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现状研究

2021-10-15王洪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辽宁省国学图书馆

王洪波,赵 莉

(大连工业大学 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3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年初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了2025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并要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发挥作用[1]。

2020年7月15日-25日,笔者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调查了辽宁省41所公办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和图书馆主页[2],了解2019年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情况,拟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及其图书馆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1 高校图书馆国学经典推广现状

41个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均可正常查阅,7个图书馆主页无法访问。由于目前微信公众号成为各图书馆主要对外宣传推广平台,且本调查仅个别项目在图书馆主页显示,所以这7家图书馆主页无法访问基本不影响本次调查结果。本调查涉及国学经典推广内容与方式、推广频次、大型活动中的推广、相关信息的关注情况、阅读空间以及国学经典推广的机构设置、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

1.1 推广内容与方式

推广内容整体来看,《论语》《老子》《诗经》《大学》《中庸》《楚辞》《史记》及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都有涉及。但从个体图书馆来看,有极少数图书馆做到了全方位、有计划、成体系的推广,如东北大学图书馆“古书时光”将国学经典按经、史、子、集分门别类有序推介,再辅以“国学小课堂”普及国学文化知识。有的图书馆侧重某方面的系列推广,如辽宁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东学院图书馆的古典诗词推广活动。大多数图书馆的国学推广随意性、随机性较大。推广方式有推荐书目、导读、讲座、读书会、诵读、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比较传统的方式,也出现了共读打卡、阅读马拉松、阅读时长大比拼等关注阅读过程的阅读共同体以及表演等较有特色、新颖的方式。

1.2 推广频次

为了更清晰、客观地分析全省高校图书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情况,将各图书馆按推广频次即专门的系列推广、间入型推广、偶尔随机推广、没有推广四类进行整理统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推广频次不是以一定时间推广次数的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是否规律性、连续性为依据,如有的图书馆诗词大赛是每年一次,每周诗词赏析则是每周一次,但均属于专门的系列推广类别,因为它们都是连续、有规律地专门国学经典推广。间入型推广指的是图书馆有自成体系但不专门针对国学经典的系列阅读推广品牌,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明德读书会”,作为其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定期开展,但国学经典只是作为其中的部分推广内容且没有明显计划或规律,这种整体阅读推广活动成系列而其中的国学经典阅读推广间或其中的推广就归属于间入型推广。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的专门系列推广、间入型推广、偶尔随机推广情况详见表1、表2、表3。

表1 专门国学经典系列推广的辽宁省高校图书馆

表2 间入型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辽宁省高校图书馆

表3 偶尔随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辽宁省高校图书馆

统计显示,开展专门国学经典系列推广的图书馆有7个,占总数的17.1%,其中4个集中诗词方面的推广;间入型推广的图书馆一共14个(含沈阳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4个同时开展专门国学经典推广的图书馆),占比34.1%,活动形式主要以读书会、诵读活动、荐书为主;偶尔随机和没有国学经典推广的图书馆各为12个,各占约29.3%。

1.3 大型活动中推广

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是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的重要时机,很多图书馆抓住这个契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也有的图书馆上、下半年都有类似读书节的文化活动,但也有少数图书馆在读书节期间并没有特别活动。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有读书节或文化月且有国学经典推广的图书馆有23个,占比56.1%;有读书节或文化月但无国学经典推广的有12个,占比29.3%;有6个图书馆无读书节或文化月。由此可见,多数图书馆比较重视读书节,期间举行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活动中有国学经典推广的也占多数。

1.4 相关信息的关注情况

41个图书馆中,10个图书馆转发了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世界读书日“同城共读,万卷共知”活动,2个图书馆推送《中华文化百部经典》书目,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每周推送图书馆界热点信息,总计关注图书馆界国学经典相关阅读推广信息或活动的图书馆占比为31.7%。

从国学经典微信推文的浏览次数看,除了少数图书馆的个别活动,如辽宁大学图书馆的“古籍嵌入式教学走进文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第一届诗词大赛和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万卷共知”阅读竞赛活动阅读量超过800,辽宁工业大学图书馆“共读经典,打卡21天——第一期《大学》”阅读量达到980(截至2020年7月25日),由于图书馆公众号本身的推广力度不够、消息内容吸引力不大、海报和传单等其他宣传形式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原因,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关注度不高。

1.5 阅读空间

设置实体国学阅读空间的图书馆数量很少,仅6个:东北大学古籍室、沈阳大学古籍特藏部、辽宁大学古籍特藏中心、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学修德养心堂、沈阳师范大学经典阅读室、辽宁科技大学经典阅读空间。

1.6 相关机构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机构设置和自身学生社团建设直接关系着包括国学经典推广在内的阅读推广效果。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在推广主体机构建设方面差距较大。

1.6.1 阅读推广机构。随着全民阅读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一些高校图书馆把阅读推广作为本馆工作的重要内容,设立专门的阅读推广部门。通过查看各高校图书馆主页的机构设置,并结合查阅各馆微信公众平台消息的推送单位,除了5个图书馆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外,其余36个图书馆中设置专门阅读推广部门的有16个,占39%。但没有学校层面的阅读推广机构。

1.6.2 自建学生社团。各类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高校图书馆没有所属社团,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通常是与本校某些学生社团临时合作、协办的,而另外有些图书馆则有自建学生社团,专门围绕图书馆工作开展活动。调查发现辽宁省19个高校图书馆有自建社团,占46.3%,其中沈阳医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等图书馆有多个学生社团,阅读推广工作开展较为活跃。

2 高校图书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了解到,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在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方面步伐缓慢,成效不突出,其中有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本身的问题,有的则是整个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短板,概括如下。

2.1 对国学经典的阅读推广重视程度不高

从前面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一些高校图书馆对国学经典的推广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推广频次看,专门国学经典系列推广的图书馆数量占比很小,且以古典诗词推广内容为主,推广内容较为局限;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于国学经典推广缺少长期规划,随机性较大。从大型读书节推广看,一半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在活动中开展国学经典的阅读推广项目,但多数对于国学经典每年推广与否、推广什么也是随机的,将其作为读书节常规活动的较少。

能够及时关注并转发业界国学经典相关阅读推广信息或活动的图书馆约为1/3,专门开辟国学阅读实体空间的图书馆寥寥。

2.2 阅读推广队伍建设薄弱

辽宁省高校阅读推广的主体集中在图书馆,而设立阅读推广部门的图书馆又不足半数。这些图书馆尽管设立了专门阅读推广部门并明确了相应工作职责,但多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仍然开展得步履维艰。阅读推广工作尤其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对阅读推广人虽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但热爱阅读,乐于分享,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应是基本共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尤其还需要推广人有较深厚的国学功底。目前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整体阅读推广队伍建设较为薄弱,阅读推广人才匮乏。而另外半数以上高校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将阅读推广纳入常规业务,虽然不代表这些图书馆放弃阅读推广工作,但连明确的主体都没有、缺少责任人的阅读推广工作无疑变得可有可无,国学经典推广更无从谈起。

还有,半数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并没有作为阅读推广的辅助协作者、馆读之间桥梁的自建学生社团,阅读推广工作在学生层面势必会遭遇某些瓶颈。

2.3 阅读推广缺少联动机制

图书馆作为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平行单位,并由于其教辅单位、服务部门的职能定位,除了资源和场地优势,号召力和执行力、可调动可支配的力量都十分有限。面向校内各学院各专业广大学生读者,特别是推广国学经典的深阅读,许多高校图书馆即使设置了专门阅读推广部门,也经常左支右绌,亟待与相关部门、单位、团体以及社会力量等协调、合作。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多数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中与本校某些职能部门虽然有合作有联系,但缺少联动机制,阅读推广活动中其他部门多为友情客串,图书馆的主角担当明显力不从心。高校各教学单位与学生读者的关系更密切,图书馆如果与教学单位合作开展阅读推广会取得较好实效,如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深入教学单位的国学阅读推广,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率就有较大提升。但多数高校图书馆除了学科服务,在阅读推广方面与各教学单位缺少紧密联系。

还有,辽宁省多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在学生中普遍人气不高,与学校学生社团的联系和互动仍需进一步加强;国学阅读推广是项艰巨的工作,目前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整体与相关社会力量缺少联系互动及长期稳定的合作。

2.4 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弱

使出浑身解数而读者不捧场已成了众多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痛点,辽宁省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有的活动因为参与人数太少不得不中途流产;情况好的,关注并参与活动的读者也常常仅是一小部分。国学经典阅读并不是轻松的过程,单是文字的艰深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通过推广让学生学习、热爱经典绝非易事。有学生明确表示明知国学经典有益,但缺少约束难以熟读精思。这种情形下,高校图书馆无论是采取讲座、竞赛等常规推广方式,还是采用较新颖的重过程和效果的阅读共同体方式,能够调动起来的读者群体终究十分有限。

3 高校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学经典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批判精神的人才,建设优良学风、校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非凡。这显然单凭高校图书馆一己之力无法达成。教育职能决定了高校对于阅读推广应承担特有的责任与义务,需要与图书馆共同参与其中的全局规划。

3.1 高端推进,顶层设计,加强国学经典资源建设

根据地方人才培养需要和高校文化建设现状,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可以考虑将以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之一的阅读推广工作纳入地方高等教育规划,进行自上而下的统筹指导,各高校因地制宜,具体实施。如湖南省30多所本科高校参与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一校一书”,从2013年由湖南省高校图工委发起,2016 年起则升级为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高校图工委组织实施,每年教育厅都专门颁发文件部署,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由图书馆主办、各部门协办实施,效果显著[3]。

阅读推广工作落实到高校层面,应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阅读推广区别开来,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首先体现学校的教育之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顶层设计:将以国学经典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阅读推广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优秀的国学经典课程,机构上必须冲破通常由图书馆全面承担阅读推广工作的藩篱,组建校级阅读推广团队统筹规划,下设由阅读推广经验丰富的图书馆负责的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小组。

图书馆也将在整合国学经典资源环节发挥显著作用。适当增加国学经典必读书目及拓展阅读书目复本数量,设置专架,便于学生查阅。适当引进国学经典数字资源,丰富、充实教学资源。协助教师整合国学经典书目及研究书目电子书、名师名家讲座、课程视频、学术研究资料等建设国学经典阅读资源库,与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合作推进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

3.2 图书馆与学校各相关部门合力,共同营造国学经典阅读氛围

实践证明,高校阅读推广是项需要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多机构组成阅读推广机构,各成员明确分工,统筹协调,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如教务、学工等部门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团委、社团在宣传、策划、组织方面的专长,图书馆在资源、环境、场地等方面的保障等。阅读推广成为校级各机构联合工作职责后,图书馆负责的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就可以列入统一工作规划范畴及学校各类文化活动,如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在开学季合作开启国学经典的新生共同阅读计划,“4·23世界读书日”通力策划、组织国学经典读书、研讨、竞赛、展演等活动,联手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之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单元等。各单位协商共议,同心向力,不但能减少重复建设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国学阅读推广工作力度,提升国学经典的影响力,且易于树立校园文化品牌,推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除了机构成员间的合作,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小组可以充分发挥校级机构的作用,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融入教学基本单位的院系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与各教学单位合作加强国学经典课程管理,拓展国学经典阅读教育,丰富国学经典系列阅读活动。

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小组在吸纳大学生相关社团骨干、在学生中争取更多阵地的同时,要重视培育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创建新机制,为学生自行组织、设计策划及实施阅读推广项目创造机会,给予资源、经费、空间支持及指导,由学生自主营造读书氛围。

3.3 加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人队伍建设

国学经典通识课程和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构成高校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双葩。阅读推广人是高校阅读推广的核心,相较于课程管理,阅读推广活动更依赖于阅读推广人贯穿始终的工作。阅读推广人要胜任工作,需具备阅读推广人基本的能力和素养,如爱学习、爱阅读,乐于分享阅读、乐于服务他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宣传表达能力、策划组织、营销推广、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等[4]。在此基础上,国学阅读推广人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国学专业素养,既要有一定的国学阅读功底,又要对国学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和认知。

阅读推广人原来局限于图书馆,虽然升级为校级工作本身就扩大了阅读推广队伍,但如果要实现有创意、更多元、更精准的推广,就国学阅读推广来说仅仅校级小组成员是不够的,可以招募更多热爱国学、乐于推广的教师、辅导员、学生,以及校外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校友、名家学者等参与进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推广。

随着国家对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需要从随意走向规范、从浅表走向内涵、从经验走向理性,阅读推广人队伍需要成长、壮大、专业[4]。高校阅读推广人也不例外,在量和质的方面都需要提升。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是2014年起主要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牵头举办的阅读推广人培训,已15期,培养了几千人,还有浙江省、上海市、深圳市、烟台市等开展的各类地方性阅读推广人培训以及其他各界关于大学生阅读推广相关的论坛、峰会等。国学经典作为高校阅读推广的难点和重点,高校一方面要重视吸纳阅读推广新生、中坚力量;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现有国学阅读推广人的培训,让他们及时走出去,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人培训、交流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汲取先进思想和理念,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推动国学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和变革。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服务窗口,是文献资源的保障者、活动空间的缔造者、人力资源的提供者[5],虽然笔者着意于在一定意义上将高校图书馆从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主战场,转为国学经典课程、项目和活动的合作方,但图书馆毕竟是阅读推广的先行者,在统一协调全校范围内与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相关的教学、活动、师资、资源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诸多方面会起到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辽宁省国学图书馆
“垂”改成“掉”,好不好?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图书馆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去图书馆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