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设计美学的特点及其人性化因素

2021-10-19侯路路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人性化美学产品

侯路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为什么设计、为谁设计、设计的功能是什么,在设计不同的价值观作用下,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产生了具有时代鲜明特点的设计风貌。在设计领域,设计师基于人性化体验设计出的产品和人的需求有机融合,才能赋予设计丰富的文化基因和旺盛的生命力。人性化是设计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设计美学研究中人性化的人文需求已经成为影响设计美学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多元文化发展,对设计美学的人性化因素进行研究,从设计美学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设计美学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设计美学人性化的实现原则、实现方法和实现措施,旨在以现代语境下的美学认识找到产品设计领域人性化因素的最佳解读和表现路径。

一、设计美学概述

(一)设计美学的定义

设计美学作为现代美学研究体系中比较年轻的学科,是基于现代设计、美学、艺术学等传统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美化、舒适化研究的新兴学科。设计美学在国内曾经使用过技术美学、应用美学、工艺美学等名称。设计美学是上世纪末期提出的学科新定义,致力于对设计艺术的美学问题进行研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下的研究分支,是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连接、实现、表现进行综合性研究。设计美学在学术界的定义有两个主要代表观念。一是沿用传统技术美学理念,认为设计美学对现代设计艺术美学的本质、规律进行哲学研究是其主要学科方向。研究范围主要是工业设计界、现代设计艺术范畴,是对生产劳动环境、现代化生产的美化过程,体现的是设计师对技术美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另外一种观念认为,设计美学是基于设计角度对美学的思考,研究范围涵盖所有艺术设计领域,在具体研究中体现的是以设计产品为中心。

(二)国内设计美学的形成

国内设计美学以新中国发展为时间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后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设计美学也被称之为工艺美学,是针对手工艺设计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研究,当时的设计美学突出以政治为中心,为政治服务,生活需要是设计的主要因素,个性化审美在美学设计中没有体现。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80-90年代。这个历史时期是设计美学进入技术美学,受到重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国内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设计成为企业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社会生活的审美变得更加多元化而丰富,个性化设计促进设计美学进入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个阶段是上个世纪末至今。国内改革开放不仅带来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设计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国内设计领域对设计美学的内涵研究更加深入,开始用设计美学替代过去的工艺美学、技术美学概念。设计美学开始从设计的本质特征、形态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研究,并以广泛的文化背景来延伸设计美学的应用。

(三)设计美学的特点

一是具有实用性。设计美学是以人类生活需求的功能需要为设计出发点,通过技术性来体现设计价值,是设计审美观念、风格的载体和表现。工业时代的设计美学,受到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模式影响,设计美学的创新、所蕴含的人文因素、文化因素,是设计产品生命力和增加产品价值的重要基础。设计美学的实用性只有和创新性、审美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体现更大的价值。二是具有人文性。设计美学不仅是对产品进行美学设计的过程,影响设计美学效果的因素中,设计师的美学素养、设计个性、审美态度,产品的时代特点、民族差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文化背景等多元化人文因素都是设计美学要统筹考虑的问题。设计美学的人文性,体现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产品为人的需求而服务,是人和物、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共处的状态。设计美学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艺术创作并不过分追求,而是从产品消费使用角度兼顾产品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系,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产品的尊重。

二、设计美学的人性化因素

(一)人性化设计美学的重要性

人性化设计美学体现的是人性化设计,是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多层使用需要为目的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注入的人文艺术因素都是为进一步增加人对产品的亲切感受。工业化社会中的设计美学是以人体工程学作为实践方向,通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和能力特征而进行设计,以实现产品的功能性。进入后工业时代后,物质和非物质的功能设计已经呈现新的发展趋势,设计美学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物质具象层面,也朝着精神化、科技信息化层面发展,人性化设计体现的层面更加丰富。设计美学的人性化因素让产品设计更具有生命力和灵性,更加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审美需要。通过产品的颜色、造型和材料等多种变化让设计美学内涵更加丰富,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使用的最直观因素之一。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人性化设计和先进的现代技术更好结合起来,让科学和艺术增加了设计的功能化和理性化水平。人性化设计还能引领市场的发展潮流和消费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同时,融入情感精神的设计能更加满足新时代人性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二)人性化设计美学的实现原则

一是共用性原则。人性化设计美学设计的产品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要,更要实现产品实用性和经济性统一,通过朴实的情感进行产品设计服务才能和消费者产生共用性情感共鸣,体现设计美学对使用者的尊重和关爱。二是简便性原则。人性化设计美学设计的产品要体现更容易为大众接受、理解的功能和性能。设计要简约而不繁琐,安全而更为省力,才能为大众所喜爱。设计产品的人性化美学要从便于各类人群使用、交流、识别为方向,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三是经济性原则。人性化美学设计要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产品最大的经济效益,并获得使用者的认可。消费者对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更加青睐,低成本、低价格和高品质统一的设计,才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四是舒适性原则。人性化设计美学更加强调产品和使用者之间、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消费者使用人性化设计产品时有愉悦而舒适的使用感受,能用轻松自然的姿势进行产品操作。

三、设计美学中人性化因素的实现路径思考

(一)增加设计的情感共鸣

设计美学中的人性化因素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有更加突出的体现。一个产品的独特外观和功能的完美统一,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帮助产品设计获得更多人的注目。但是产品仅有优美的外形只是人性化设计美学的初级阶段,必须要利用产品的颜色、结构、外形等设计的结合,表现和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才能有效增加设计的精神影响力。回顾世界设计领域,很多产品就是因为产品色彩、外形的独特设计所表达出的情感而为消费者欢迎。如上个世纪德国人发明的一种专门为发育迟缓儿童使用的学步车就获得了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学步车从儿童使用的最基础需求出发,利用打磨光滑的木材作为产品材料,选用儿童喜爱的亮丽红色漆面,将积木外形和学步车外形结合起来,生产工艺简单,功能、色彩搭配却让家长和孩子都爱不释手。这款人性化设计充分表现了对发育迟缓儿童的人性关怀思想,引起了家长对产品的情感共鸣。

(二)增加设计的科技含金量

设计美学人性化在现代设计中需要通过增加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科技含量来得到更好体现。人机工程学是一门致力于用技术优化改善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要把握好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在人性化设计中以现代先进技术来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功能性和理性化。比如现代人近视的群体非常庞大,但是近视眼镜的重量会让长期佩戴眼镜的使用者鼻子、耳廓等部位感到不舒服。近代钛合金材料眼镜的设计,就让眼镜不仅能体现功能性,解决使用者视力优化需求,还能借助钛合金材料减轻眼镜的重量,让消费者使用更加舒适。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数码产品、智能设备的设计中更要注重人性化需求。手机不再仅仅是通话工具,而是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满足人们进行移动办公、视频交流、音乐播放、电子游戏等多种需求,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设计优化升级,已经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交流沟通方式。

(三)增加设计的生态理念

人性化设计美学在产品设计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的现代,要更加重视倡导生态设计理念,通过前卫设计引导人们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生态设计观念是适应地球资源和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新型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美学要做生态设计观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如人性化设计中要在产品经济性、功能性和美学等设计中,增加对产品回收利用的思考,设计出对环境资源更加友好的产品。采用循环再利用的产品原材料,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地球环境的压力。要体现设计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本着对人性的关怀,在以人为本的设计中倡导生态保护理念,统筹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属性和功能属性的统一,为人性化设计美学增加新的设计活力。

设计美学的特点及其人性化因素主要的功能就是更好地服务人员的需求。本文建议通过坚持共用性、简便性、经济性、舒适性原则,采用增加设计的情感共鸣、科技含金量、生态理念等措施,促进设计美学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艺术美学、社会服务、生态保护三个领域的探索实践,促进设计美学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人性化美学产品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盘中的意式美学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外婆的美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