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工程师培养基础通识阶段的校企合作实践

2021-10-14章丽辉袁怡佳陆佳亮邵凌翾吉宏俊夏萌高晓楠

高教学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

章丽辉 袁怡佳 陆佳亮 邵凌翾 吉宏俊 夏萌 高晓楠

摘  要:能够培养符合企业定位的适需人才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期待,校企合作也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参与办学”,在基础通识阶段就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文章将具体阐述如何在此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校企实践工作,并调研探讨学生对其的体会感想,为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校企合作;法国工程师教育;基础通识阶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9-0021-04

Abstract: It's highly expected that suitable talents can be cultivated by our higher education for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y using for reference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in France, the SJTU-Paris Tech Eli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PEIT)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companies in preparatory cycle.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how SPEIT and enterprises collaborate in preparatory education, and survey students' feelings about it. This can be considered as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to cultivate talents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our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rench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eparatory cycle; practice

一、背景介绍

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创建于19世纪拿破侖时代,定位为实用性的通才教育(formation generalist pragmatique)[1],经过工程师学校的培养,学生普遍具备四个明显的优势:理论基础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知识面广、思维开放;工作态度认真,操作、运作能力强(Operationel),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对周围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很好地融入新的团体。要达到如此高的培养目标,校企紧密合作、深度融合是它的重要法宝。

在国家要求高等教育要更加强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更加注重全球视野开放办学的大背景下,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法国四所顶尖的工程师学校联合创建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培养校企紧密合作、深度融合的培养法宝,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面,经过了近九年的探索,创立了“基础通识阶段+工程师专业阶段”的培养体系,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人才方面,形成了创新的经验积累。特别是在基础通识阶段,坚持“宽基础、重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使基础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将详细介绍和探讨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在基础通识阶段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成效和反馈研究。

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设计

交大巴黎高科学院不但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在成立伊始,秉承法国工程师学校的传统,成立了会员制的企业俱乐部,创始成员作为学院最高决策方之一,与学校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建立课程体系、开发科研项目等,还直接参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分专业的工程师阶段和基础通识阶段。对于基础通识阶段的学生来说,重要目的是学习理论知识,夯实数理基础,交大巴黎高科学院主要借鉴法国的预科模式,采用数理大平台教育模式:所有学生除了思想政治、人文语言类课程外,只上数学计算机和物理化学两类大课,加强学生数、理、化、计算机、信息等基础学科的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关联,是法国工程师教育的重要特征,使学生构建起全面完整的基础知识结构并具备各种工程实践能力,因此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在学生大学生活伊始,与企业合作伙伴一同在基础阶段通过开辟企业课堂和实践活动,并引入企业评价,企业是学院培养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

一是学生走出去。设置认知实习、企业参观实习及其他一些不定期的活动与项目,比如企业开放日、科创交流、企业学生社团等,让学生走出传统教学课堂,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第二课堂,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知晓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感受现代企业的文化氛围并在学院与企业协同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累实际经验,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对学生思考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定位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是企业引进来。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创设了“工程师文化课”作为企业沟通交流平台,是基础通识阶段学生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之一。企业通过工程师文化课开设系列主题讲座,邀请不同企业展示其企业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分享企业发展历程和工程师成长历程等,通过与企业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增加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邀请企业设立科创项目和科创基金,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落地性良好的小项目,激发他们学习和创新的兴趣。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