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

2021-10-19纪旭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编导电视新闻

纪旭

吉林广播电视台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从新闻的采集到播出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记者、编辑人员、摄像记者等共同配合下进行录制,其中,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常常会因为配合不默契而产生合作上的冲突,一方认为摄像拍的内容缺乏内容感,观众无法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认为挑选的图像都是废镜头,没有将自身拍摄很好地镜头采用。对于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两方没有做好充足的配合,因此,对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方式进行探索极为重要。

一、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之间存在问题的原因

如今我国的电视新闻中多以小组的模式进行新闻的采集,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这两方便是组内直接进行合作,两者的配合程度与专业素质,也决定着新闻的质量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中,拍摄记者通常认为文字记者对被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不够专业,没什么意义,文字记者觉得摄像记者经常在还未切换好就开始采访,导致不好的采访镜头,而且还会出现拍摄与采访主题不相关的镜头等等,这些种种现象都能成为导火索,让两者互相抱怨,产生分歧,最后影响到了新闻的质量问题。两者主要的就是缺乏沟通,对自身的想法太过看重,觉得专业领域上不同和对方产生误解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记录相关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需要加强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沟通交流,保证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

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一)对摄影师的要求

对于电视新闻采访来说,摄影是一个重要的采访内容,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记录新闻,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新闻内容,这也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点。所以,这也要求着摄像记者需要更加掌握与了解摄像功能,全面提升摄影镜头的清晰与实用性,做到采访中确保镜头稳定、画面与地平线平行、落幅准确、移动镜头速度均衡等多方面内容,从而达到对新闻画面提高的目的,由此,才能确保文字记者可以通过完整的镜头中寻找可以利用的图像进行使用[1]。

(二)加强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之间的交流

在新闻采访开始前,摄影记者就需要积极与文字记者进行沟通,了解文字记者想要通过什么样的采访方式,理想的镜头又是如何,并对采访的主题进行理解,确保在开始拍摄时就能快速进入状态。

同时,电视新闻的采集过程中,只有两者保持着默契的配合,才能够让采访任务顺利地进行,因此,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应当加强沟通,懂得互相倾听,让摄影记者了解对方思路从而进行拍摄工作,如此才能完美地完成采访内容,而沟通包含着众多方面,背景资料上、设置的问题上、前期的策划上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文字记者对摄像记者进行充分讲解,以方便更好地完成拍摄内容。

如今多媒体时代的来临,身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更应该进行完善,发挥电视新闻具有权威性的优势,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将画面要素与文字要素互相结合,共同完成新闻的录制。但摄像记者在拍摄中常常习惯于以自身思维去拍摄,只顾着画面上的精致,忘却了与文字记者的互相沟通,导致拍摄画面与主体不相符的现象。

三、注重对采访过程的把控

(一)摄像记者注意对主题进行提炼

摄像以及摄影作为勾勒光影的艺术,对主题意境的塑造极为重要,而在电视新闻内容上也是如此,摄影记者不仅仅是关于影像的记者,也是新闻内容主题内涵的把控者,通过影像的方式更加直观具体地将新闻主旨传播给观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摄影记者应当积极思考如何通过画面来表述主旨,让画面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保证摄影内容与主题贴近,形成独特的画面语言形式。对于此项问题,就需要摄影记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与理解能力,从不断地对主题进行理解与提炼的同时,快速抓拍新闻要素画面,从而提高新闻的画面质量。尤其是面对突发性的新闻时,采访记者需要同时兼备新闻意识与电视意识,深入挖掘新闻中的要素,用最真、最生动的播报方式完成新闻的转播、录制工作,同时文字记者则需要在事件新闻中迅速确定新闻要点,与其他摄像、采访记者沟通,明确主题、确认要点后在选择机位进行拍摄,从而更好地更好地将摄影画面进行摄像,提高新闻的画面质量[2]。

(二)摄像记者也要有编辑能力与意识

在电视新闻摄像工作的过程中,有着技术型摄像、编导型摄像几种类型,技术型摄像也就是摄像记者,主要的拍摄方式就是根据编导的意图来进行,需要参与进节目的制作当中去,帮助编导对新闻进行报道。而编导型摄像则具备着很多能力与工作内容,就如其名所意,集采访、拍摄、编辑于一体,从摄像到报道都是其进行完成的。如今在西方国家当中,编导型摄像则是他们主要的摄像类型,能力更加地全面,面对突发事件而言,也更容易抓住新闻要点进行拍摄与报道。但我国如今还是多以技术型摄像为主,采访也是采用新闻小组的形式进行,即文字记者配合摄像记者来进行新闻的录制,不同于编导型摄像可以通过对新闻的理解,自己拍摄想要拍摄的内容,让画面更好地呈现出来,技术型摄像更需要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进行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较好的画面呈现,由此来看,电视新闻要想提高新闻质量,不仅仅是加强文字记者的编导能力,也需要对摄像记者进行编导意识的培养,让其更加迅速地掌握新闻主题,在突发新闻中能够更加有效率地传达出新闻所需要播放的画面内容,从而提高新闻质量[3]。

(三)摄像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作意识

创作意识对于摄像记者来说,是抓住新闻要点,是新闻要点进行“好看”的拍摄的关键要素,是提高新闻采写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使摄像记者通过临时产生的兴趣而进行的拍摄,触景生情,临场发挥,饱含创作激情地进行新闻画面的拍摄。不同于传统的采写模式,有着创作意识的摄像记者,更容易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对新闻画面的再次提高,达到视觉传达更加强烈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有时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成果[4]。同时,在突发新闻采访的环节当中,不确定因素十分之多,这更需要有着创作意识的摄像记者,在基于主题来进行画面的再次创作,做到随机应变,即兴地捕捉新闻画面,让新闻质量再次提升。

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对摄像记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正常环境与事物中发现这一特殊点,并且凭借着自身经验去发现其他的新闻要素,从而将更加优质的影像内容收录进摄影机中,作为文字记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创作所需要的素材,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互相辅导共同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水平。

四、注重采访结束后的补充工作

在新闻采访结束过后,摄影记者也需要对自己所拍摄的内容进行检查与核对,浏览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防患于未然,这样便更加有助于自己所拍摄的画面更好地为文字记者的编辑工作所服务。所以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要在以下几点来进行配合,以来确保新闻的质量,内体内容如下。

其一,延长拍摄特定场景的时间。摄影记者在对特定的景象进行拍摄时,在拍摄结束后,不要立即结束对拍摄对象的摄像,而是在此基础上延长五秒之多,以此方便在后期编辑作品时,能够有充足的素材进行衔接,做好铺垫内容,此外也需要对画面的拍摄长度进行控制,尽可能地多于实际作品的拍摄长度。

其二,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如若节目编导没有对摄影转场镜头进行要求,就需要摄影记者根据现场真实状况,来进行分析考虑是否进行转场内容的拍摄,在拍摄时确保内容的衔接性,来保证拍摄画面与采访内容、主题吻合。

其三,摄影记者在拍摄时也要注意对空镜头进行拍摄,比如草木、天空等,利于后期编辑和制作时选取素材镜头,通过对空镜头的利用,可以让电视观众充分地体现出事发现场的真实状况。

最后,如果出现突发事件的新闻时,摄影记者在拍摄完成后,一定要抓紧赶到,确保新闻的时效性,而在文字记者编辑稿件时,也应当参与进后期的编辑之中,将自身拍摄的想法与文字记者进行沟通,阐述自身拍摄镜头的含义,方便文字记者进行理解并选取应用进去,加快编辑速度,确保播出任务可以高效地完成。

五、对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共同要求

(一)需要其有着自身的鉴别能力

无论是任何的新闻采访,新闻素材的收集到整理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因为新闻具有一定的驳杂性,也就对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两者拥有着自身的鉴别能力与洞察能力,能在多方信息中选出蕴含新闻价值的要点来进行编辑,同时也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不能盲目地追求话题度,而降低新闻的真实性,这样反而会降低电视新闻的权威性特点。

(二)政治素质

新闻事业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有着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宣传与推动使命,从事新闻的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更应当牢记这一使命,加深自身政治素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学习,保持良好的政治观与大局观,发扬正确的价值信息。

(三)道德素养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拜金主义的人不断滋生,有些新闻记者并未经得住金钱的诱惑,不断降低自身的道德底线,甚至走向违法的道路,给社会与电视平台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应当坚持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对任何诱惑说不,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的传播价值,将正确理念的新闻观点融入新闻当中去,提高新闻的质量。

六、结语

如今是多媒体盛行的时代,电视新闻要想迎来更好的发展,不仅仅要在信息化的发展上,也需要利用自身具有权威性的特点,不断地对新闻质量进行提高,而在新闻从采访到发布的过程中,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两者在实际中,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新闻的质量,所以就需要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互相配合,积极沟通,摄影记者不断充实自身编导意识与创新意识,更好的掌握新闻中所需的拍摄内容,提高拍摄质量,并且在最后可以互相配合,提高后期编辑效率,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对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积极配合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索,阐述了摄影记者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与文字记者共同提高新闻质量这一要点,希望对电视新闻的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编导电视新闻
试析新时期的电视台编导工作
阿里文化的使者——访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舞蹈作品《甲·宣》编导白芨、《果沃情》编导次旦达瓦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论电视编导艺术的创新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爆破瞬间
对话王丽莉:中国第一位全权报道“英超”的摄影记者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