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读者数据视角下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10-15赵娜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册数入馆西藏

赵娜娜

(西藏民族大学 图书馆,陕西 咸阳 712082)

学风建设是教育部本科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置身于这种氛围中将受益终身,好的学风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体现学校品位的重要标志[1]。图书馆作为高校课堂的延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读者数据,能直观地体现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在一定角度反映学风状况。笔者以西藏民族大学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通过对图书馆的各项读者数据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在学校学风建设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图书馆文化育人与服务育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1 图书馆工作现状

近年来,为了配合西藏民族大学学风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提升学生总体文化素养,图书馆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

1.1 完善服务设施,改善阅览环境

为了配合西藏民族大学学风建设,最大化的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不断完善馆藏资源及服务环境。①截至2019年6月底图书馆已有文献资源总量319万多册,订购有54种数据库,开通了79个试用数据库,提供1 813个自习座位;图书馆日开放14个小时,全年正常开放,尽最大努力满足全校师生需求。②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和服务需求,图书馆还引进购买自助文印设备、电子书借阅机、电子读报机、微信照片打印机、自助借还书机等电子设备。③积极改善阅览环境,为图书馆大厅、自习室、阅览室等场所增设绿植,2018年完成中央空调的设计及安装工程,大大提升了读者的在馆学习体验,为同学们营造了绿色舒适的学习和阅读氛围。④深入挖掘馆藏特色资源,打造藏学文献信息中心、民大文库、藏族木刻版画艺术陈列室、特藏室四个特色馆藏,并自建西藏文化特色数据库。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入馆率逐年升高。

1.2 开展读者培训工作

①图书馆根据西藏民族大学师生的不同需求定期开展中国知网、维普智立方、北大法意、起点考研网、万方医学网、就业与考试资源库等数据库使用培训工作,引导西藏民族大学师生在科研、学习及生活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②组织馆员对图书馆馆藏及自建资源开展讲座培训,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③定期开展新书推荐、热门借阅图书展、经典书目推送等工作,引导读者阅读。

1.3 将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

阅读推广工作是近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提高西藏民族大学师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读者正确使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目前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已经实现常态化,尤其每年4月世界读书日前后,图书馆会开展为期一两个月的阅读推广系列活动。通过“阅读之星”评选、知识竞赛、21天阅读打卡、朗诵比赛等丰富的文化活动激发西藏民族大学师生的阅读热情。尤其“21天阅读打卡”活动在西藏民族大学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活动期间每日的“阅读打卡”成为学生们的学习新风尚。

1.4 开展具体针对性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图书馆还根据各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①为了使大一新生尽快地了解图书馆,对大一新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讲座培训及集中参观。②为了提升研究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与科研的能力,每年不定期对研究生进行专门的数据库资源使用培训。③教职工由于既要忙工作又要兼顾家庭,图书馆入馆率较低,借阅率也不高,为此图书馆于2015年开展预约送书上门服务。④图书馆还针对各二级学院建立了学科服务团队,为二级学院开展一对一的学科服务,帮助二级学院的师生更便捷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此外,图书馆还为西藏民族大学师生提供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科技查新等多样化特色服务。

1.5 实施阅读学分认定办法

为了提升学生的总体阅读素养、促进其阅读的主动性,西藏民族大学于2017年9月,下发实施《西藏民族大学本科阅读学分认定办法》,主要对象为西藏民族大学2017年以来的全日制本科生。认定办法里规定阅读学分共计2学分,34个学时,且为本科生必修学分,学生在离校时必须获得该学分才能毕业。阅读学分的获取有三种途径:①学生在校期间的图书借阅量,在前六个学期内图书借阅量达到60本(不累加)可获得10学时,累计借阅量在年级前20名的可获得3学时。②阅读成果认定,每个学院阅读导师对学生阅读成果进行认定,合格者可获得1~2个学时。③参加阅读活动,每参加一次,计1学时,获奖者增加1学时。

2 数据分析

笔者以读者入馆、借书、参加图书馆活动等数据为依托,按照不同时间、不同年级、不同民族、不同学院等对西藏民族大学在校生图书馆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从而了解西藏民族大学在校生的学习现状。重点分析本科生,时间除特别标注外,其余数据时间均截至2019年9月1日。

2.1 入馆人次统计分析

图1 各学院近三年入馆人次统计

图2 近一年入馆前100名读者对比

图3 2019年9月份新图书馆读者入馆次数统计

2017年读者入馆总人次722 021人次,2018年725 752人次,2019年(截至9月1日)548 736人次;通过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入馆情况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但各学院入馆情况呈现出明显不均衡现象;财经学院、文学院、信工学院、医学院入馆人次相对较高,而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下文简称“马院”)入馆人次则比较低。

对近一年来入馆前100名读者按民族进行对比,可见汉族及少数民族学生入馆比例接近3∶1。通过取样调查,对新图书馆2019年9月一整个月以来学生的入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入馆比为3∶1。

2.2 图书借阅统计分析

2.2.1 按年度分析。2016年图书借阅量为91 426册,2017年借阅量为88 778册,2018年借阅量为100 915册,2019年(数据截至10月11日)借阅册数为92 114册。通过对比分析近四年借阅量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的借阅量相比2016年下降了许多,但是随着2017年9月份阅读学分制的实施,自2018年起图书馆图书借阅量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2018年和2019年的借阅量均高于2016年和2017年的借阅量,且增幅明显。

图4 2016年-2019年图书借阅量统计

2.2.2 按年级分析。对2016级—2018级三个年级自入学以来所有的图书借阅册数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表1 2016级-2018级借阅情况统计

由表1可见,未借阅读者依然很多,2016级未借阅读者几乎占1/3。而即使实施了阅读学分制的2017级和2018级依然存在“零”借阅现象,且“零”借阅率分别达16%和20%。可见,阅读学分制只是一种促进阅读的手段,对于没有读书意愿的同学依然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2.3 按民族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阅读学分制(从2017级开始实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促进作用,对2016级和2017级少数民族及汉族学生入学以来所有借阅册数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2016级及2017级不同民族“零”借阅读者占比

2017级“零”借阅读者有399人,调研对“零”借阅读者的不同民族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如图5可以看出,在所有的“零”借阅读者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将近72%。而2016级“零”借阅读者723人中少数民族学生只占到近60%。可见,阅读学分制的实施,更大地促进了汉族学生的图书借阅热情,而对少数民族学生影响不大。

图6 2017级借阅册数前100名对比

通过对2017级所有学生的借阅情况进行排行,取借阅前100名按照民族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前100名借阅读者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接近3∶1。可见,西藏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图书借阅率不高,借阅读者还是以汉族学生为主。

2.2.4 按学院分析。分析各学院借阅册数可以看出,医学院借阅册数最高达21 015册,其次是文学院19 669册;体育学院借阅册数最低,三个年级入学以来所有借阅册数加起来只有3 779册。

图7 各学院三个年级借阅册数统计

此外,考虑到每个学院的读者基数不一样,所以取每个学院借阅读者占总读者比例及各学院人均借阅册数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表2 各学院2016级-2018级人均借阅册数

可以看出,总体2017级和2018级人均借阅册数相较于2016级明显上升。但是细分到各个二级学院,依然呈现出不均衡现象。外语学院和马院人均借阅册数在阅读学分实施之后达到了26本和27本。而体育学院则2017级人均借阅6本,2018级和2016级更是只有2本。

2.2.5 参加活动统计分析。对2016级、2017级和2018级近一年来参与图书馆知识讲座参与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2017级参与度最高,其次是2018级,2016级最低。但就总体而言,西藏民族大学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在过去一年的讲座中,人数最多场次124人,最少的则只有10人。合计一年时间参与图书馆知识讲座的总人数451人,占三个年级总读者数(7 369人)的6%。

图8 近一年来图书馆知识讲座参与度

3 存在问题

3.1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以上所有的数据都有个共同点,就是2017年9月份阅读学分的实施对各项数据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阅读学分制明显地促进了图书的借阅率,如全年借阅册数在2017年之后得到了迅速提升;2017级和2018级年均及人均借阅册数翻倍;图书馆各类知识培训的参加主力也是开始实施了阅读学分制后的2017级和2018级;“零”借阅读者从2016级的723人降到2017级的399人等。然而总体来说,三年来读者入馆率没什么大的变化,图书借阅率依然不高,借阅不均衡现象严重,“零”借阅读者依然存在。2016级入学三年以来,仍有接近30%的学生借阅记录为零,即使已经实施了阅读学分制的2017级和2018级,也依然存在借阅为零的现象,这些都间接表明西藏民族大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阅读学分制在推动借阅量上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学生为了拿到学分而被动借阅的迹象也很明显。

3.2 少数民族学生借阅热情不高

通过分析入馆前100名的读者可以看出,汉族及少数民族学生入馆人次呈现出3∶1的状况。而通过取样调查新图书馆2019年9月一个月的读者入馆数据,以及具体到管理学院的读者入馆数据,少数民族学生入馆分别占到26%和30%。此外,就图书借阅册数而言,2017级前100名借阅读者中少数民族学生只占到1/4,而399名“零”借阅读者中少数民族学生却占到近3/4。所以,可见,西藏民族大学汉族和少数民族读者借阅热情度呈现出近3∶1的比例。尤其通过对比2016级和2017级“零”借阅读者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可以看出阅读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汉族学生图书借阅率的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督促效果甚微。

3.3 各学院阅读不均衡现象明显

此外,通过对比各学院的读者借阅率及人均借阅册数,可以看出各学院借阅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马院、民研院、外语及文学院借阅率总体都比较高,尤其是马院2017级和2018级读者借阅率更是达到100%。而体育学院借阅率却一直不高,尤其是2018级读者借阅率只有26%。各个学院人均借阅册数也明显不均衡,如2018级的外语学院和马院读者人均借阅册数分别达到26本和24本,而2018级的信工学院和体育学院人均借阅册数则分别只有6本和2本。可见各学院借阅不均衡现象严重。此外,在统计过程中发现2016级至2018级三个年级借阅册数200册以上的有9名同学,其中2016级黄鹏飞个人借阅册数达900册,罗军个人借阅册数509册。然而2016级的“零”借阅读者却仍有723人,2017级及2018级也分别有399人和474人,可见具体到每个读者身上,借阅不均衡现象也很突出。

3.4 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

通过分析近一年来各年级参与图书馆知识讲座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图书馆举办的各类知识讲座参与度不高。虽然阅读学分制促使了2017级及2018级的积极参与,但是全年参与的总人数只有451人次,仅占三个年级总读者数(7 369人)的6%。此外,图书馆举办的其他阅读推广活动,相较于全校1.3万多人的读者基数,读者参与度也不高。

4 解决对策

4.1 学校主导,营造全校阅读氛围

高校作为全国教育教学基地,应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号召。西藏民族大学虽然实施了阅读学分制度,但是也只能作为一种措施来促进阅读,要真正打造校园阅读文化,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全校范围的阅读推广工作。①建议在校级层面建立“阅读推广委员会”,用于协调图书馆、二级学院等相关主体,充分利用多方力量推动学校阅读推广工作[2],阅读推广活动也应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进行;②建议把图书馆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大学生阅读计划深入到教学工作当中;③在各二级学院建立本科生阅读导师制度,指导、督促学生阅读,定期检查阅读效果,从而实现全校全员阅读,提高本科生信息素养和阅读质量,促使校园阅读文化的形成。

4.2 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引导式阅读

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不再仅是资源的提供者,还应承担起阅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读者读书。对于现存的学生阅读主动性不强、少数民族学生阅读热情不高、借阅不均衡等问题,都需要图书馆进一步开展引导式阅读。①针对学生阅读主动性不强,图书馆可以在现有馆藏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沙龙、阅读分享交流会;②对于阅读热情不高的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展览,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特点,推荐适合民族地区学生阅读需求的经典读物,引导阅读,提升阅读兴趣;③邀请不同专业教师给学生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的阅读;④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进行阅读摘抄,定期将优秀的阅读读后感、摘抄、读书笔记在校园宣传栏、校园网上展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积极性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阅读学分制,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而不是为学分而阅读。

4.3 加强与各二级学院交流合作,深入图书馆学科服务

对于二级学院呈现出明显的阅读不均衡现象,需要图书馆深化学科服务,与各二级学院进一步加强合作。①定期将各二级学院学生借阅情况及时反馈给各学院,以帮助其了解、预警、督促学生阅读;②配合各二级学院的阅读文化需求开展工作,如定期向各二级学院征集推荐书目,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参与图书馆图书采购;③通过与各二级学院交流,了解各学院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兴趣方向,适时调整工作模式。当然,各二级学院由于其学科性质的不同,本身阅读状况就会存在差异,图书馆阅读数据只能反映出一部分情况,不能代表整体学风状况。具体还需要各二级学院根据图书馆反馈的数据结合各自学院实际进行学习学风督促工作。

4.4 调整宣传推广策略,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对于图书馆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这一问题,图书馆要适时地调整宣传推广策略。针对图书馆的数据库使用培训讲座参与度不高这一问题,图书馆结合二级学院学科发展及读者反馈意见对培训内容做出调整,专门聘请专业讲师针对具体学院开展专场培训。此外图书馆还要建设专业的宣传推广服务团队。近年来图书馆退休调离人员多,引进人才少,各岗位人员紧缺;阅读推广小组成员都是从其他岗位临时抽调,这些馆员本身就有自己本职工作需要开展,再加上阅读推广相关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难完全集中精力做好工作;此外,西藏民族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也牵扯到人员重新分配问题,现有人员数量更加无法满足日后的工作需求,图书馆阅读推广团队人员建设短板将更加突出[3]。

猜你喜欢

册数入馆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新模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日本初高中教科书出版“明细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