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2021-10-19刘玉玲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思政融合

刘玉玲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总书记曾经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一定要坚持立德树人,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贯穿,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而将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了明确。自从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教育部就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推进,并将其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进行落实。美术教育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也是大学生审美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美术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呈现一体化的特征,不仅有助于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艺术情趣的培养。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的美术教育需要与思政课有效结合,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知识教育的更好结合,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美术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美术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美术教育是大学生艺术素养得以培养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内涵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艺术素养得以培养的重要教育活动。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得以培养,其艺术审美的素质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美术教育当中有相关的美术鉴赏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得学生得到充分的视觉体验,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唤醒,对事物美感的感知更加的敏感,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事物的美感,也间接地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另外,美术教育能够使得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不断地提升。美术教育最为注重的就是艺术的渲染和美的体验,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感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全面地了解。学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之后,会促使学生更好的与社会、与自然相处,这些对于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美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就是美术教育,这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当今的社会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全新形势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更加的突出复合型和创新型,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另外,美术教育的理念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养,美术本身就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注重形象思维的应用,所以美术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就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培养。大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会接触不同的美术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会逐渐地丰富,也会更加地热爱创作。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有重要的意义,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高校进行美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感情基础,能够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体验,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政治标准和道德规范标准的掌握与了解。

(三)美术教育与新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美术教育在众多维度中都有其价值的充分体现。美术教育强调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在欣赏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时代风貌进行充分的体会,借助于艺术作品促使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这些对于学生内心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强调功利性、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在高校中也是存在的,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地扭转这一现象。最后,美术教育能够有助于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借助于美术教育隐性功能的发挥,逐渐地影响着学生,造就着学生,学生的文化气息逐渐变得高雅,学生的素养逐渐得以培养。

二、高校美术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高校学生逃课的情况还是依然存在的,而且比较普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非常好,尤其是高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一些高校没有美术教育相关的课程,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课程思政如果能够有效地融入到美术教育课程当中,能够使课堂更加地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思考当中,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进一步提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如今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对美术逐渐失去了关注度,随之受到影响的就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课程中进行思政课题的融入,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得到了提升。

(三)高校美术教育与思政课程融合有助于完成高素质人力资源培养和储备

现如今,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家在人才需求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下的急需型人才。国家一直强调和鼓励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美术教育与思政课程相融合,能够以思政课程为依托,提升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强化美术教育的影响,借助于艺术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通过接受美术教育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再与思政课程的定性思维培育相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极大地提升,从而为国家未来发展进行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储备。

(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高校的美术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借助于中国故事全面的、立体化地进行真实的中国的展现,有助于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就是借助于课堂来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从而强化民族认同感,课程思政的作用如果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高校学生的思政政治水平和修养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美术与思政的相互渗透,积极融合,使得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得到提升,使得高校学生更加的坚定四个自信,进而促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高校美术教育与思政课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术教育中进行课程思政观念的渗透,首先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美术教育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需要与时俱进,以新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传授。第一,美术教育的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准确地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全程贯穿思想的引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第二,以课程设计理念为立足点,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课程的知识元素的设计,对课程规律进行深入的把握,找准课程思政的融合点,有效地将其贯穿于教学内容当中。

(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美术专业实践性,有效融合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主要就是借助于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上的互动比较少,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合有着比较大的阻碍。美术课程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如果以思政课程的理论讲授方式进行授课,学生是没办法进行相关技巧的掌握和锻炼的。课程思政要与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相结合,借助于实践性内容进行美术教育的课程思政的开展,通过实践考核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理论联系实践,提升课堂整体的实践性。

(三)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拓展教学手段

高校美术教育想要与思政课程有效的融合,需要不断提升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对美术教育课程的中与课程思政相通的政治元素进行挖掘,根据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教师在此基础上要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帮助教师进行业务能力的提升,多组织教研活动和相关的研讨会,促使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探索,不断研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学生实际需求的满足。

(四)及时解决思政教育和美术教育的难题

高校的领导层要明确政治站位,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进行强化,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推进,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提供支持和帮助。高校的顶层设计的构建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始终放在首位,以此进行实际教育成果的检验。美术教育教师要对美术学科的建设规律进行深入的把握,在课程教学中逐渐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有效促进二者的融合,实无缝对接,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

四、结语

在现如今的高校教育教学当中,课程思政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的思政课程要不断创新,将课程思政切实的予以落实和推进,高校的美术教育也要适时的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挥美术教育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强化教育的严谨性,创新教学模式,推进美术教育与思政课程的结合。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