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融风险防控视角下的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研究

2021-10-15吴川惠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预警动态

吴川惠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当今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益复杂多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为了严控金融风险,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完善金融监管框架缺陷。在大数据和云计算背景下,为了实时动态地识别金融风险,发挥国家审计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的免疫系统功能,需构建一个覆盖国家审计、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多维度的动态审计预警体系。通过有效的预警体系及时识别和监控金融风险,推动普惠金融健康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市场经济。

1 动态审计预警理论

动态审计预警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审计技术对审计对象风险成因的指标数据变化进行监控,进而通过预设的预警模型,对实时监控的分析结果做出预警的一种数字化审计平台。该平台具有动态性和预警性,拓展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动态审计预警以获取广泛的指标参数为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但是数据采集的广泛性需要通过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以及金融审计的融合,赋予国家审计经济监管的职能,将动态审计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结合起来,保障该预警系统的实施。

动态审计预警隶属于动态审计核心组成部分,将审计职能从事中和事后的管理,提前至事前的控制管理。通过构建的动态审计预警系统可以对金融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时与金融监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引起金融突发事件、破坏金融系统稳定的因素,提前形成预警报告,采取合适的介入措施进行过程性干预,从而控制风险事件,避免或者减少损失的发生。由于现阶段经济金融形势日益复杂,防范金融风险不单单是金融机构的职责,更需要国家审计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构建对金融风险实时监控的动态审计预警体系。

2 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驱动下,金融监管不仅需要快速揭示已发生的风险事件,更需要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监控,对国家审计职能的业务洞察与分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自从国家提出金审工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开启数字化转型之门,新兴金融科技逐渐应用到客户服务、业务受理、信贷流程、营运管理、风险决策等核心业务之中。笔者融合高级数据分析、认知技术、智能预测、敏捷方法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新技术,构建了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框架

该预警体系包括数据中心、智能风控和决策中心三个层次:①数据中心,以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方式来采集金融机构、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统计局以及商务部的内部数据库,运用数据管理的手段对源数据进行清洗和集成,初步分析其风险信息,获取风险参数,形成综合性风险数据仓库,提高风险数据的质量。②智能风控,首先进行数据挖掘从综合性风险数据仓库中通过智能算法搜集其中隐藏的风险信息,把数据仓库中的规律分析出来,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其次对前期挖掘出来的风险信息和数据进行自动训练,把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通过历史数据和实际案例的判断分析,形成经验数据信息资源,将其进行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等自适应训练,提高预警体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通过金融审计和国家审计库中的审计防范、专业知识以及审计结果构成的审计疑点,结合数据挖掘的风险信息和自动训练的模型,运用审计云中的算法和运算逻辑与系统实现设定的金融风险监测的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按照风险等级形成风险地图。③决策中心,通过系统预设的预警模型,结合风险地图,确定风险干预的范围、优先次序以及力度,确保政府干预金融措施的执行效果和效率。基于数据中心和智能风控的风险自动识别以及监控的实时结果,将异常风险实时推送至政府监管中心,便于政府部门及时防控金融风险危机,从而实现预警体系对金融风险的实时预警。

该预警体系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高效的自动化处理能力和智能风险洞察能力。动态预警体系利用数据库构建风险数据管理与运营机制,通过数据的全面分析,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出金融风险信息。基于金融数据的风险洞察和识别路径,以有监督和无监督的学习模型,对金融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产出相应的预测信息和假设结果,从而帮助监管部门揭示隐形数据关系,扩展原有各类金融数据模型的精度和覆盖范围,帮助金融监管部门更好地识别异常风险的特征。

3 保障预警体系实施的建议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爆炸式发展,对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风险动态监控体系的构建成为防范金融危机的必要手段。笔者在研究国内外动态审计以及预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自动化处理能力和智能风险洞察能力的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框架。为了推进构建的动态审计金融风险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提供保障。

3.1 建立常态化的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金融业的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压力急剧上升,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新的隐藏风险。面对新挑战,国家应优化区域布局,夯实资产质量管控,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提高新型风险应对能力,采取适当的宏观政策措施,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为了实时监控和预测金融风险,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该体系除了具备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外,还需根据客观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更新,及时预警金融风险,在金融风险防范中起到引领作用,有效规避金融危机的爆发。

3.2 注重人工智能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随着金融业务线上的开展,加剧了交叉风险的传递,造成风险不断叠加共振,易发生金融体系顺周期效应。此外,金融数据管理和合理应用的难度不断上升,数据安全风险逐渐加大,使得部分新型金融科技业务的监管尚存在空白,为了规范金融科技的合规管理,打破基于大数据的线上风控技术面临数据有限和模型设置问题,需要持续优化升级传统算法,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智能化应用,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实现实时自动化风险评估,强化线上金融业务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3.3 塑造金融监管生态环境

金融活动涉足经济、文化、政治等,要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环境稳定,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金融审计监管中心,协调审计署、银保监会、国家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之间的工作关系。还可以通过构建的动态审计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将这些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工作进行融通,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宏观经济监管机构数据库的实时共享传输,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监测数据库,提高动态审计监管系统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发挥实时监管的风险预警功能,达到干预措施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预警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动态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