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研究

2021-10-14刘桂梅马洪勋

高教学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课程思政

刘桂梅 马洪勋

摘  要: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强调的是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两个方面。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进行调查与数据分析,并从“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改造、“金课”建设、产学合作办学、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课程思政;专业改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9-0041-04

Abstract: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guarantee system emphasizes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guarantee system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golden cour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guarantee syste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改变。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寻找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是当前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原则一直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强调教学质量的管理和評价两个方面。在高校发展中,教学质量是根本要求,是高校长远发展的生命线。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旨在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做了大量研究。Mien Segers和Filip Dochy认为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与产生同工商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1],这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的最早来源。Doherty则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是根据既定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质量准则,要求高校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潜力与自觉性,认真地实施以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计划的改进,从而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教育质量目标,并逐步达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过程。他强调了对教育质量进行全过程、全员、动态的质量管理[2]。戚业国、代蕊华认为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3]。张蕴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导向,按照相应评价标准对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因素进行评价,所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保障质量监控效用最大化的关键环节[4]。胡建华在大学评价与追求专稿中指出大学评价可以是广义的,也可以是单一的,如教学评价。大学评价的作用既可以将大学的教育质量状况公之于众,满足大家的“知情权”,还可以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受评的学校,使高校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发现不足,确定发展的途径与方向[5]。因此,以教学质量为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似乎正在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教育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本次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高校自觉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基本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据获悉,先后接受评估的589所高校普遍提高了教育质量意识,开始建立与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重视教学经费投入、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等,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得到明显改善[5]。同期,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2018年6月21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的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等建设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6]。”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7]。“双万计划”即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可见,“一流的本科教育”要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与一流的课堂教学、先进的设施条件与有效利用、科学的管理机制与高质量的服务、优秀的质量文化与鲜明的办学特色等。本科教育包含多种类型,每种类型中都有其最卓越者[8],每一种层次和类型的本科院校都应创建属于自己的“一流本科教育”。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课程思政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