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文人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2021-10-19余远权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人画文人画作

余远权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为中国艺术体系中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宋代文人画依托其独特的精神结构、丰富的文化思想以及强烈的艺术意志向人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强大的人文价值。如今,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必定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高度融合之路。在新时代下,作为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挖掘者、传承者,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笃学明辨中国传统思维文化,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和价值,为丰富中国画体系提供可靠支持。

一、文人画概述

文人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可将其笼统地视为文人墨客创作的画作,比如山水画、人物画等,诸如顾恺之等之类的博学多才文人志士都可称得上是文人画创作者,他不仅擅长诗词书法,并且在绘画方面造诣突出。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讲,文人画可粗略地分为工笔重彩画、淡墨画等,它和宫廷画等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时至今日,人们还没有对文人画这个该概念作出统一规范地阐释。

文人画诞生于五代两宋时期,此时,禅宗哲学尤为盛行,受到诸多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特别是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禅宗哲学非常符合他们的失意困境,于北宋中后期成为一种强势的艺术潮流,很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加入到绘画实践的行列之中,如同作诗作词一般,将个人的情感、意志、情绪等纷纷融入到画作之中,他们无论是在题材选择方面,还是在创作技法之中,都秉承着个人的意愿与要求,还多文人志士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绘画创作之中,不仅丰富了绘画表现手法,也使得作品的内涵、意蕴变得更加丰富厚重。文同的竹、赵孟坚的水仙等均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追随学习的典范。他们主张文人画与院体分庭抗礼,其独特的创作理念赋予了文人画更多的特色和价值,为其后期成为画坛主流夯实了重要基础。

二、宋代文人画的艺术风格探析

(一)浓墨写意,注重抒发情感、表达诗意

写意论可追溯至文人墨客熠熠生辉的宋代时期,写意论的诞生与发展预示着文人画逐步走向成熟。“意”主要指的是创作者的意向、情感等,文人提笔作画不注重绘画技巧的展示,更倾向于用浓墨、白纸表达个人的真实情感,不过度追求形似,只为抒发情感、表达诗意。“浓墨写意”的艺术风格促进了诗与画的深度融合,不管是朗朗上口的诗作,还是生动有趣的画作,它们均强调表情达意、抒发情感。文人画的独到之处在于挣脱了“形似”的束缚,创作者们认为,过度追求形似与儿童画作毫无两样,唯有学会摒弃“形”的执意,才能够充分地表达情感与诗意。

宋代文人画的强大表现张力蕴含于艺术创作之中,注重对“意”的表达与展现,甚至将其作为艺术评判标准的第一要素,创作者以“意”为核心开展绘画创作,注重表情达意的作品有时会显得的违背常规、脱离现实,究其原因,强调意的表达、忽略形的神似。对此情况,沈括曾表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这句话的涵义是一般人在欣赏画作时,主要查看其外形是否神似、用色方面是否合理等,鲜有人能够参透画作本身蕴含的深意。纵观宋代时期的文人画,基本上都符合“不追求神似、只求表情达意”的风格特色。谢赫曾这样评判卫协创作的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现实中,川雪中芭蕉的场景并不存在,但是王维为表达意境,用画笔开创性地构建了这种奇思妙想的景观,切实打破了传统画作过度追求神似的框架。

文人画的创作者会根据个人理解、意欲表达的情感“天马行空”地创造独特的艺术境界,充满了“随心所欲”的色彩,文人提笔绘画的过程中,其心境尤为平静,既不受困于现实中的蝇营狗苟,也不沉迷于世俗的权力之争,保持着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在雪白的画纸上留下彰显其情感、反映其意志的浓墨。

(二)以书入画,追求笔墨情趣

宋代文人画家主要以书法家为主,比如黄庭坚、苏轼等,他们不仅在书法、作诗方面造诣出众,其创作的水墨画亦极富特色,风格独特、意蕴深厚,进一步发展了水墨绘画创作技巧。张彦远曾言“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即书法中涉及到的一点、一撇、一捺既是艺术形成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极富气韵的欣赏对象。运笔的轻重缓急,点线的相互交织,共同打造了独特的韵律,同时,反映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态、精神面貌,将内心情绪与画作紧密融合,达到“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之效。

文人画比较擅长“舞文弄墨”,将书法与墨深度融合,强调墨分五色,通过墨的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表达个人情感、追求笔墨情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绘画史上,宋代文人画凭借着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独领风骚,在“离形得似”的创作理念中疯狂蔓延,俘获了大批欣赏者,强调以清新淡雅的笔法勾勒并营造静谧的氛围,彰显个人“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富贵”之绝世独立的意志。高雅清幽的绘画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创作者的内心意志和审美情趣。从某个层面来讲,宋代文人画的诞生打破了中国绘画发展的常规之路,为中国绘画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开辟了新的道路,打破了专业画家过度强调绘画技艺的局面,不再盲目地苛求形似,而是强调将个人情感融入于创作之中,赋予绘画更多的底蕴。宋代文人画正是凭借着与众不同的画风、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绘画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别致的艺术特色其实反映了宋代时期文人的复杂心理,对后期文人画精神发展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三)清淡雅逸,尽现自然、简淡、空灵之美

清淡雅逸是宋代文人画的一大特色,无论是李公麟创作的绘画,还是米带等书法大师的绘画作品,都保持着平淡静雅的格调,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受。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重要概念,“淡”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可追溯至道家哲学。《老子·第章》记载有“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由此可知,在老子的眼中,淡不仅代表着“道”的形象,亦是“道”的一种重要属性。“淡”蕴含了反对纵欲的意味。从美学的角度来讲,道家崇尚的“淡”其本质上追求自然、简淡、空灵之美,抛却世俗理念的束缚,不畏强权,也不慕荣华,保持个人质朴的本真,这与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理念、艺术风格不谋而合。

随着时间的发展、朝代的更迭,“淡”的涵义变得更加丰富。在宋朝时期,“淡”被寄予了浓烈的美学趣味,这主要是受当时尚文风气、隐逸淡然等思想的影响。宋朝时期,政治环境良好,生活水平也不错,不过思想方面受到严重压制。文人士大夫们既不希望放弃享乐,还渴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人格,使其个人思想、精神不被压制,在此情形下,宋代涌现出了大批文人隐士,他们基本上都保持着隐逸心态,崇尚相忘于江湖、不过问时事的隐逸精神,此精神在在宋代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清淡”之美也会正是符合隐逸精神而变得流行起来。

宋朝时期的文人墨客比较“低调”,喜欢隐逸,颇有几分“远离江湖,于一隅悠然生活”的神韵,切实体现了任情率真的美学意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超凡脱俗的气质、淡泊名利的心境,他们将个人的意志、情趣融入于一幅幅隐逸生活、淡然静雅的逸乐图中。宋代文人用一双双聪慧的眼睛洞察世间万物的静谧之美,继而在其内心深处自主搭建了一处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向往成为一名真正的隐士,不追求富贵、不关心时事,在静谧的一角饮酒作诗、绘画创作,由此形成了宋代隐逸文化的特质。

(四)张弛有度,彰显独特韵律及节奏感

比起开放的唐代,宋代美学呈现出含蓄的特征,其有张有弛的艺术风格尤为突出,文人提笔绘画使得宋代艺术在无形之中增添了诗词的独特韵律和节奏感。当时的绘画领域兴起了“留白”的热潮,通俗来讲,是在全景式构图中人为地进行截景式构图。李唐创作的《清溪渔隐图》就是一个典型示例,透过诗意盎然且令人沉醉的优美景色向人们描绘了古香古色的江南水乡的一隅,在勾勒树时,未绘出树梢,在描绘坡石时,未绘出脚,摒弃了以往“饱满式”山水构图手法,在墨色浓淡的交织下,通过成熟的笔墨皴法呈现了空间的远近,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无论是马远的“山之一角”,还是夏圭的“水之一涯”,皆是“留白式”绘画创作的代表者,他们在对风光秀丽的山水进行临摹创作时,采用了大面积留白的手法,这种手法貌似是一种“残缺”的表达形式,但是它更能够凸显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使得山水间的空白极富诗意,更能够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山水静物均是客观存在的“实”,而留白之处的虚无缥缈则是承载了创作者情感的“虚”,虚实结合、一张一弛,相辅相成,既不会令艺术作品产生一种残缺感,反而会一虚一实的衬托下增强画作的韵律和节奏感。不过需要注意到,文人画作品质量的高低和创作人的人品具有较强联系,虽然秦烩、蔡京等在人在文学书法方面造诣出众,书写创作了一幅幅精品,不过由于品行失格而在浩瀚如意的历史中被彻底地淹没。整体来讲,宋代文人画的创作内容主要以令人心旷心怡的山水为主,其创作题材多为水墨山水树石等,他们比较强调展现个人的主观情趣,比如,以李公麟、文同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他们博学多才、书法技艺出众,绘画多为寄兴抒情之作,严厉批判过度追求形似的临摹,强调艺术的淡雅及本真的风格,反映了人格之高乃文人画家之本。

三、结语

宋代文人审美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善于将丰富卓越的文学灵活合理地应用于艺术创作之中,将极具特色的工匠艺术灵活进一步扩展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多元的文人艺术,使得艺术蕴含了“郁郁乎文哉”的浓郁文气。宋代文人画的“浓墨写意”“以书入画”“去繁留真”等艺术风格、艺术特色令人留恋和痴迷,凝聚了强大的内在精神,使艺术作品充满了感染力。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我们既需要深入把握传统文化的独特意蕴,也需要充分展现其别具匠心的魅力,既需要加强对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向其融入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唯如此,才能够使得宋代文人画在现代发展中为人所用,继续发挥价值,从而使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屹立不倒、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文人画文人画作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文人吃蛙
当代画家 胡石
学生画作欣赏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