”“大唐不夜城群雕”,自北向南展现出大唐的盛世文化,既有标志性的“唐高僧玄奘的巨型铸铜塑像”,也有与游客进行互动的“唐代人物生活雕塑”,各种形式功能的景观雕塑都突出了大唐的盛世繁荣,也展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陕西省西安市的标志性公共艺术品之一。如今的大雁塔广场、大唐不夜城已经成了一种城市文化。各种以大雁塔、大唐仕女、唐玄奘等为原型制成的衍生纪念品也深受大众的喜爱,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许多互动性景观雕塑与大众之间进行互动,使大众参与到作品之中,淡化了作品与人的界限。

在任何设计中我们都应该避免纯粹的行为层次的设计。纯粹的行为层次的设计就是指经济实用但没有任何的美感,以反思层次的标准来衡量,就是指它的地位和在大众的评价中都不高。例如,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乡村中随处可见的抄袭和多种元素堆积的垃圾雕塑,以及各种几何元素堆砌的概念性景观雕塑,不论是从行为层次还是从反思层次考虑都显得单薄。一个优秀的且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景观雕塑作品,必然是在本能层次就能使人与作品建立情感的联系,在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2.3 城市景观雕塑的反思层次设计

人体中大脑的思考部分也就是情感化设计中的反思层次,反思层次的活动往往决定着大众对城市景观雕塑作品的整体印象,是指这一作品的所有魅力和在它的使用中多种因素合在一起的作用,是本能、行为层次的递进,在这一层次中,大众感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思层次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一个产品之后,应出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精神层面上对产品进行审视并反思设计,即设计师必须担起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3]。例如,卢森堡在1988年赠给联合国名为“拒绝暴力”的一座雕塑(见下图),作品是一把近乎黑色的手枪状青铜雕塑,雕塑特意将枪管卷成了“8”字形,并打上了一个死结,这些直观的元素、直白易懂的信息,经过反思、信息解码转化,很快地唤起艺术接受者的情感,艺术接受者从反思层次解读出艺术作品想要传递制止战争、禁止杀戮,以及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设计者通过一名男子将剑铸造成犁的外形结构,也向人们传达着不要战争的美好意愿。反思性设计涉及很多领域,这些领域都与信息、文化、产品的意义和使用密切相關[1]。反思情感设计的表现也是本能与行为情感化设计的深入体现,是城市景观雕塑作品给受众群体带来情感和情绪上的共鸣之后进入更深层次的一个心理过程,这也要求设计者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

3 结语

任何艺术品的情感化创作在本能、行为、反思层次都是各有侧重的,一味地追求反思层次设计,忽略本能层次也会使作品容易过时,只注重行为层次会使作品趋于平庸,只注重本能层次则会使作品没有内涵。一个优秀的景观雕塑作品应该是三者密切结合的产物。

城市景观雕塑作为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与景有着沟通、调节、引导以及教育的作用,情感化设计语境下的城市景观雕塑更是拉近城市与人情感距离的重要途径。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艺术情感化创作的主体和价值的体现是艺术的接受者,大众的情感需求是艺术创作需要考虑的主要构成之一,在设计中应该充分了解大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站在大众的角度思考设计,使景观雕塑作品不脱离于环境,与大众群体建立一种情感层面的连接。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4-70.

[2] 郭婷.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3.

[3] 王慧,苗艳凤.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趋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2-113.

作者简介:徐红蕾(197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陈邓邓(1996—),女,陕西榆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情感化行为本能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吉米问答秀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